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專欄復刻:〈聯副電影院〉】王正方/海明威的作品搬上銀幕

1937年,伊文思(左)與海明威。(圖/王正方提供)

▋鐘聲爲誰而響

美國帥哥羅伯特.喬登(嘉利.古柏﹝Gary Cooper﹞飾)遠渡重洋,加入西班牙內戰,是一名反抗法西斯的游擊隊干將。隊員瑪麗亞(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飾),豔麗嫵媚,笑容清純醉人。俊男美女日夜相處,同生共死,自然墜入愛河,難捨難分。經歷多次兇險激烈的大小戰鬥,最後他們試圖衝出政府軍的圍攻,先後策馬從山谷窄道急奔。炮火猛烈羅伯特被擊中,落馬斷腿,自知無法行動,要求留給他一挺機關槍,在原地架起,迎頭狙擊追兵,保護其他游擊隊同志安全脫險。

瑪麗亞堅決不從,纏綿的擁抱糾纏,要與羅伯特在一起。羅伯特對她說:

「這次我們不能一同去美國了,現在妳就和他們離開這兒,我必須單獨在此完成我的工作。」

瑪利亞不依,羅伯特繼續說:「我們相愛如許早已成爲一體,我知道離開我對妳很困難,但是我就是妳了,無論妳去哪裡我都會和你在一起的。妳同他們走是唯一我們還在一起的機會,我知道妳會走到遙遠的美國,繼續我們的未來。記得昨晚嗎?我們要掌握時機,一切絕不會就此結束。好,現在妳瞭解了吧!站起來瑪麗亞,不要說再見,因爲我們並沒有分開。」

靠在情郎懷中,抱住羅伯特頻頻飲泣的瑪麗亞,此時淚眼盈盈地望着她既仰慕又熱愛的英雄,聽命的緩緩站了起來,身旁同志擁着她轉身走了數步,又不捨的回過頭,羅伯特說:「不要回頭看,堅強的走,好好照顧我們的生命。」

與衆人一同上馬,瑪麗亞突然回過神來,尖聲喊叫要同羅伯特在一起。同行者揮鞭擊馬,羣騎齊發奔馳而去;她呼喚羅伯特的聲音逐漸消逝。失血過多,羅伯特陷入半昏迷狀態,提醒自已必須打點精神應付敵人,他試着去想瑪麗亞。法西斯追兵的馬蹄聲自遠而近,羅伯特立即精神振作,瞇着眼睛瞄好準星,扣扳機,槍聲連連震耳欲聾,整個銀幕硝煙瀰漫。隱約見一巨鍾搖曳擺動,鐘聲響亮清澈。劇終。

這是好萊塢經典名片《戰地鐘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令人難忘的最後一場戲。《戰地鐘聲》根據厄尼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山姆.伍德(Sam Wood)執導,1943年在美洲上映,轟動一時,高踞當年好萊塢賣座影片的第二名。

▋書中對白有如寫就的電影劇本

超過四分之三個世紀的今天,再度觀賞這部傳世之作,它的劇情流暢,每個角色刻劃得真實細膩,對白精準生動,最後一幕:男女主角摯愛難分,抗暴英雄壯烈犧牲,竟然隨之動容不已。

《戰地鐘聲》最爲成功之處是劇本。德狄利.尼克爾斯(Dudley Nichols)負責改編,基本上忠於原着,保存書中主要人物的個性與特質,但緊緊掌握住電影劇本的結構要求;一步步精心營造片尾高潮,獲得驚人效果。老導演山姆.伍德乃拍攝通俗劇(melodrama)的老將,不論氛圍的堆砌、伏線的巧妙安排、鋪陳浪漫情懷等,一一手到擒來。

然而海明威的這本書,並非閉門憑空杜撰。1937年他親身赴內戰熾熱中的西班牙,以戰地記者身分做實地報導。一次大戰期間,海明威參軍入伍,在歐洲戰場前線負傷退役。他通曉軍事,熟知一戰後歐洲各國的情況;在西班牙的歷練,與當地反抗軍共同生活,積累了豐富的寫作資糧。1940年發表《戰地鐘聲》,書中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情節順暢自如,讀之難以釋卷。本書上市數個月內,售出五十多萬冊,並獲得該年度普立茲文學獎提名。有評論家說:「《戰地鐘聲》勝利地爲海明威重新建立起他的文學聲譽。」

好萊塢自然不會放過海明威家喻戶曉火辣辣的新小說,派拉蒙公司立馬買下《戰地鐘聲》的電影製作權,組成近乎完美的攝製團隊,男女主角的選擇近乎無懈可擊;英格麗褒曼在影片中的超短髮型,一時風靡全球。

閱讀過《戰地鐘聲》原着的電影編劇工作者,很多人認爲:「小說具備了改編成優秀電影劇本的各項條件:結構、主要人物,書中對白有如寫就的電影劇本,情節鋪陳具吸引力,高潮自然的迭起,最後成功塑造出來那位美國英雄。」

凸顯美國英雄,一直是好萊塢製片公司最看中的賣座因素。

《戰地鐘聲》電影海報。(圖/王正方提供)

