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緻的女人,把日子過成詩

生活中我們都有過類似的感覺,一絲不苟的妝容,統一好顏色的衣服,甚至到圍巾鞋子都經過嚴格的匹配,這樣一身看似完美的穿搭,有時讓自己變得不自信和質疑,讓原本應該昂首闊步的步調,突然慌亂遲疑了起來。

我相信每個女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反而是那些日常到司空見慣的襯衫牛仔褲,棉布白裙子,簡單到有些微凌亂的頭髮。

它們所共同組成的隨意、自然、鬆弛、沒有攻擊性的氛圍,更容易感染到對面的人,以至於隨口道出一句:你今天真好看。

一個是全副武裝,一個是自然而然,前者很容易過猶不及,後者其實才是人生的常態,我們生命中的絕大部分時間,沒有香車寶馬,沒有華麗燈光,沒有需要爭奇鬥豔的隆重晚宴,有的只是平和、簡單、日常的那些日日月月。

怎麼在平和簡單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可以美的輕鬆自然,纔是每一位女性更需要去挖掘的地方。

/舒適感的美妙/

美的輕鬆、美的乾淨清爽、美的自然而然,總結起來看其實都可以統一爲——美的舒適性。

它可以爲女性築起歲月靜好的舒適空間,把一切挑剔尖銳的自相矛盾、以及爭搶獲取背後的慾望得失剔除在外,人在那一刻才能收穫內心久違的簡單和寧靜。

這樣的舒適,是餘秀華筆下的——要一個黃昏,滿是風,和正在落下的夕陽。

是張可久的——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山煎茶。

亦是博爾赫斯所說的——我想回歸於平凡的事物、清水、麪包、一個水罐,幾支玫瑰……

這樣的舒適感是一切美的源頭,因爲內裡的極大平和與自洽,會促使人在外部着裝上變得緩慢下來,變得簡單下來……

變得喜歡從自然而然中獲取更加寶貴的美的價值——人本身的美突破外部包裝,從而帶動衣服變得更加美妙更加有韻味,這是人在穿衣服,在賦予衣服更多的東西。

當然,這種舒適感也體現在身體與服裝之間的關係上,說實話我們總是習慣性的忽略身體的舒適,轉而追求刻意的美麗。

比如追求螞蟻腰、筷子腿、曲線性感……以至於把我們的身體用布料牢牢束縛住,讓它時刻緊繃、不敢放鬆,讓它煎熬於上不去下來的半空中,而不能踏實平實的喘一口氣。

舒適的衣服,應該是“一面與鮮活的身體嬉戲,一面幫人舒展身體。”

《衣的現象學》提到:”這樣的衣服纔可以被稱爲人的第二層皮膚,它不會將身體密封起來,反而在身體與衣服之間留有大量空隙,非常便於人的自由活動。

而最終呈現的美,是由穿衣服的人決定,無論高矮胖瘦,都可以依據自身的體型和習慣,穿出最合身的狀態。“

那麼什麼樣的衣服可以給人舒適感呢?

/舒適感的體現/

我們總是追求皮膚通透乾淨的質感,追求看起來自然而然的清爽狀態,但其實塑造衣服也需要這樣的狀態——清爽乾淨,輕鬆有餘。

越多的堆砌疊加,越容易陷於雜亂的敗筆,越多的繁雜設計,越容易陷於主次混亂的矛盾失衡。

而那些日常生活中非常耐人尋味的瞬間,其實大多都是一些看起來很簡單日常的衣服。

這樣的衣服可能是你衣櫥裡的T恤搭配一條經典款的藍色牛仔褲。清爽乾淨的顏色,舒適自由的穿着體驗,不需要多費力,好氣質就來了。

或許是一件簡單的工字背心搭配一條瀟灑長褲,中性化的簡潔率性,不過分彰顯的舒暢與自然,女人亦可以因爲裸露,而表達那一份從內到外的從容與坦然。

也可以是我們每天都會穿的襯衫和裙子,簡單有質感的材質,寬鬆閒適的版型,這樣的舒適可以讓我們很簡單、很隨心的與我們的身體打着交道。

也可以讓看到的人,首先看到的不是衣服,這樣也就避免了,如果衣服太高調,而人不足以匹配這份高調時,產生的寡淡落差。

所以最不容易出錯,反之也最容易穿出彩的辦法是——用我們身體最本然的美,用承載身體最天然的好氣質,去穿一件簡單的衣服。

在所有風格體系裡,簡約基礎的日常風格,是最適合我們身體行住坐臥的房子,只有更舒適的自由空間,才能給我們的美以更好的發揮餘地。

這樣的美可能是愜意而舒緩的,也是溫厚而鬆弛的,泛着自在的味道!

這份自在是衣服與人之間的潤滑劑,是修飾與呈現之間的朦朧濾鏡,是人工美和自然美之間的折中橋樑。

縱觀女人的一生,我們的絕大部分時間其實都在於最簡單平和、最基礎日常的生活與美打着交道。我們沒有辦法擺脫我們作爲普通人的事實,那不如就徹底的接納愛戴這份普通,然後在最普通的日子裡,爭取每一天都開出一朵花,一朵看似簡單,但卻非常耐人尋味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