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隨筆丨增量政策:讀懂是用好的第一步

原標題:

經濟隨筆丨增量政策:讀懂是用好的第一步

讀懂一攬子增量政策,需要用心,也需要耐心。讀懂,才能用好。

圍繞事關中國經濟全局的一攬子增量政策,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部署,9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具體落實舉措。在部委層面,則呈現“一總+多分”的政策介紹與闡釋格局——

在國新辦的發佈平臺上,國家發展改革委作爲宏觀管理和經濟綜合部門,統攬性地介紹了一攬子增量政策的各個方面。這個是“總”。

之前一行一局一會的發佈,重點是金融政策的逆週期調節,提振資本市場。財政部的發佈,重點是加大財政政策逆週期調節力度。再之後的、由多部委參加的兩場,包括即將在17日舉行的這場,分別聚焦加大助企幫扶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當然,發改委也結合自身職能,講了一些屬於“分”的內容。

至此,一攬子增量政策的五大方面,都有了“分”的闡釋。

講好“一攬子”,“總分結合”的安排是合適的。這也是我國宏觀經濟治理框架的一種直觀反映。渴望瞭解新政策的人們,有時候難免心急,看一場就評說全部,聽“總”之時想聽“分”。這些心態和期待,值得相關部門重視與適應。

此次系列發佈期間,講者與聽者形成了熱烈互動。這反映了全社會對推動中國經濟進一步“暖起來”“好起來”的熱望。對於在社交媒體時代如何講好公共政策、做好預期管理,也有新的啓示。

帶着數字的政策往往格外吸引人,“多少千億”“多少萬億”聽上去特別帶勁。

而實際上,給力的政策,不是都能量化的。讀懂一攬子增量政策,不妨再多幾個視角:

——針對性裡有含量。直面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繞着問題矛盾走,這是衡量政策有沒有力度的一個關鍵方面。這次的一攬子增量政策,針對性很強。經濟下行壓力大,國內有效需求不足,一些企業生產經營困難,還有樓市股市的問題,各界關心的、也比較揪心的情況,政策制定者都沒有迴避,都提出了馬上要動手做的關鍵舉措。

——制度變革裡有含量。推動經濟往上走,投入“多少萬億”等增量資金要素是必要方式,但遠不是全部。中國經濟屢闖難關的一條寶貴經驗,就是用改革來增動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剛剛閉幕,300多項重點改革舉措中,一批條件成熟、可感可及、有利於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改革舉措,已在來的路上。比如制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發佈新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等。每一句裡都沒有數字,但每一句裡都有着很濃的改革味道、並不低的政策增量。

——加法裡有含量,減法裡也有含量。增量,是針對存量而言的。提出並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整體上看,是集中做了一次政策加法。而具體看,既有一目瞭然的加法動作,也有內涵豐富的減法動作。比如消化存量商品房、嚴控增量,暢通融資渠道、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及時調整或暫停執行與宏觀政策取向不一致的政策等。此“減”,亦是“增”。

——環境裡有含量。企業發展,需要機遇、資金,也需要環境。一攬子增量政策,很多是致力於優化營商環境、建設法治環境的。比如規範涉企執法、監管行爲,“不能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執法,不能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等等。把這些要求落實好,其發揮的作用,不亞於“多少千億”“多少萬億”,且會持續得更長久。

面對撲面而來的一攬子增量政策,讀懂是用好的第一步。圍繞怎麼讀懂,還有很多角度與方法,咱們下一篇繼續談。

(文丨總檯特約評論員 楊禹)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