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五篇大文章”一週年回眸:銀行業轉型謀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唐婧、吳霜、李願、郭曉潔、李覽青、邊萬莉 北京、上海報道

金融是國之重器。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首提“金融系統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爲金融如何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瞭方向。

一年多以來,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構成了貫穿了金融機構工作的主線,金融機構紛紛調整組織架構、加大資源傾斜力度、豐富產品貨架、踐行“金融爲民”使命。

2024年前三季度, 科技型中小企業本外幣貸款餘額 、高新技術企業本外幣貸款餘額、本外幣綠色貸款餘額、人民幣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0.8%、9%、25.1%和14.5%,顯著高於同期各項貸款平均增速。

針對金融“五篇大文章”一年來的落地成效和未來路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兵分五路展開了採訪與調研,既呈現了金融賦能高質量發展的最新動態,也挖掘出不少行業共同的心聲與呼籲。

科技金融再出發:改善兩個“不平衡”

央行數據顯示,2024年三季度末,獲得貸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業326.21萬家,獲貸率446.8%,比去年同期高0.1個百分點。科技型中小企業本外幣貸款餘額3.19萬億元,同比增長20.8%,增速比各項貸款高13.2個百分點。

科技企業貸款餘額的增長與銀行業從根本上改變組織架構、業務模式、考覈體系等行爲有關。今年以來,多家國有行、股份行、城農商行發佈公告,透露其對“科技金融”領域的組織架構調整,整體來看,多是成立貫穿“總、分、支”的直管隊伍。

例如,農業銀行圍繞國家科技戰略佈局,加快打造和持續完善“科技金融服務中心—科技金融事業部或專職團隊—科技金融專業支行”三個梯度的立體化專業服務網絡;又如,興業銀行完成組織架構升級,構建“總行科技金融領導小組+19家科技金融重點分行+150家科技支行”的“1+19+150”總、分、支三級專屬經營管理體系。

除了組織架構的調整,科技金融相關的配套政策也是業務發展的一大支撐要素,各家銀行也會根據自身的優勢特色、資源稟賦,制定差異化的考覈標準。一家城商行信貸業務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該行會對科技企業貸款的不良指標考覈更爲寬鬆,此外也會做到盡職免責,比如線上產品的不良不問責,授信1000萬元以下普惠類業務,出現風險客戶經理盡職免責。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目前科技金融的發展依舊呈現較明顯的不平衡狀態,主要是產品結構不平衡和區域不平衡。一方面,目前銀行提供的金融產品尚未覆蓋科技型企業的“全生命週期”,產品譜系仍有有待完善;另一方面,科技金融分支行較多設置在經濟發達、產業結構優化、政策環境優越、人才集聚的地區,政策支持、財政和稅收優惠等方面也因地而異。

可以看出,未來科技金融產品仍有創新空間,銀行也可以在簡化流程、提升效率、數字風控等方面進一步提升。此外,針對科技型企業的未盡之需,銀行仍需積極探索,加大創新力度和提高協調能力,爲其提供真正意義上的全生命週期金融服務。

綠色金融譜新篇:加大轉型金融激勵

“在過去幾年中,純綠色項目投放成爲我們綠色金融規模快速增長的驅動因素。然而,隨着純綠色項目市場已經趨於飽和,我們正轉向轉型金融領域,期待它成爲今年新的增長動力。”2024年伊始,某國有大型銀行綠色金融團隊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表示。

如今,站在歲末年尾回望,綠色金融的發展走向恰恰印證了上述負責人透露的業務佈局。過去一年,金融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同向而行,推動轉型金融標準目錄陸續出臺,碳減排掛鉤貸款、轉型債券等金融產品相繼落地。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綠色金融已經開啓2.0階段,但尚有諸多問題待解。

2024年12月14日,央行研究局局長王信在2024—2025中國經濟年會上表示,我國綠色低碳轉型投資存在巨大缺口。目前的投資比較集中在純綠的低碳或者是零碳的活動中,但同樣是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氣候減緩領域,傳統高碳行業的低碳轉型方面的投資遠遠不足。

多年以來,我國是世界上綠色金融發展最快的市場之一。“目前,我國綠色信貸規模已超過35萬億,綠色債券累計總量已超3萬億。相比之下,轉型金融相關的貸款、債券以及其他所有類目加起來,佔綠色金融的比例非常低,甚至只有1%左右。”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國際合作中心主任程琳向本報記者表示。

