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原民豐年祭8/24登場 舞動傳承節奏增添新活力

▲基隆原民豐年祭8月24日登場。(圖/記者郭世賢翻攝,下同)

記者郭世賢/基隆報導

基隆市36萬的人口中,原住民族羣近萬人,從古至今,基隆的原住民文化透過各種形式深深根植於這片土地,從地名到聚落,都有着原住民文化的烙印。本週「基隆Podcast」主持人餘治明邀請市議員陳明建和民政處長張淵翔,一起探討基隆原住民的文化歷史與今年度即將要舉行的聯合豐年祭。

陳明建表示,基隆地名“雞籠”的源起,原爲凱達格蘭族語言,意味着「居住在沼地的人」。基隆原民人口到今年五月,約有9785位阿美族爲7750人、泰雅族741人、排灣族320人、布農族290人、太魯閣族232人,佔族羣大宗。基隆的阿美族以其獨特的醃漬技術而聞名,他們常將各式食材如:魚肉、貝類、肉品、蔬菜進行生醃,創造出豐富多樣的風味,賦予了獨特的口感和風味,讓人驚豔不已。

▲基隆市府發言人餘治明(左)、基隆市議員陳明建(中)、基隆市民政處長張淵翔(右)。

陳明建指出,「豐年祭」或稱作「Masalut」,本質上是一個感謝神靈保佑的收穫節。在基隆,由於與中元祭時間相近,當地原住民社羣選擇以聯合豐年祭的形式來慶祝,這不僅是對祖靈的敬仰,也是對傳統文化的珍視。

張淵翔補充,每年八月的最後一個週六,基隆都會舉行盛大的聯合豐年祭。豐年祭時原住民朋友們會穿着傳統服裝,通過舞蹈、祈福儀式以及共餐來慶祝這一年的豐收。現場還設有各式攤位,展售原住民風味餐飲和手工藝品,爲活動增添色彩。

餘治明表示,今年的聯合豐年祭定於8月24日舉行,將有基隆市14至15個原住民社羣參與。他期待這項活動能夠進一步推動原住民文化的永續傳承,透過這樣的活動和分享,基隆不僅彰顯了其多元文化的魅力,也使得城市的每一位居民都能更加欣賞並尊重這片土地上豐富的原住民傳統,歡迎每一位市民朋友共襄盛舉。

收聽連結:https://cutt.ly/2efnD0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