▋拍過片,海明威變得不一樣了

海明威在西班牙遇到一位貴人,促使他初次獲得拍攝電影的實際經驗。

1937年三月,著名荷蘭電影導演尤里斯.伊文思(Joris Ivens)在西班牙拍攝《西班牙大地》(The Spanish Earth),原電影編劇多斯.帕索斯(Dos Passos)與導演理念不合離職,拍攝陷於困境,急忙找來海明威接着寫劇本,得以如期完成此片。《西班牙大地》是一部反抗法西斯暴政的紀錄片,海明威也負責製作音響、撰寫英語旁白,請到美國大名鼎鼎的導演、名演員奧爾森.威爾斯(Orson Wells)錄旁白。是年七月,《西班牙大地》在白宮爲美國衆政要放映,極爲轟動,影響了日後的美國政策,堅決支持西班牙的共和派。

1975年,年近八旬的大導演尤里斯伊文思,攜帶他在中國大陸拍攝的紀錄片集《愚公移山》(How Yukong Moved the Mountains),到舊金山安排放映多場。自1912年至1988年,伊老共拍攝了五百多部紀錄片,獲獎無數。著名的有:《雨》(Rain),1938年赴中國拍攝的抗日紀錄片《四萬萬人民》(The 400 Million),1971-1977年在中國拍攝文化大革命的《愚公移山》,總長763小時。後世稱他爲「歐洲紀錄片之父」。

當時在舊金山的我只是個電影迷,一心想當導演,慕名而去,有幸與伊文思老先生交談多次。成就輝煌、見識廣闊的伊老很喜歡聊他的過去;記得我萬分景仰的傾聽他講《西班牙大地》,與海明威的合作過程,他們找來不少美國知識分子創立「今日曆史電影公司」。伊文思導演說:有了拍攝《西班牙大地》的經驗後,海明威寫的小說有所不同,戲劇性更加強烈濃厚。

描述西班牙內戰的浪漫戰爭影片《戰地鐘聲》大紅大紫後,好萊塢各製片公司競相拍攝海明威的作品。粗略統計,他的作品除了《戰地鐘聲》之外,還有知名的《江湖俠侶》(To Have and Have Not),1944年推出;《繡巾蒙面盜》(The Killers),1946年的賣座片,伯特.蘭卡斯特(Burt Lancaster)首任男主角,日後他成爲好萊塢天王巨星;《飆風特攻》(The Breaking Point, 1950)、《雪山盟》(The Snow of Kilimanjaro, 1952)、《戰地春夢》(A Farewell to Arms, 1957)、《妾似朝陽又照君》(The Sun also Rises, 1957)、《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958,1990重拍)、《一個年輕人的冒險》(Hemingway's Adventures of a Young Man, 1962),保羅.紐曼(Paul Newman)在影片中客串智能障礙拳擊手。二十一世紀,海明威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渡河入林》(Across the River and into the Trees)拍成商業片,在各地院線上映。這些電影多數在商業上獲得不錯的票房利潤,只有1958年攝製的《老人與海》是一場災難。

《老人與海》電影海報。(圖/王正方提供)

▋沒人敢捋諾貝爾獎的虎鬚

海明威於195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聲名大噪,他的文學地位從暢銷通俗小說作者,躍升爲深具哲理的思想家;《老人與海》是其代表作。《老人與海》的故事情節簡單:古巴老漁夫獨自在海上捕魚,歷八十四天無所獲,終於釣上一條巨大的馬林魚,綁在船邊回航。三天三夜的航程,鯊魚羣不斷搶奪戰利品,漁夫意志堅強,搏鬥不已,魚的肉身仍被啃光,安抵港口,馬林魚只剩下一副巨型魚骨頭。

好萊塢華納兄弟公司搶先簽約,出資二百一十萬美元,籌劃拍攝《老人與海》,聘請弗烈德.辛納曼(Fred Zinnemann)執導,資深金像獎最佳男演員史賓塞.屈賽(Spencer Tracy)飾演老漁夫。可能因爲海明威的身分不同了,他對劇本忠於原着的要求嚴格。據說海明威每日抵達現場,意見多多,頻頻作出指示。另組一攝製隊,由海明威率領,開往秘魯海域捕馬林魚,徒勞無功,耗資一百萬美元。辛納曼大導演中途憤而辭職,由約翰.司圖加(John Sturges)接手。他在片場建起一足球場大小的透明水池,請來金像獎最佳攝影指導,華裔大師黃宗沾(James Wong Howe)掌鏡,海中鏡頭全在棚內平靜水面上完成。採用新開發的「藍幕」合成技術(blue screen)作特殊效果剪接,全片耗資五百多萬美元。

頂着諾貝爾文學獎燦爛光環的《老人與海》,電影票房成績悽慘,影評參差不一。片長僅八十六分鐘,一般觀衆卻坐不住:因爲全片多半是由老漁夫在小魚舟中自言自語(雖然史賓塞.屈賽的表演可圈可點),再加上另一男聲旁白,全部依《老人與海》原文,一字一句照本宣科。海上捕魚、驚濤駭浪、與鯊魚羣惡鬥等兇險場面,都用其他紀錄片剪接而成,缺乏臨場真實感。導演約翰.司圖加認爲:這是他拍過所有電影中,技術方面最馬虎的一部片子。

不敢捋諾貝爾獎的虎鬚,《老人與海》或許是一部具有寓意、發人深思的文學作品,若將它完全以忠於原着的方式拍成商業電影,又有諾貝爾獲獎人親臨現場即興指揮,還要求在票房上創出佳績,未免太強人所難了,這根本是一樁不可能的任務。

電影這個行當,勢必要奉行以「導演爲尊」的原則,方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