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體電路佈局申請 連3年不到百件

國搶晶片紛紛立法保護自家技術,國內也有修《積體電路佈局保護法》的聲音。圖爲臺積電12吋晶圓。(臺積電提供)

近5年積體電路佈局申請件數

各國搶晶片紛紛立法保護自家技術,國內也有修《積體電路佈局保護法》的聲音。根據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統計,臺灣積體電路佈局申請件數連續3年不到百件,愈來愈不被半導體廠重視,廠商主流已改走「營業秘密」與「專利申請」兩管道保護。

《積體電路佈局保護法》於1995年就立法,目的是保護電路佈局圖,在未經同意下不可以複製,登記拿到證書就享有10年電路佈局權。此法2002年修過一次,至今21年未修。

去年新冠疫情、地緣政治,引發全球瘋搶晶片,各國都透過補貼法案來保護積體電路產業知識財產權,立法院也建議修法,以符合產業需求。

根據智慧局積體電路佈局申請案件統計,在2015年前後每年還有100多件,至2019年也有118件,但此後連續3年不及百件,至2020、21、22這3年,僅各有75、69、86件,今年首季18件,持續年減14%。

經濟部智慧局長廖承威直指,積體電路佈局保護重要性在降低,早期營業秘密保護觀念不盛,得靠積體電路保護,但是近來產業界多走營業秘密保護與專利申請兩個管道維護,走佈局登記者已少。

廖承威解釋,積體電路保護登記像是寄存制,登記後可防止它人複製,缺點是技術就是放在那邊給大家看。有時申請的廠商,不是怕技術被看光,是怕後者抄襲後宣告自己纔是原創,去登記對它們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現在申請的主要是外國半導體商。

對於修法建議,廖承威認爲現階段沒必要,但也不會廢止佈局登記。畢竟廠商採營業秘密保護,雖可以不對外公開技術,但別人只要不是用偷的,也不能說人家違法。電路佈局重要性雖降低,可是有單純保護自己電路佈局圖好處,對某些廠商仍有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