巨大的資金缺口意味着轉型金融將成爲金融機構尋找增長點的新抓手。王信在上述會議上也表示,在轉型金融方面,考慮基於一定的標準,適時把轉型貸款納入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支持領域。不少受訪專家也認爲,相對於綠色金融,轉型金融的激勵舉措顯得更加必要。此外,轉型金融的發展更強調多部門的協調性,因而亟需出臺針對部門間可協調性的激勵舉措,加強不同部門政策之間的銜接、進而產生疊加效應也同樣重要。

金融機構自身能力建設也不可或缺。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國際合作中心主任程琳坦言,目前,各地出臺了多個轉型金融標準,但其中涉及多個轉型指標、參照依據以及碳覈算等基礎內容,對金融機構和相關企業的分析和執行能力有一定技術性要求。銀行內部需加強培訓並開發相關工具和方法,以實現短期內快速掌握識別客戶、分辨客戶轉型規劃的真實性與可行性。

“金融機構要提升自身對轉型項目的識別和風險管理能力,需要足夠的資源,包括人力和財務資源安排,這就需要將轉型金融上升到更高層次,比如頂層設計和戰略層面。”程琳如是說。

普惠金融再升級:破解“不可能三角”

金融監管總局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達32.58萬億元,同比增長14.69%,較此前連續5年年均25%的增速有所放緩;前三季度全國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爲4.42%,較2023年下降0.35個百分點。

普惠金融業務降本擴面的同時,不少銀行面臨可得性、風險與利率的不可能三角問題,加劇了成本可負擔和商業可持續的瓶頸。一位大行普惠部負責人直言,目前普惠金融面臨融資成本與風險管理的雙重考驗。今年前9個月普惠金融貸款利率已降至4.4%左右,但不少企業仍感到融資成本較高,這與貸款之外的綜合融資成本有關,如續貸轉貸的過橋資金成本及擔保費用等。在風險控制方面,大批量線上業務帶來的壓力測試挑戰也明顯加劇。

“科技+數據”被監管和行業認爲是破解普惠金融“不可能三角”的重要抓手。2024年9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陸磊在回答本報記者有關提問時表示,未來要繼續通過科技賦能和數據引領,推動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深度融合,驅動普惠金融發展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進一步提高普惠金融服務的便利度和可得性。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總經理耿黎在2024年11月9日舉辦的“2024中小企業金融論壇暨普惠金融創新發展研討會”上也表示,當前普惠金融業務的風險管理需求已從傳統的財務分析轉向更關注企業未來成長性,這需要科技和數據的深度融合。

耿黎認爲,應通過“強平臺、強數據、強治理”三大策略推動普惠金融與數字金融的有機融合。強平臺是指加強數字化平臺建設,實現資源共享。強數據是指引入更多地方數據,提升數據覆蓋率和精準度,爲企業構建全面的數字畫像,從過去的“看財報”轉向“看未來”。強治理是指完善數據治理,規範數據使用規則,爲行業健康發展提供支撐。

當前,數字普惠金融的基礎設施也正在持續改善。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統籌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 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水平實施方案》,提出對功能重複或運行低效的地方融資信用服務平臺進行整合,原則上一個省份只保留一個省級平臺;今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開發建設全國中小微企業資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上線試運行,該平臺旨在建立制度化、體系化的資金流信用信息共享機制,在充分保護中小微企業權益的同時,促進資金流信用信息共享。

不過,也有行業觀察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在有些場景下,也存在政府收集數據成本高、時效性差、金融機構使用率不高等問題。在數據個性化程度較高、數據價值不確定性大的領域,市場主體可能更具優勢。

養老金融新使命:促進行業良性循環

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末,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餘額僅21億元,距離400億元總額度還有較大提升空間。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是階段性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之一,創設於2022年4月,並於2024年4月擴大至全國,支持範圍包括公益型、普惠型養老機構運營等。

上述“一低一高”的數據揭示了金融機構發展養老產業金融存在的難度。在2024年的多地採訪中,本報記者瞭解到,受目前養老產業整體還處於發展初期階段、現有項目普遍採用輕資產運營模式等因素影響,金融機構想要短期內大幅提升養老產業金融的支持力度還有一定的短板。

