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風險新制出爐 業界質疑虛幌一招
業界人士指出,此次金管會和公會所修正出來的評級,根本上就有「方法論」的問題:「怎麼能只看歷史的淨值波動比率,卻不看『信用風險』和『流動度風險』?」業者人士也憂心,金管會只看歷史上的淨值波動比率,將完全無法因應接下來,一直到明年都將持續的因爲升息、通膨等所導致的全球總體經濟環境劇變。
因爲過去10年來,自從雷曼風暴、歐債危機之後,全球各國央行在「休養生息」之下,一直處於貨幣寬鬆的狀態,也這是因爲這種環境,能給予以拉美、南非、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爲主的高收債非常好的生存環境,業界人士對此直言,在這種情況之下,依照金管會的說法,此次是以計算基金「過去5年」淨值波動的標準差:「根本不準!」在方法上就有問題,更無法涵蓋明年全球金融、經濟市場不可知的風險及劇變。
尤其是近來就已經可以看出這些端倪了,外資不時因爲美國聯準會的動作而在新興市場進出之外,近來中國的恆大風暴、突如其來的共同富裕和限電政策,更使整個大陸處於席捲金融業、經濟產業的高度系統性風險,但在金管會和公會所提出的基金分類標準之下,這些基金的風險評級竟然仍能維持原有的RR3評級,實在令人不可思議。
金融圈人士認爲,之所以出現這種結果,也是由於在此次修正基金風險分類評級時,沒有計入國家風險和流動風險,否則的話,恆大一年前就傳出財務危機,現在更是中共官方直接證實了恆大會破產,再加上阿根廷、南非幣匯率一落千丈,在進行基金風險評級時早就被減了不知多少分,又如何會出現這種結果?說得更極端一些,這種結果形同:「臺積電比不上拉美債、南非債,也比不上恆大!」尤其是大陸不少地產公司由於早被官方管制,不準向銀行界借錢,因此轉而舉債,成爲垃圾債的發行大戶,而臺灣投資人正好來接手,在臺灣基金圈比比皆是,金管會重新檢視了一遍基金分級制,竟還原封不動的維持原風險評級,這也代表金管會對這種結果「可以接受」,尤其是在昨日財委會上,立委要求列出大陸基金「黑名單」的同時,這種新出爐的風險評級,看來更爲諷刺。
基金分級新制不只關乎投信業者的商品銷售,對於銀行財富管理通路在銷售風險上的管理也非常重要。國銀財富管理部門人員私下指出,原先由於風險評級正在修正,因此銀行業者在銷售時還會觀望,有些風險高的高收債基金在方向不明之下,很多原本熱銷的銀行會暫時縮手,但現在金管會檢視完之後的新制出來,還是「原封不動」的維持原有評級,接下來先前賣高收債基金的銀行恐怕賣得更兇,但投資人可能處於更大的風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