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原健法成效 臺大公衛:健康促進應重視文化安全
臺大公衛學院流病及預醫研究所所長林先和(左2)表示,原住民族長期面臨健康不平等問題,過去討論此議題,均以平均餘命較短,社經地位弱勢等角度出發,以主流體系照護方式,改變原民健康不平等效果有限。記者林琮恩/攝影
歷經10多年爭取,原住民族健康法112年5月通過。臺大公衛學院研究發現,原健法實施一年半以來,原住民健康不平等問題漸受重視,過去10年,原住民族與國人平均餘命差距僅縮短2.5歲,足見政府投入資源效果有限,應重視「文化不安全」對原住民族健康的負面影響。
2012年原民平均餘命差距爲8.69歲,2022年餘命差距爲6.19歲,雖有縮短,幅度不大。臺大公衛學院流病及預醫研究所所長林先和表示,原住民族長期面臨健康不平等問題,過去討論此議題,均以平均餘命較短,社經地位弱勢等角度出發,「這是上對下的視角,以主流體系照護方式,改變原民健康不平等效果有限。」
林先和說,2024年原民會覈定的文化健康站數量累積520處,去年通過的原健法,立法精神強調改變健康不平等,且要尊重原住民文化主體性,強化原住民政策參與,並推動相關研究,瞭解原民健康狀態。推動原民健康應該「由下往上」,從文化角度理解原住民族健康狀態,「不是由我們告訴他們健康應是什麼樣子。」
臺大公衛學院流病及預醫所副教授李柏翰表示,要推動原民健康促進,必須具有文化敏感度,以文化安全角度出發,例如有文健站將原住民傳統歌舞融入健康促進,而不是強迫部落長輩做一般民衆在做與部落文化不同的健康體操,這讓長輩更有意願參與運動,同時還能進行文化傳承。有些部落則延續傳統療愈的巫師文化,將藥草知識與當代健康新知結合。
李柏翰表示,原住民面臨的健康議題,不僅止於文化方面,而是具有「交織性」,例如有些原住民同時也是身障者,在健康議題更加邊緣化,離開家鄉居住都市的原民婦女,在孕產期醫療照護與支持系統,也普遍不足,而居住在原鄉的族人,被迫離鄉就醫、就學及就業,則會削弱社羣連結與自尊。
臺灣阿美族語言永續發展學會理事長Sifo Lakaw表示,原住民健康議題研究,多從「問題導向」出發,鮮少從原住民能力、知識來談,而原民健康政策擬定,原住民也少有機會能夠密切參與,加上社會經常引用原民平均餘命與主流社會差距,武斷產生歧視言論,這些問題不僅忽略原住民在健康政策上的自決、自主權,「更是原民健康的種族主義。」
「相信原住民社區的能力,可讓健康促進、公衛措施,甚至防疫有更好效果。」桃園市復興區衛生所主任林德文說,新冠疫情期間,政府投入許多資源建置社區篩檢站,原鄉獲得較少資源,但當時復興區主動提出,可設置社區篩檢站,讓疫情達到良好控制,在桃園13區中重症比率最少,全年沒有封城、封村,同時也是投資成本最少的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