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角色 不應被完全抹殺
國史館13日舉辦「威權鬆動」研討會,主持人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董事長蕭新煌透過視訊與多位學者就「蔣經國因素」發表意見。(陳君瑋攝)
國史館昨舉辦威權鬆動研討會,胡佛檔案館東亞部主任林孝庭表示,若沒有前總統蔣經國在生命最後階段奮力打開新局,後續無論誰繼承,都將難以達到民主化進程的目標。今天中華民國在臺、澎、金、馬得以繼續屹立不搖,蔣經國的角色不應被完全抹殺。
1987年7月15日政府宣佈解嚴,結束長達38年的戒嚴統治,臺灣民主化潮流沛然難御。解嚴前10年間的中壢事件、美麗島事件、林宅血案、陳文成案、江南案等重大政治案件,衝擊海內外,撼動威權體制,是促使蔣經國總統決定解嚴的重要原因。
國史館昨舉行第2天的「威權鬆動:解嚴前臺灣重大政治案件與政治變遷(1977-1987)」國際學術討論會,聚焦在「蔣經國因素」。
林孝庭以中華民國在70年代初期的處境爲例,蔣經國主政後,先後面臨失去聯合國席位及國際外交承認、黨內保守勢力反彈、黨外勢力崛起等國內外政治情勢的艱困挑戰,迫使他必須逐步讓政治走向在地化與本土化,並在開明與保守兩條政策路線中擺盪並尋求平衡。
對於80年代發生的中壢事件、美麗島事件、林宅血案、陳文成案、江南案等諸多重大政治案件,他認爲,蔣經國身爲國家領導人,歷史責任歸屬問題無可迴避。
但林孝庭指出,蔣經國晚年明知國民黨可能會失去執政權,仍決定開放黨禁,開啓民主化進程,這需要智慧與勇氣,如果沒有蔣經國以強人之姿,在生命最後階段奮力打開新局,無論之後由誰來繼承,都將因爲缺乏足夠威望,很難達成此目標。
中華民國能在臺、澎、金、馬仍能屹立不搖,臺灣的民主化能持續往前走,林孝庭認爲,蔣經國的角色不應被完全抹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