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是誰讓奧運泳池變得政治化?

前兩天中國男子游泳運動員潘展樂在法國的拉德芳斯游泳館,以46秒40的成績打破了世界紀錄,奪得了男子100米自由泳這枚含金量非常高的金牌。

但是從他撞線的那一刻開始,味道就不太對,包括身邊的查爾莫斯、波波維奇這些外國運動員並沒有向他祝賀,也沒有和他擁抱,他顯得非常的孤單。

同時,這兩天《紐約時報》發了一篇很奇怪的文章,認爲潘展樂的奪冠沒有引起世界泳壇的一絲漣漪,非常得酸。

在美國的一些自媒體當中,也有類似的言論,認爲潘展樂這個成績不是人類可以取得的,那麼言下之意是什麼?其實也很容易聽得出潛臺詞。

從本屆奧運會開始到現在,困擾中國游泳隊的是什麼?是所有游泳隊當中接受興奮劑檢測最頻繁,而且是完全打擾運動員作息的這樣一種頻繁程度。

中國游泳隊的營養師此前已經發文表示了這一點,幾乎10天之內每個運動員都接受了5~7次的興奮劑檢測,這還是7月18日的消息。所以如果興奮劑檢測沒問題,這些人的質疑憑據又在哪裡?

整個奧運會的泳池顯得非常的政治化,顯得非常的爭議化。那麼最大的原因是什麼?是他們不相信中國游泳運動員已經在世界泳壇和自己分庭抗禮了,而且這樣的不相信,也並非只是巴黎奧運會才發生的事情。

所以從一個務實的角度來講,無論是反興奮劑組織,還是中國的相關機構,都應該拿出更多更有效的措施來維護運動員權益。

看看新聞記者: 金佳瑞

編輯: 黃豔琳

責編: 趙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