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算網城市“交通圈”,激活數字經濟強引擎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在過去,“要想富,先修路”指引各地突破、增長,交通基建完善程度影響地區經濟交流活躍度與資源整合效率。如今數字化時代,算網城市就像一張廣覆蓋的 “交通圈”,以超強的算力中心爲源頭、高品質的網絡基礎設施爲紐帶,編織起充滿能量的數字網絡,讓算力無處不在,賦能千行百業,是驅動城市及國家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核心動脈。
破解城市“算力孤島”
隨着AIGC、智慧醫療、高清視頻等業務應用對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長,構建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算算力等協同一體的發展格局尤爲重要。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算力伴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興起,是構成 AI 的主要技術和應用之一,目前國家建設了一些算力樞紐,希望其有足夠規模以提高集約化利用率。
爲了優化能源算力佈局、提高算力利用率,2023年12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它是“東數西算”的進一步深化和拓展,目標是形成省市、區域、國家多級聯動的全國算力“一張網”。
《實施意見》不僅提出要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還提出要“探索開展城市算力網建設”。
在鄔賀銓看來,“東數西算”可以解決冷、溫數據的存儲,但常用、需要複雜處理的“熱數據”無法“西算”,需要就近計算,因此,在發展“東數西算”的同時,提出有序發展城市算力網是合適且必要的,每個城市有大量公共數據,脫敏後開放有利於發展當地產業經濟。
據瞭解,城市算力網是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實施意見》,城市算力網主要在東部、中部算力需求較大、產業實力雄厚地區探索建設。主要目標是到2025年底,1ms時延城市算力網在示範區域內初步實現。
算網城市可以整合分散在城市中不同類型的算力資源,打破多源異構算力之間的壁壘,破解城市“算力孤島”。算力作爲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核心生產力,重要作用日益凸顯,各地積極開展頂層設計,如北京、上海、深圳、江蘇、山東等地紛紛發佈政策措施,促進算力適度超前、綠色低碳發展。算網城市建設在發展計算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促進城市算力的集約發展,構建雲-邊-端一體化的異構算力調度機制,從而更好的滿足各種應用場景需求。
鄔賀銓院士強調,要提升全國算力網絡的協同發展水平,讓東部地區的數據更方便地傳輸到中西部數據中心進行運算存儲,促進算力轉化爲更大生產力。這一理念在算網城市的建設中同樣適用,城市內部可以通過算網協同,將熱點區域的算力需求引導到其他算力資源豐富的區域,實現城市算力資源的均衡發展。
高品質運載力是算網城市關鍵指標
從信息傳輸的角度來看,網絡基礎設施就像人體的血管系統一樣,負責將數據這一 “血液” 輸送到城市的各個角落。高速、穩定的網絡能夠確保數據在數據中心、邊緣計算節點、各類智能終端以及不同的產業應用場景之間順暢地流動,實現算力資源的高效調配和共享,維持着城市數字化系統的正常運轉和活力。
在基礎網絡條件穩固的基礎上,創新技術的應用爲算網城市的運載力注入了新的活力。創新技術應用聚焦於重點應用場所光傳送網(OTN)網絡覆蓋、綜合接入站點OTN 100G 覆蓋率、城市1ms時延圈滿足度、城市全光運力高速端口400G部署情況等,這些技術不僅提升了網絡性能,更推動了算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目前,各地也在加速運力網絡的建設。例如,上海市打造“5-10-20”毫秒三層“時延圈”,其中上海至長三角樞紐,時延爲0毫秒至5毫秒;上海至江西、山東、湖北等省(市),時延爲5毫秒至10毫秒;上海至京津冀樞紐、成渝樞紐以及其他省份,時延爲10毫秒至20毫秒。
今年9月底,在2024中國算力大會 “算網城市&智能計算”分論壇上,杭州移動獲評算網城市首批優秀標杆。杭州移動提出“立體聯算,一跳入算”的先進建網思路,以DC爲中心,打造極簡全光品質運力網-1ms 城市算網。東西向實現算間 1ms 互聯,南北向以“一跳入算”構建敏捷入算網絡,打造1ms極致時延確定性入算體驗。
截止目前,杭州移動攜手浙江大學、西湖大學、中國移動雲能力中心等,完成“基於雲原生算力”併網的首個實踐案例,將這些跨行業、跨區域、跨層級的算力資源池進行納管,有效統籌算力資源供給,逐步推動算力成爲與水電一樣,可“一點接入,即取即用”的社會級服務。
面向未來,人工智能加速到來,正在改變着我們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一方面我們要持續強化國家級算力樞紐節點“蓄水池”功能,實現東西部資源互補。另一方面,要依託都市圈/都市羣的規劃,加速城市算力網建設,以高品質全光運力打造數字世界的“1ms交通圈”,帶動省域和區域性算力網橫向延伸,同時充分發揮科教、政務、金融、交通、健康等行業算力網的示範作用進行縱向擴展,助力實現“算力入戶”“算力入企”“算力入園”“算力入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