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蜀風流人物·楊升庵》在雲南多地取景拍攝

(昆明“升庵祠”)

近日,電視紀錄片《蜀風流人物·楊升庵》攝製組在建水、大理、保山等地取景拍攝,來自成都的攝製組採訪了相關專家、學者,爲紀錄片整體架構進行了前期的框架打底、素材採集,尤以記錄主角在雲南的數十年風雨滄桑爲要,以豐富整部作品的內容。

楊升庵,即楊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號升庵,別號博南山人、博南逸史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明代著名文學家,“明代三才子”之首,楊廷和之子,正德六年狀元。楊升庵21歲殿試欽點第一名,進士及第,世稱“楊狀元”。他一生勤奮好學,博涉百家,其詩、詞及散曲創作水平很高,尤以《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名揚於世。

在滇南漫長的三十多年流放生活中,楊升庵不僅寄情山水,而且悉心著述,他在雲南的每一站,都留心山川形勢、風土人情,著書立說。他一生中留下了269種著作,包括著名的《滇程記》,記錄了戍旅沿途的地理、民族風俗等寶貴信息,對後世瞭解西南邊疆情況提供了重要參考。即便在遠離家鄉的異地,楊升庵的文學創作激情依舊不減,他的詩詞曲作品多達3132首。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七月六日(8月8日),楊升庵在昆明病逝,時年七十二歲。臨終時,他還以“臨利不敢先人,見義不敢後身”勉勵後人。

再現升庵精神的影響、貢獻。據攝製組導演劉宇徽介紹,電視紀錄片《蜀風流人物·楊升庵》擬分3集,每集25分鐘,是一部綜合性、人文歷史類紀錄片。紀錄片將以楊升庵爲人物主線,以真人真事爲基礎,縱橫捭闔、觸類旁通,採用電影化敘事方式,追求影像質感,保持紀實底色與藝術品質,以紀實手法爲觀衆構建一個視野廣闊、脈絡清晰、以小見大、符合邏輯、貼近現實的真實敘事。

通過介紹楊升庵的個人命運、文學成就、學術貢獻和精神文化價值,本紀錄片將全方面、立體呈現楊升庵個人命運與時代洪流的相互牽連,並展示升庵精神和升庵文化對豐富中華傳統文化和中華文明傳承發展的影響和貢獻。

建水小桂湖:“此山水雙佳,頗與故居新都桂湖相仿”

(攝製組在建水朝陽樓拍攝)

在建水朝陽樓、小桂湖以及文廟取景,導演劉宇徽感慨,“建水的古蹟保存如此完好,令人驚訝。作爲從四川成都而來的攝製組,我們走在477年前的一個成都人曾經去過的地方,去記錄與拍攝,感受頗多。”

(建水“小桂湖”)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楊升庵在好友王廷表的陪伴下,再次來到建水,與老友葉瑞相會。城東南“洗馬塘”堤垂楊柳,山水相伴,他便觸景生情地說:“此山水雙佳,頗與故居新都桂湖相仿”。從此,“洗馬塘”就改名“小桂湖”。此刻,在建水的楊升庵想到的是千里之外的故鄉,是那個再也回不去的故鄉。

保山霽虹橋:“蘭津南渡哀牢國,蒲塞西連諸葛營”

(保山“霽虹橋”)

霽虹橋,位於大理永平縣杉陽鎮巖洞村與保山市水寨鄉平坡村之間,是瀾滄江古道上著名的鐵索吊橋,英國著名科技史教授李約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國科技史》中稱其爲“世界上最早的鐵索橋”。古時從四川出發入西南,經大理跨越瀾滄江,過保山、騰衝等地通往緬甸、印度,古橋是跨越兩千多年曆史的南方絲綢之路西南大通道,史稱“蜀身毒道”。古橋所在的瀾滄江河谷稱“蘭津渡”,地勢險峻、江流洶涌。

“蘭津渡”與霽虹橋自古以來就是令人膽寒的天險要隘之地。成化年間(約公元1476年),江項寺瞭然和尚用化緣得來的資金將橋改建爲霽虹鐵索橋,建成後,成爲古道上出現的最早、規模最大的鐵索吊橋。

