【橘煩惱】我年紀大了沒人陪伴,每天就是看電視無事可做,感覺自己好像沒人要……
諮商心理師張夢君認爲,人類是社羣動物,即使獨居也能建立深度的關係,透過安全感與信任的累積與作用,有效減少孤獨對健康的負面影響。 圖/freepik
臺灣並沒有針對孤獨有正式的普查研究,但在2017年的老人狀況調查的問卷中,曾調查65歲以上老人「是否覺得孤單、寂寞?」
其中,回覆「常常」的老年人佔 3.2%,「有時」感到孤單寂寞者則佔 17.14%。換句話說,有 2成以上的老年人對孤單是有感受的。
孤獨與人類演化有關
諮商心理師張夢君引用神經學家約翰.卡喬波(John Cacioppo)等人的論點:「孤獨是人類演化的產物,因爲人類在社羣連結中感受到活力與相互連結的能力,透過交流想法、協調目標、分享資訊與情感,找到存活的力量,而孤獨的感受是一種反向的指標。」
「當個體感到被排斥或孤立的時候,使其感受生存的壓力,驅使他處理社交連結的問題,尋找朋友或修復關係,重新獲得社會支持的快樂與意義感。然而當個體長期感到孤獨時,會持續形成苦惱和挫折,影響身心健康。」
因爲遭遇失落,纔會產生孤獨感
諮商心理師張夢君說明,吳太太兩年前喪偶,有可能還在關係失落的創痛期,除了失去那個人(長年的伴侶),也失去一份關係(穩定的陪伴),經濟或生涯規劃上也有可能受到波及,同時,自身也正在面臨老去的失落,年齡、容貌、健康、敏捷與活力。
此外,家庭樣貌也在改變,吳太太也需要適應空巢期的來臨,以及親子關係的質與量的改變。「她勉力經營自己白天的生活,但是仍有孤獨感,回到卡喬波的理論,孤獨是演化的產物,也是個體得以存活的力量。」
孤獨需要的是「更深層的關係與連結」
回到吳太太的訴求,她想知道「獨處時可做什麼?」張夢君認爲,這感覺是表面議題,其實她沒說出口的是,她需要更深層的關係與連結,有可能是她希望在日間的社會互動上加強質與量的建立,從而產生更密切的情感投入。
「人類是社羣動物,即便是獨居的生活狀態,還是可以建立深度的關係,透過安全感與信任的累積與作用,有效減少孤獨對健康的負面影響。」
「打太極拳、與朋友聊天,這兩項活動都有機會轉化成更深入的連結,」張夢君分析,以太極爲例,若女士長期從事這項運動,除了自己打拳、也可以透過教學接觸到不同類型的人羣,並且因分享、傳承得到生命的意義與滿足,又或者更加投入這項運動,利用運動本身來提升生活能量。
與朋友聊天更是一個典型的日常生活,但吳太太也有可能正在面臨自身關係的失落,不管是先生或孩子,因而更加期待關係的建立,但也可能適得其反。
張夢君認爲,「打太極」是向內探索,「與朋友相處」則是對外建立連結,這兩項的結合都可以幫助吳太太邁向活躍老化的理想。
獨居者不必然有孤獨感
張夢君補充,所謂的「獨居」,只是生存樣態的描述,例如社區內或機構內的獨居者,因喪偶、 親友離世、孩子遷出等,獨居者不必然有孤獨感,若有好的自處能力與社會連結,則仍能享有優質的老年生活。
高齡化社會對抗孤獨老3策略
那麼,外在的大環境又該如何幫助類似吳太太的個案呢?張夢君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21年)針對降低孤獨與社會孤立的介入策略,可以從3個層面着手:
一、個人關係與關係層面:
透過強化個體周遭小範圍的關係聯繫,從而獲得社會支持。可以用一對一或小組的模式參加有興趣的活動,實體或數位的交流都是有益的。
二、社區層面:
透過大環境在軟硬體上的設計,可以幫助老年人維持現有的關係或形成新的關係,如交通、數位普及和建築環境。如免費搭公車與大衆交通工具、3C的使用,以及良好照明、長椅、老年友善的廁所。
三、社會層面:
在法律面與政策面的促進與倡議,包含在勞動、退休、就養、住房與環境在制定相關法規的思維與態度。
「人,誕生於關係,終其一生在關係中成長、成熟,接受與付出接續着交替發生,」張夢君說,吳太太對孤獨的焦慮是對關係的渴求的另一種體現,她的兩項興趣,一個是「太極」幫助她覺察吐納、動靜,回到與自己的關係,是錨定,是每艘大船需要的安靜港灣;而「與人聊天」將幫助她活化與外界的連結,再度啓動新的冒險,踏上新生活。
張夢君最後建議,吳太太千萬別妄自菲薄,只要多多與外界接觸,善用社會的熟齡資源,學習新知或發展新興趣,獨居的老年也可以活得很精彩。
│更多精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