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綠色循環經濟發展“新脈動”

夏末秋初的霍林郭勒綠草如茵,生機勃勃。在北露天煤礦,白音華露天礦無人駕駛礦卡正在採場道路上穩健行駛;在科爾沁草原腹地的羣山間,266颱風機迎風傲立、36萬餘塊光伏板映日生輝;在霍林郭勒和錫林郭勒盟工業園,一塊塊銀色的鋁錠源源不斷地從全自動化生產線上運送出來……眼下,國家電投正積極推動清潔能源和電力系統供需平衡,全力打造“煤-新能源-電-鋁”循環經濟新範式。

近日,中國證券報記者走進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所屬的北露天煤礦、白音華露天礦、電力分公司、霍煤鴻駿鋁電公司、白音華鋁電公司,見證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綠色循環經濟產業發展的“新脈動”。

劣質煤“變廢爲寶”

走進北露天煤礦,記者看到數臺無人駕駛礦用寬體車正在煤海中穿梭,井然有序地進行土巖運輸工作。

目前,內蒙古公司擁有5座千萬噸級現代化露天煤礦,煤炭資源主要分佈於霍林河煤田和錫林郭勒盟白音華煤田,資源總儲量46.99億噸,可採儲量37.14億噸。

“電力分公司A廠入爐煤都是發熱量低於3000大卡的劣質煤,劣質煤的雜質量大,很難入其他燃煤電廠的‘法眼’,加之這種煤極易破碎,長途運輸經濟性差,長時間堆放還容易發生自燃,就是塊妥妥的‘雞肋’。”內蒙古公司電力分公司A廠廠長隋福田說。

爲了讓這塊“雞肋”充分釋放能量,內蒙古公司將每年900餘萬噸劣質煤和近30億千瓦時綠電就地轉化鍊鋁,以電解鋁產品爲載體實現了劣質煤和新能源的轉化與儲存,煤炭資源得到充分利用,轉換成爲了優質資源。

截至目前,內蒙古公司在霍林河地區建成了包括年消耗900萬噸劣質褐煤的180萬千瓦火電裝機、105萬千瓦新能源裝機、86萬噸電解鋁產能以及配套自備電網、監控指揮中心的產業集羣。每年有30億千瓦時綠電輸送至下游內部電解鋁產業。今年上半年,電解鋁綠電消納佔比達27.58%,打造了全球首個“煤-新能源-電-鋁”循環經濟新範式。

風光資源“零棄用”

記者來到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電力分公司D廠,登上公司79號風機觀禮臺,放眼望去,廣袤的草原之上,一臺臺風力發電機巍然林立,迎風飛旋。

“截至目前,該廠已累計完成發電量129.64億千瓦時,等效利用小時數、棄風率、風機可利用率、綜合廠用電率等主要指標均居行業領先地位。其中,循環經濟四期風電最高年利用小時數超過4000小時,棄風率趨近於零,居全國首位。”電力分公司D廠廠長趙作飛表示。

今年年初,電力分公司完成了2臺30萬千瓦和2臺35萬千瓦火電機組靈活性改造,在極限情況下,每小時可爲新能源讓出近百萬千瓦的發電空間,配合三模混合儲能示範項目進行聯合調峰,基本實現系統內105萬千瓦新能源全額消納,實現風、光資源的“零棄用”。

“今年年內電力分公司將力爭落實可再生新能源替代工程45萬千瓦風電項目和20萬千瓦續建風電項目,投產後,霍林河循環經濟局域網新能源裝機將達到170萬千瓦。屆時,新能源年發電量可達到38億千瓦時。”趙作飛表示。

“煤電鋁”升級“綠電鋁”

在霍煤鴻駿鋁電公司電解鋁生產車間,記者看到,一臺臺銀色的電解槽整齊排列。電解槽內火紅的電解質溶液正在不斷地翻滾,電解質的下方便是高達900多攝氏度的鋁水,正通過真空擡包從電解槽內抽出送往鑄造車間。

“內蒙古公司按照‘風光火儲鋁’綠色發展思路將新能源與電解鋁高載能行業融合發展,將綠電鋁作爲綠色電力長時儲存的重要載體,不斷提升循環經濟新能源裝機規模和新能源消納佔比。”霍煤鴻駿鋁電公司總經理曲士民表示。

在全國首批“綠電鋁”產品認證中,霍煤鴻駿鋁電公司完成8.6萬噸重熔用鋁錠、9.9萬噸電解原鋁液認證,大比例的綠電轉化爲“綠電鋁”,讓鋁業變爲“綠業”。

“內蒙古公司正按照‘煤-新能源-電-鋁’聯營及源網荷儲直供新範式的要求,全力打造霍林河循環經濟升級版。”內蒙古公司副總工程師兼電力分公司總經理趙晉宇表示。

記者瞭解到,下一步,內蒙古公司將加速推進通遼扎哈淖爾35萬噸綠電鋁項目及配套65萬千瓦風電項目,打造國內首條“綠電鋁”生產線,引領鋁產業鏈由“煤電鋁”向“綠電鋁”低碳轉型升級。按照規劃,到2026年,霍林河循環經濟新能源裝機將達到170萬千瓦,綠電比重進一步提高,循環經濟規模效益、綠色低碳價值、核心競爭能力將大幅提升。

“公司將實現以傳統煤電爲主的產業鏈向‘煤電+綠色能源基地+產業集羣’綜合智慧能源產業鏈轉型升級,並全力打造‘綠色礦山+綠色能源+智慧工廠+綠電鋁產品+智慧電網’的綠色循環經濟產業鏈新模式,持續推動傳統產業與創新業態深度融合,實現全產業鏈的均衡發展。”趙晉宇說。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