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和平島市場產業轉型人潮不再 地方盼用觀光活化

基隆和平島市場自去年疫情爆發後,消費者大幅減少,生意冷清。(陳彩玲攝)

基隆產業轉型,和平島居民大幅減少,連帶影響平一路市場,不僅攤位縮減,消費人潮也不如以往,攤商反映,疫情爆發後更爲嚴重,生意冷清。近期海大USR團隊與地方合作,希望藉由觀光旅遊活化市場,有攤商則認爲,市場屋頂破爛不堪,下雨天必定漏水,造成採買不便,盼能儘速改善。

數十年前,和平島因臺船、水試所、漁業人口衆多,開始有賣豬肉、醬菜攤商在平一路23巷擺攤,1984年市府重新整建後,每攤以6000元購置攤位設備費,並於同年7月申請營業登記,每天爆滿人潮,但隨基隆產業轉型,人口大量減少,致生意衰退,加上市場管理資金不足,設備老舊無力維修等問題也一一浮現,攤位從92攤減少至18攤。

販賣面線邵姓攤商表示,20多年前,和平島市場人聲鼎沸,人潮多到將巷弄擠得水泄不通,但因人口外移及疫情影響,現在空攤情形日益嚴重,他提及,以往會有許多中正區婆婆媽媽前來採買日常食品,但自從去年爆發疫情,消費者大幅減少,至今生意都沒有回溫。

另名黃姓婦人指出,和平島市場鐵皮屋頂已使用約25年未修繕,許多鐵皮腐蝕、破損,不只有安全問題,每到下雨天也會漏水,導致民衆要撐雨傘進入市場採購,相當不便,此外,廣播系統損壞,監視器設備則有畫面不清問題,擔心有治安疑慮,盼能一併進行維修、改善。

對此,市議員張淵翔說,和平島市場非公有市場,屬歷史留下的產物,近期海大USR團隊與地方持續討論活化方案,將盡速組成正濱和平島商圈發展協會,籌措經費修繕屋頂,並保留現有產業發展創新模式,邀請青年進駐,或規畫市集出租攤位邀請青創擺攤,推動商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