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落實部分負擔 化解健保財務困境
落實部分負擔,化解健保財務困境。圖爲示意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於8月24日刊登的文章指出,爲紓解臺灣醫療系統的壓力,政府需要提高全民健保費率,以及制定醫療工作者合理工時的法規。另外,健保署長石崇良近日也表示,將研議調升補充保費費率至3%。不過,要減少醫師「長工時、低薪資」的現象,除增加保費外,還需增加部分負擔,以減少民衆非必要的就醫。
刺胳針的文章指出,臺灣是少數享有全民健保的國家之一,且平均每月保費僅新臺幣1,377元。正因爲保費低廉,使得醫療院所必須降低成本,導致員工「長工時、低薪資」;美國平均一名護理人員照顧四名患者,而臺灣則照顧8.6名。美國醫師平均每週工作49.6小時,而臺灣醫師則工作59.8小時。
全民健保制度下,醫生的工時及薪資,取決於醫生人數及保費收入。由於被保險人支付廉價掛號費即可就診,造成輕症也進醫院,易生浮濫狀況。臺灣在1995年實施全民健保之前,未參加有醫療給付的公、勞保的老弱婦孺,其每年平均自費看病六次。然而,在全民健保實施之後迄今,每位被保險人平均每年看病增加至15次。另一方面,透過總額支付制度,政府將保費收入分配給醫療院所。因此,醫療院所必須吸引被保險人就診,以從固定大餅中獲取更大份額。
在全民健保制度下,醫生實質年薪幾乎沒有增加。在2012至2023年間,每萬民衆的醫生人數平均每年增加2.5%,而健保總額預算支出平均每年增加4.4%,因而醫生平均每年名目所得增加1.9%。由於這段期間平均每年物價上漲1.2%,故醫生實質所得停滯不前。另一方面,由於2013及2017年政府下調住院醫生每週最高工時分別至88及80小時,以及2019年將住院醫生納入勞基法,故醫生每週工時略爲下降。不過,其目前每週平均近60工時仍遠高於一般勞工的40.6工時。
目前全民健保的財務危機源於2016年調降保費。全民健保基金有安全準備總額的機制,以一至三個月保險給付支出爲原則。由於2016年時可支付4.8個月,故一般及補充保費費率分別下調至4.69%及1.91%。其後因每年皆入不敷出,故於2021年分別上調至5.17%及2.11%。而到了2022年,基金只能支付1.66個月給付。
由於已瀕臨安全標準的下限,再加上近來國內人口日益老化,故基金近期恐入不敷出。近日衛福部長提出的方案是,二年內不調整一般保費費率,並擬調高補充保費費率至3%,以及上調單筆股利的課徵上限。
目前一般及補充保費分別佔基金收入的77%及10%。不過,二代健保納入補充保費的設計,並無理論基礎。補充保費除了課徵對象偏向高所得者外,也造成民衆一些爲規避保費的無生產性行爲。若依補充保費的新方案,除會增加許多人頭帳戶外,也會增加股市棄息賣壓。因此,健保署若欲增加財源,應該把一般及補充保費的費率增幅,調爲一致。
部分負擔措施是減緩醫療人員高工時的良策。2005年時,健保署曾對未經轉診的就醫,以及藥費超過某定額,採部分負擔制。這導致2006至2008年的門診看診總次數,較2005年平均減少2.6%。到了2011年時,全民健保法新修改的第43條,規定保險對象應自行負擔門診或急診費用之20%,但不經轉診的就醫者,須負擔30%至50%。不過,健保署直到2023年7月才依此條規定的精神,設定藥費及門診檢查部分負擔20%,以及將醫學中心的急診部分負擔增加250元。
總之,爲健全全民健保財務,以及降低醫療院所人員的工時,未來健保署宜貫徹全民健保法第43條部分負擔的規定。至於近來在財源困窘下,則宜同步增加一般及補充保費費率的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