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文脈·英歌舞魂·走近英歌】解碼英歌,感受快中慢板獨特魅力
英歌舞以剛勁雄渾、粗獷奔放的舞姿,構成了磅礴威武、強壯、豪邁的氣勢,給人力與美的震撼。近兩年,英歌舞“火了”後吸粉衆多,許多英歌舞愛好者甚至特地趕赴表演現場,近距離感受英雄們衝鋒陷陣的磅礴氣勢。然而,您真的看懂英歌了嗎?
事實上,英歌舞流派衆多,按其節奏板式劃分,便可分爲快板英歌、中板英歌、慢板英歌三種不同流派。普寧市文化館原館長王史風在《普寧英歌》一書中這樣區分:快板英歌所用木槌短、細,快擊快收,擊法靈活多變,隊形變化豐富;中板英歌節奏比快板英歌節奏略慢,動作穩紮穩打,打擊樂器不配錢仔,吹螺號;慢板英歌所用木槌略長,滲入拳術步法明顯,慢中見勢,勢中顯氣,具有渾重、豪邁之概。
近日,羊城晚報記者拜訪快板、中板、慢板英歌的多位傳承人,聚焦不同英歌流派的藝術處理細節,幫助英歌愛好者實現從“看英歌”到“懂英歌”的轉變,消除普羅大衆對特色傳統文化的距離感和陌生感,更深入領略英歌舞的文化魅力。
“快”節奏中改進
“新”時代下堅守
隨着緊密的鼓點落下,隊員身着短打衣,配合默契,手中的短棒快速而有力地揮舞,動作整齊劃一,短棒的敲擊聲和有力的腳步聲交織,“呦哈”人聲與“咚咚鏘”鼓音融爲一體,盡顯熱烈激昂。這場面,讓人彷彿穿越時空,置身於梁山好漢的豪情壯志之中。
2024年初,普寧南山英歌舞隊作爲快板英歌的卓越代表,受邀赴英國倫敦參與歡樂春節活動,還將普寧英歌的魅力“發射”至南非開普敦。近日,羊城晚報記者來到普寧南山英歌傳承基地,尋訪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廣東揭陽普寧南山英歌舞蹈團團長陳來發,深入感受快板英歌的魅力。
經典豎擊槌打法,快而不亂因快奪人
作爲土生土長的南山人,陳來發自幼耳濡目染,對英歌有着濃厚的興趣,18歲時,陳來發就加入了南山村少年英歌隊練習,至今已有50年。如今,他已是普寧英歌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也是普寧快板英歌的第九代傳承人。
南山快板英歌之所以獨具魅力,在於其招式、形式都有着獨特之處。“快板英歌、中板英歌是藝術兼具武術,而慢板英歌則是武術兼具藝術,這就是它們最大的差別。”陳來發談到,快板英歌是以單提手單提腳方式進行表演,使用長37釐米、直徑3釐米短棒,乾脆有勁、十分搶眼。
據陳來發介紹,在招式上,南山英歌是豎擊槌打法的代表,快板英歌所用木槌較短、較細,槌的擊法靈活多變,動作套式也比較多,其中還有雙人、四人對擊槌的變化,隊形變化豐富,一般由時遷執蛇舞動在隊前引導或在隊中穿插。風格特色是快而不亂、動中求靜、手到眼到、槌槌有力、快擊快收、因快奪人,十分強烈地表現出英雄們捨生忘死、衝鋒陷陣的戰鬥情景,氣勢磅礴、振奮人心。
當下,南山快板英歌已有超過300年曆史,每個南山人都以英歌爲榮。“深深紮根於潮汕民間土壤的英歌舞是潮汕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是潮汕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民創造了它,人民需要它,這是英歌在幾百年來得到傳承延續,生生不息的最根本原因。”陳來發表示。
大膽創新讓英歌舞隊從廣場走向舞臺
因時而變,隨事而制。1992年,南山英歌隊應邀參加在天津舉行的廣場藝術邀請賽,陳來發也以此爲契機突破了快板英歌以往固有的表演形式。
陳來發回憶道:“我考慮到,如果按照以往在廣場表演的編排模式,隊員上場後就會圍成一個圈,這樣部分隊員就會背對着評委觀衆,觀感不好。”因此,陳來發帶頭大膽改編了英歌舞的表演隊形,正是這一創新發掘了快板英歌更多可能性,爲英歌舞開拓了新表演場地,也將英歌舞從廣場推向舞臺。
與此同時,陳來發深知傳承與變革相輔相成,他認爲,改進不是摒棄傳統,而是在保留核心價值的基礎上,讓英歌適應現代社會的審美和需求。現今,英歌舞緊跟新時代不斷進步,在這個過程中,他提出自己堅持的原則:創新不變味。