道長而崎,行則將至。隨着《關於銀行業保險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臺,金融機構也加大了養老金融的佈局力度。例如,工商銀行總行黨委成立服務“五篇大文章”領導小組,組建了養老金融部,牽頭全行養老金融工作,38家一級(直屬)分行均成立養老金融委員會;又如,建設銀行發佈集團養老金融統一品牌“健養安”,全面啓動養老金融“十項行動”,等等。

金融機構積極完善升級養老金融服務,一方面是政治性,體現責任擔任;另一方面是人民性,市場需求廣闊。一家國有大行的研究顯示,2035年退休的人羣將推動養老市場快速擴張,相應地,養老金融或將成爲我國銀行、保險、基金、信託等機構發展業務的藍海市場。

而被社會各界寄予厚望的個人養老金制度近日也迎來了全面擴圍。2024年12月12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五部門發佈通知,自12月15日起,將個人養老金制度從36個先行城市(地區)推開至全國。在此次擴圍前,個人養老金業務已經超期試點了一年多(原定一年),參與人數超過7000萬人,但總體仍呈現“開戶熱投資冷、繳費意願不高”的現象。

個人養老金“探索開展默認投資服務”的提出是此次政策最大亮點之一。興業研究認爲,從客戶端的需求來看,探索開展默認投資服務以及養老財富儲備相關的投資顧問服務能夠較好地契合居民當前的痛點;從機構端來看,開展“默認投資服務”等養老投顧業務,並收取適當的費用或也將成爲銀行未來拓展中收的重要途徑。

展望未來,不少學者建議逐步打通養老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和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之間的聯繫。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認爲,第二、第三支柱都採取稅收遞延激勵方式,實現互通首先可以節省管理成本,其次權益也將更加公平,再次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都會有與企業職工一樣的個人養老金財富,這對個人而言很有利。

數字金融新願景:尋找技術的確定性

在數字經濟時代的“五篇大文章”年度答卷中,數字金融貫穿了每一頁,在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等領域深度應用。需要提及的是,與傳統的“金融科技”相比,“數字金融”不僅僅是強調科技賦能於金融業務體系,更重要的是在數據要素驅動下的金融產業變革,最終實現服務實體經濟總目標。

回望2024,數字金融頂層設計出爐,該領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出現重大突破:頭部互聯網平臺“拆牆”,支付便利化推進彌合數字鴻溝,金融消費者保護趨嚴,金融機構智能化水平躍升……然而,金融機構在這一年過得並不容易:銀行淨息差收窄、險企投資風險暴露、資本市場動盪——“厲行節約、降本增效”成爲主旋律。

儘管行業始終保持着對科技創新投入的熱情,但在不確定的環境下,金融機構開始從基礎設施、新興技術應用、安全治理等多個方面,尋找確定的價值。具體來看,一是頭部金融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初步完成,從規模化投入走向持續建設;二是在降本增效背景下,更側重於平衡投入產出比,尋找確定性的技術應用。

從部分上市商業銀行2024年初公佈的固定資產投資預算來看,交通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等固定資產投資預算均同比縮水,其中交行、工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等科技投入預算也在減少。

今年年中,有基金公司科技部門高層向記者坦言,他所在機構不僅砍了“可做可不做”的科技項目,還開始嚴控金融信息服務商付費賬號,從“每人一個賬號”縮減成“每組一個賬號”。

“我們今年很明顯地感受到外部經營環境的壓力。”一金融科技服務商人士表示,今年金融機構的項目管理整體更加嚴格,無論是採購立項、決策流程還是回款時間都在拉長,預算執行的效率也開始放緩。

對如今的金融機構而言,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行業公認的“刀刃”,一是自主可控基礎設施的升級,二是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爲代表的創新應用,前者意味着核心業務系統的性能提升,後者則關乎能否抓住AI時代的金融服務機遇。二者都指向了技術的確定性。可以確定的是,數字金融承載着推動金融創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重要使命,且正以前所未有速度、深度和廣度奔騰在金融業轉型的潮頭。

凡是過往,皆爲序章;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五篇大文章”對應的領域既是金融需求十分迫切的領域,也是金融發展相對薄弱的領域,它們既相對獨立、各有側重,又緊密聯繫、相互關聯,既是推動經濟提質升級的新動能,也是未來金融政策、金融服務和金融創新的落腳點。站在歲末年初的節點,回眸“五篇大文章”提出後的一週年,是爲了新一年更好地前行。推動金融與實體經濟“同頻共振”,更多的探索仍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