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夜話 | 反對疾病污名化,這不是一個人的故事
小編暖心提醒,音樂相伴更有感覺~
徐靖儀
本期推介電影:《費城故事》
於1993年上映的電影《費城故事》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是一部探討艾滋病患者權利的經典之作。片中,優秀的年輕律師安德魯供職於一家知名律師事務所,老闆在知道他是一名艾滋病患者後便解僱了他。安德魯爲了捍衛個人權利,聘請了工作中認識的喬作爲自己的律師,起訴老闆和事務所。最終,安德魯在自身健康狀況急劇惡化的情形下,通過喬的幫助,憑着堅強的毅力,在臨終前打贏了這場關乎尊嚴的官司。
對權利的捍衛不應僅存於法庭上
本片的故事發生在《美國獨立宣言》的誕生之地費城。但在這樣一座被很多人認爲象徵民主、自由、法治的城市中,艾滋病患者仍是一個不被傳統觀念所接受的羣體,這無疑是一種對社會的無情嘲諷。
電影中,安德魯因爲不幸染上艾滋病而失去了工作機會。這不得不讓人思考艾滋病患者的社會污名化問題。
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提出,性工作者、同性關係、性別不確定、使用毒品等往往會被認爲與艾滋病緊密相關,而在具體的歧視表現方式上,不平等對待、強制檢測、隱私泄露、拒絕治療是最爲常見的幾種形式。
究其根源,對艾滋病患者的歧視問題主要受下列因素的影響。其一,公衆對艾滋病的治療現狀缺乏科學認知。至今,大多數人仍舊對艾滋病抗病毒治療的效果不抱有希望,認爲艾滋病是一種無法被治癒的絕症,不知道患者愈後其實可以做到“檢測不出病毒”或“不具備傳染性”。
其二,公衆對艾滋病傳播途徑的認知依舊有較大侷限性。艾滋病通過性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正常接觸並不會導致感染。在生活中,仍有很多人“談艾色變”,拒絕與艾滋病患者一起吃飯、共事,這也是導致對艾滋病患者歧視的重要原因。
回到電影本身,《費城故事》的片名設置就代表着,這不是一個人的故事,不是一個人的維權鬥爭,而是整個城市、一個羣體的呼喚。
儘管電影的結局是安德魯打贏了官司,但影片也引發觀衆思考:對於艾滋病患者的尊重,對於其尊嚴的捍衛,不應該僅存在於法庭上,更應該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影片中,安德魯算是一個幸運兒,但環顧整個艾滋病患者羣體,他們是否也能得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理解,得到社會公衆的認可與支持呢?
疾病的標籤不該成爲命運的“詛咒牌”
安德魯原本是一名有着大好前途的優秀律師,但這一切卻在一張艾滋病的診斷結果單出現後不復存在。艾滋病患者的標籤如同一張命運的“詛咒牌”,讓安德魯不再受客戶的青睞,也被曾經器重他的上司排斥。鉅變之後,他甚至產生過輕生的念頭。
影片中有一個發人深省的鏡頭:當安德魯去圖書館查閱與艾滋病相關的資料時,他會受到來自管理人員和周圍讀者的異樣眼光。哪怕是彰顯社會文明與精神自由的圖書館,也無法讓艾滋病患者感受到平等。
安德魯在圖書館裡閱讀文獻時發現,1973年頒佈的《康復法》作爲美國第一部將殘疾視爲公民權利而非疾病的法律,要求獲得政府資助的企業不歧視殘疾人。
儘管當時這項立法沒有真正解決殘疾人就業的問題,但卻開啓了一種看待殘疾人的新視角。隨後,在安德魯案件中,法院也判定艾滋病屬於傷殘的一種。他們認爲,該疾病不僅對患者造成了身體上的傷害,還讓他們遭受社會歧視,被剝奪了平等工作的權利。安德魯的滿面淚痕,包含了他對生命的熱愛、對自身權利的捍衛和吶喊,也包含了他對反疾病污名化與社會歧視的期待。
文: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 徐靖儀
編輯:魏婉笛 管仲瑤
校對:李詩堯
審覈: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健康報社有限公司,訪問yuanben.io查詢【66BFP94I】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