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動了梅》「性別爭議」吵了近一世紀 奧運賽會暗潮洶涌!

臺灣拳擊好手林鬱婷勇奪拳擊隊史上第一面金牌,但也捲入了一場國際間的性別風波。(Georg Jensen提供)

臺灣選手在本屆奧運會上表現出色,共斬獲2金5銅的輝煌成績。其中,最爲震撼的是臺灣拳擊好手林鬱婷,她勇奪拳擊隊史上第一面金牌,爲臺灣代表團畫上了完美句點。然而,林鬱婷的奪金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她不僅在賽場上力克羣雄,更捲入了一場國際間的性別風波。這場爭議不僅使林鬱婷成爲焦點,更引發了國際體壇對於性別檢測標準的廣泛討論。事實上,性別檢測的爭議由來已久。早在1932年的洛杉磯奧運會,就曾出現過因性別爭議而受到矚目的選手。當時的檢測方式甚至包括讓選手脫光衣服檢查性徵,這種做法飽受批評。隨着科技的進步,70年代後染色體檢測成爲主要手段,然而,這一標準仍然飽受質疑。

林鬱婷與另一位阿爾及利亞選手克莉芙因在國際拳擊比賽中的性別檢測結果未能通過國際拳擊總會(IBA)的標準而成爲爭議焦點。IBA的這一決定引發了廣泛的質疑,許多人認爲這背後可能涉及到國際體壇的大國角力。IBA在過去幾年中,多次被指控存在管理不善和腐敗問題,而臺灣前國際奧會委員,曾擔任國際拳擊總會主席的吳經國,在任期間力圖改革,試圖改善國際拳擊總會的腐敗形象。然而,這些舉措引來了不少反對勢力的威脅,甚至吳經國本人也曾因爲這些改革而受到生命威脅,並於2017年辭去國際拳擊總會主席一職。隨後,來自烏茲別克和俄羅斯的新領導層接掌該組織,並逐漸使國際拳擊總會走向了更加不透明和具爭議性的方向。有觀察人士認爲,這些新勢力可能出於報復,利用性別檢測問題針對臺灣選手林鬱婷,進一步打擊吳經國曾經推動的改革成果。

林鬱婷(右)。(本報資料照片)

隨着這場性別風波的持續發酵,國際奧會正在考慮是否在下一屆奧運會中繼續保留拳擊項目。如果國際拳擊總會不能解決其內部問題,拳擊運動可能會被取消奧運資格。目前,國際奧會正積極推動成立一個新的拳擊聯盟,以取代IBA。未來的賽場上,我們期待看到更多公平與尊重的比賽環境,也期待林鬱婷能繼續爲臺灣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