(霽虹橋摩崖石刻)

鐫刻於西岸橋頭高聳的羅岷山千仞絕壁(普陀巖)之上的摩崖石刻,佈滿明、清至民國曆代文人墨客、過往官吏頌揚霽虹橋的題刻和詩文。公元1525年,“流放狀元”楊升庵“迢迢八千里”,拖着傷病來到了瀾滄江邊。此時,保山人張含,正在這裡翹首以待。

(瀾滄江上的各式交通)

在“蘭津渡”,看過霽虹橋的楊升庵,寫下“蘭津南渡哀牢國,蒲塞西連諸葛營”之句。因瀾滄江水電建設的需要,原橋址和摩崖石刻已被瀾滄江的江水悄然淹沒。我們看得見的“蘭津渡”與霽虹橋摩崖石刻,是採用“原狀原地保護、異地選址、選取重點石刻進行復制的方法”在迅急的江風、變化無常的河谷氣候中於汛前完成複製而成。如今,更現代化且不同功能的橋在這個古渡口煥發生機,拍攝楊升庵在保山的相關故事,劇組選此一景,實在是恰到好處、精妙傳神。

大理感通寺:寫韻樓著書《轉註古音略》

(攝製組在大理感通寺拍攝)

雲南大理一帶,至今仍流傳民謠“四川狀元郎,流放在雲南。寓居點蒼山,文章天下揚。”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春,楊升庵在李元陽的陪同下,自南而北,飽覽蒼山洱海的景色。在遊感通寺時,聽衆僧誦經,音韻多有舛訛。於是提筆纂述古音轉註之例千餘字,題名《轉註古音略》。感通寺“寫韻樓”即是楊升庵著書的地方,雖如今樓已不存,但其名字留存在歷史的記憶中,楊升庵在這裡,就好像文學、詩意和藝術的交融。

追尋着楊升庵的足跡,攝製組走過昆明、安寧、建水、開遠、保山、大理,從四川成都出發,沿途4000公里。導演不禁感嘆,“在感通寺這座千年古剎,彷彿寫韻樓依然還在,只是寫書人早已離開。”

昆明升庵祠:夫子之道鴛飛魚躍,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昆明升庵祠里程文哲書“滾滾長江東逝水”)

升庵祠坐落在昆明西山山麓、滇池之濱的高嶢村,是明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人們爲紀念楊升庵,將其舊居“碧嶢精舍”改建爲祠,供奉其塑像。這座三院三殿的中式庭院,背靠西山,面臨滇池,旁有清泉,花木繁盛,幽雅秀麗。祠內古木參天,亭臺樓閣巍然肅立,祠堂靜謐。正庭處,有清康乾時石屏名人張月槎撰聯“夫子之道鴛飛魚躍,先生之風山高水長”,頗爲醒目。

在升庵祠建成大約28年後,徐霞客於崇禎十一年(1638年)夏,路經高嶢,到升庵祠拜謁,並寫下滇遊日記開篇《遊太華山記》,《徐霞客遊記》中的記載使“千百年莫之一睹”的邊疆勝景第一次全面公諸於世。

在這裡,攝製組相繼採訪了昆明學院姜曉霞副教授,雲南大學林超民教授、成聯方教授,雲南省社會主義學院陳友康教授。“通過他們的講述,我們感受到雲南學術界及雲南人對楊升庵的喜愛、崇敬之情”導演劉宇徽說,“楊狀元在雲南的知名度超出了我們開拍前的預想。”

雲南,對楊升庵來說,既是命運的安排,也是重新開始的地方。據瞭解,《蜀風流人物·楊升庵》正進入緊張的後期製作階段,不久後,我們將通過各大平臺,“親歷”楊升庵其人其事,隨紀錄片一道感悟升庵精神和升庵文化。

文旅頭條融媒體記者 楊振 文

《蜀風流人物·楊升庵》攝製組 供圖

責編 王楚雲

校對 馬寅瑞

終審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