“英歌舞應該創新,但不能變味,要與流行舞曲區分開,祖先留下的傳統要原汁原味,更多重心放在提高動作要領上”,陳來發說道。
爲更好傳承原汁原味的快板英歌,今年暑假,陳來發在普寧南山英歌文化傳承基地舉辦英歌舞公益培訓班,吸引了100多名青少年加入。陳來發表示,舉辦這個培訓班主要是讓更多的人來了解普寧英歌舞的傳統,瞭解非遺文化,使我們古老的傳統舞蹈文化不會丟失。
“中”途守陳出新
“魂”承先輩情懷
“人山人海,我們的英歌隊從晚上九點開始表演,直到午夜兩點半結束,中間沒有停歇,從頭到腳渾身汗水……”1999年歲末,應深圳市政府邀請,張伯琪創編“英歌豪情”爲深圳跨世紀狂歡夜獻上長達5個多小時的英歌舞表演。回憶起跨世紀之夜,這位已到耄耋之年的長者眼睛亮亮的,說話的音量也不自覺提高:“儘管這樣,我們沒有一個隊員喊累,隊伍經過主席臺時,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爲我們的表演鼓掌,讓我們頓感熱血沸騰。”
張伯琪,1945年出生於普寧市泥溝村的英歌世家,受家族薰陶,5歲便開始學習英歌,14歲正式登臺表演,是中板英歌代表泥溝英歌隊第八代傳承人,於2004年被評爲“廣東省優秀民間藝術師”。羊城晚報記者通過對話張伯琪,揭開中板英歌的迷人面紗。
長時續航看“中板”
張伯琪告訴記者,中板英歌最明顯的特徵是英歌槌,中板槌長44釐米,直徑2.8釐米,介於快板和慢板之間,敲打速度也約爲快板英歌的一半。
中板英歌看似面臨不上不下的“尷尬”處境,實則卻有其獨特魅力。在張伯琪看來:“中快慢英歌各有特色,快板在舞臺上先聲奪人、引人矚目,慢板深度融合南拳、彰顯力量,中板則介於兩者之間。但是在表演中,快板英歌由於其舞動速度快,慢板英歌由於其力量感重、需要‘重拳出擊’,相對來說都會更消耗體力,因此,如果是那種長時間的演出活動,中板英歌的表演就更有優勢,其招式、節奏等特點使其能持續更長的時間。”
突破限制巧創新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對於英歌舞,張伯琪一直都提倡應該創新。
1991年,中板英歌代表潮汕英歌迎來極具分量的“第一次”。這一年,張伯琪接到“第一屆世界女子足球錦標賽抽籤儀式”的演出邀請,到達廣州後他發現演出場地爲長方形,而平時表演隊形爲圓形,於是迅速聯繫了廣州舞蹈學校相關專家,花費半個月精力設計一套演出動作,回到泥溝後,他帶着隊伍開始長達20天高強度的訓練。“功夫不負有心人,此次獻演順利完成,嶺南臺現場面向世界直播,爲潮汕英歌走向世界打響了第一炮!”張伯琪自豪地介紹道。
不止表演隊形,張伯琪對英歌的創新延伸到內容、表演者等各方面。據介紹,他打破了以往“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的束縛,創立“女子英歌隊”和“少年英歌隊”;進入21世紀,參加腰鼓比賽後,見腰鼓搥尾系約2尺的紅綢布,舞動起來栩栩生風,便將該特點與英歌小鼓相結合;並且常根據實際表演需求創新改編英歌舞的表演形式,豐富英歌舞的表演內容……張伯琪不斷強調:“英歌需要與時俱進。”
承古通今保赤心
潮汕地區伴海而生,海螺號也是傳統英歌舞必不可少的樂器之一。據張伯琪說道,泥溝英歌舞是現今爲數不多仍保留海螺號的隊伍之一。
“這支螺號就是‘主心骨’,極具威懾力和感染力,特別是在多隊英歌舞同場演出的時候,雜亂的鑼鼓聲中,螺號聲顯得異常清晰,馬上就能聽到自家英歌隊的節奏,同時,表演節奏也會更加鮮明,能很好調動氣氛。”張伯琪介紹道。
除了海螺號外,傳統英歌舞還分爲前棚、中棚以及後棚,但如今英歌隊幾乎都只保留最具英歌特色的前棚部分。對此,張伯琪表示:“有生之年,有機會我還想把英歌舞的中後棚給傳承下去,這纔是我們最傳統的英歌舞。老祖宗留下的藝術不應該失傳。”
“隆咚喳,隆咚喳……”八旬老人說到激動處,就地舞起英歌來,雙槌從右胯旁沿一斜線向左上方拋擊又甩擊回原位,舞得輕靈、跳得活躍,英歌人的形象栩栩如生,正是不斷傳承創新的英歌魂的一處縮影。
“慢”蘊活槌風姿
“力”承穩勁步伐
雙槌旋轉於手指之間,舞者步伐沉穩,動作整齊劃一,節奏緩慢卻有力,身體隨着鼓點節奏起伏,宛如古老的詩篇在眼前緩緩展開,每一次轉身,每一個跳躍,都帶着一種凝重莊嚴的美。
