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障者吐心聲:寧死在路邊也不想被關 盼政府聽見病友聲音

臺灣失序者聯盟秘書長李昀(圖取自國會頻道)

《精神衛生法》修法在即,不論是何種版本,均強調要預防及治療精神疾病、保障精神病人權益、提供支持和協助,不過一名病友今於立法院公聽會上吐露心聲,表示對修法內容非常難過,認爲病友的生活完全被法律限制,卻沒人在乎病友心聲,決策過程缺乏病友的參與。過去她曾因強制鑑定被捉去醫院關,一到急診就被脫褲子、包尿布綁2天,不吃不喝,寧可死在路邊,她非常反對沒有經過病友充分決定而得來的《精神衛生法》,盼政府聽取病友意見。

臺灣失序者聯盟秘書長李昀今透露,自己也是精神障礙者,且這樣的出櫃對她而言危險的,可能找不到工作、被社會排斥。不過身爲病友的她仍要表達,病友其實知道問題在哪裡、有解答,但卻沒人願意找病友合作,這相當很可惜。

李昀表示,精障者在法律上被表達成脆弱、暴力、無法自我決定,但她也是精障者,這樣的形象卻沒辦法被呈現。他們反對未經病友充分決定、忽視病友聲音得來的《精神衛生法》。《精神衛生法》關乎病友的生活限制,卻沒人在乎病友的生活,對病友來說,生活不是隻有醫療和復健。

入家社區工作者專業促進聯盟發言人廖福源表示,面對精障者,大家常常在談病識感,但很多人不吃藥不是因爲沒有病識感,而是要「清醒地活着」,來面對這個社會裡沒有他/她能生存的地方。跟家人同住的精障者佔87%,但精神復健的資源只有4.9%。根據臺灣的研究,有17%照顧者罹患精神病,澳洲則是46%以上不等。過去發生殺警案的臺南是六都之一,但卻僅有6.5%的精神資源。

廖福源表示,社安網預算中,多數預算都集中在個案管理,包括社區心衛中心、危機處理團隊、加害人處遇,但是社區服務僅有11%,預算這麼少。白話一點來說,現行對精障者的作法,就是讓觸法者監護處分,不出事的不要死就好,因爲沒有足夠的社區資源,照顧者只好自己想辦法。

李昀也表示,2020統計顯示,精神科就診人數高達138萬人,佔總人口5.9%以上,但是爲什麼我們卻沒有辦法有一樣的經費去支持。不管是哪一條版本的修正案,第一條宗旨都說要預防和治療精神疾病,保障精神病人權益,提供支持和協助,但是內容都不一定長這樣,看了非常難過。

「大家都想着要把他拿去關,大家想要處理問題的人,但其實我們不是問題,我們是受苦的人」。李昀表示,我們在生活的地沒有辦法被被好好對待,社會不公正、不公平、被扭曲,才成爲精障者,現在卻還要遭受第2層的痛苦。

李昀表示,大家會想說是不是把病人關起來、好好管制就好?不過她發現,自己的朋友已學會不要去住院,寧願死在路邊,原因是醫院讓人很痛苦,把人關起來不用手機,連通訊自由都做不到,像她若要被綁起來,也寧願死在路邊,爲何現在的醫院沒辦法好好保護一個人,這樣的對待非常不合理。

她回憶某次強制鑑定的經驗,自己到了急診就被脫褲子、包尿布綁起來2天,不吃不喝不上廁所,被綁着不能動,這種感受是沒有經歷過的人是無法理解的,看醫師要面對未知的未來,大家當然不想當病人。病友需要什麼,病友自己最明白。若知道自傷、傷人會被關,那其實只要不被發現或是一直在家就好,但這樣做對人有幫助嗎?其實沒有。

病友憤怒的在於,其實病友是可以溝通的,但卻沒有被放在可溝通的位子。李昀表示,參與相關會議時,家屬、病人、團體只有3分之1的席位,病人怎麼搶的到?這是不夠的。其實病友是有想法的,若第一時間送的不是醫院,而是危機喘息中心、同儕支持的中心,讓病友冷靜下來,就能解決警消的困難,也不會讓醫院困難。病友其實非常很拒絕未經討論的決策,希望可以出來說病友需要什麼,讓錢花在刀口上,讓資源分配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