“雙花槌可是我們慢板英歌獨有的特色!”老玉豐班英歌隊教練羅俊偉向羊城晚報記者介紹道,普寧市南徑鎮隴華老玉豐班英歌隊是普寧慢板英歌的代表之一,該隊成立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曆史。爲此,羊城晚報記者來到普寧南徑鎮隴華老玉豐班英歌隊訓練基地,近距離感受慢板英歌的力量美。
花槌帶韻顯“架勢”
慢板英歌,顧名思義其節奏舒緩,於緩中積聚勢能、雄渾大氣,表演時幹勁有力,動靜對比極爲鮮明,傳統韻味深厚馥郁。
據羅俊偉展示,慢板英歌所運用的英歌槌長達45cm,直徑爲4cm,相較中快板英歌的鼓槌而言更粗、更長、更重,由三下槌或四下槌構建成一組動作,槌法是旋轉活槌雙花槌,動作陣容有旋轉單跪蓮花,跪馬削竹,麥穗花,眼鏡圈,田螺圈等。於緩慢之中展露威勢,在勢態之中彰顯氣魄。
此外,慢板英歌的鑼鼓配套以低音大戰鼓、銅鑼、蘇鑼、大小鈸居多,發音節奏沉緩,極具古典宮廷特色。其舞法以南拳派系爲根基,古樸又舒展,充分展現出“力”與“勢”的藝術魅力。
正如羅俊偉所說:“慢板是力量型英歌,通過不斷訓練將馬步扎穩紮實,表演時‘架勢’十足。”
“正因爲慢,更看重齊,慢板英歌是最需要隊員間緊密配合的。”羅俊偉解釋,“因爲英歌舞節奏放慢後,一旦動作出錯就會特別明顯,十分影響觀感。”
“放大鏡”下的演出每一步都要無比精確。這個鼓點落下時步伐應當落在哪裡?旋轉跳躍時如何保證隊伍的整齊性?活槌手勢和前進動作怎麼協調更加美觀?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些都極大考驗着團隊成員的協作甚至是默契,並非一朝一夕可以養成。
傳承煦風拂隴華
在普寧市南徑鎮隴華村,每個人從小都是看英歌長大的,對英歌的熱情只增不減。羅俊偉16歲就開始學習慢板英歌,至今已超過30年,他的祖父、父親、哥哥甚至他15歲的侄子均“全家上陣舞英歌”。
“目前,我們英歌隊中最小的隊員才13歲,自從英歌‘爆火’後,來學習舞英歌的人越來越多,我們團原有30號人,近兩年人數翻了一番。”羅俊偉欣慰地提到,青少年學習英歌的興趣濃厚,父母也大力支持孩子投身到英歌學習中來。
“00後”成員羅佳濤是隴華青少年學英歌的生動縮影。從16歲開始,羅佳濤就利用上學的空餘時間參加訓練和演出,“我覺得慢板英歌雖然一開始沒有快板那麼搶眼,但慢板節奏張弛有度,快慢起伏都賦予它獨特的韻味,讓它變得更耐看。”羅佳濤表示,“新一代應該把招式練好練精,將英歌薪火相傳下去。”
近幾年,老玉豐班英歌隊步履不停,漸漸走出普寧、走出揭陽,多次前往珠海、惠州、汕頭等地展演交流,逐步搭建慢板英歌的展示平臺。“一想到能把咱們英歌文化傳播出去,我就更有勁頭了,想要努力讓英歌走得更遠,促使更多人欣賞並喜愛我們的傳統文化。”羅俊偉滿懷憧憬地說。
【文脈鏈接】
葵陽沃壤孕育濱海英歌
揭陽大地上,英歌舞的種子在各處生根發芽,在不同土壤中成長得各具特色。
惠來依海而生,惠來英歌也富有濃郁的濱海特色。當惠來英歌的鼓點響起,彷彿能聽到大海的咆哮,感受到惠來大地的脈動。
以惠來的神泉英歌爲例,其表演內容就極具有海洋文化特色。據介紹,神泉英歌隊距今已有120多年,於2012年被列入省級非遺。神泉英歌表演以敲活槌五指旋轉爲絕技,在藝員們整齊有序的穿梭中,手舉雙槌,空中旋舞,表演起“活槌走指”“指上飛槌”,是其有別於其他英歌的一項獨特表演技藝。值得一提的是,該英歌隊伍在英歌表演後,還組織“後棚”演出,表演《挑鹽做買賣》等具有沿海地域特色的小潮劇節目。
記者走訪惠來,發現其他英歌亦各展風姿。如揭陽市級非遺靖海英歌舞秉承潮汕英歌舞的傳統,但又不斷創新完善、自成體系,表演時融“武”與“舞”於一爐、“歌”與“舞”於一體;始於清末民初的惠城西一英歌也早就在惠來人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記,與潮汕其他地區的英歌舞相比,它在表演技巧和形式上有所不同,具有特色的中慢板形式,以武術套路融合叩槌,在叩槌基本槌法上有花樣活指槌法、翻轉槌法等。
文、圖 記者 蟻璐雅 實習生 謝汀淇 通訊員 許創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