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脈·花地西湖(第173期)】

劉大個子

□胡玲

身高一米八七,身材魁梧壯碩,站起來像座小山,走到哪裡都比別人“高人一等”,他有名字,大家卻習慣叫他“劉大個子”。

劉大個子從小的理想是做醫生,卻因爲長得高、身體素質好,被選進了省籃球隊。常年跟隨教練四處參加比賽,大大小小拿了不少獎項,劉大個子還是做着當醫生的美夢。每逢節假日,別的隊員像脫繮的野馬跑出去玩,劉大個子卻獨自躲在宿舍,饒有興趣地看《本草綱目》《千金方》等中醫書籍。

退役後,劉大個子被分配到縣體育局,依然對中醫保持着近乎癡迷的熱愛。一有空,便跑去圖書館查閱中醫醫學典籍,或是跑去表哥開的診所義務幫忙,爲的是能偷師學藝。每月發工資後的第一次事情就是去舊書市場淘中醫書籍。劉大個子家裡有一半裝的是他的醫書,規模堪比一個小型圖書館了。

結婚生子後,劉大個子的願望是把兒子培養成醫生,可事與願違,兒子對醫學一點興趣也沒有,從政去了,劉大個子傷心了好一陣子。

退休後,劉大個子把所有精力放在了自學上,他買來全國十幾所知名醫科大學中醫藥專業的課本,白天看、晚上讀,樂此不疲。整整十年時間,他幾乎把大學的中醫藥知識讀了個遍、摸了個透,筆記做了滿滿三十多本。老婆笑他是傻子。他呵呵一笑說,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中醫藥知識的樂趣多着呢!

每逢聽聞親朋好友有什麼病痛,劉大個子會親自登門,告訴他們這個病該怎麼治、該吃什麼藥,滔滔不絕,說得一套一套的。人家當然不信他,說道,劉大個子,醫學知識博大精深,哪是你說懂就懂的?劉大個子不服氣,說這個病在某書的某頁有記載,上面清楚地記載了中醫治療方法,不信我拿給你看。不一會兒,劉大個子從家裡取來了書,翻開,果然和劉大個子說的一模一樣,就連書名和頁碼也準確無誤。大家雖然震驚,卻只願承認劉大個子的記憶力好,仍舊對他的醫術將信將疑。

劉大個子不顧家人的反對,通過正規途徑,開了間中醫診所,找他看病的人寥寥無幾。老婆勸他關了診所,劉大個子卻不急,他說,時間會證明我的醫術。

一天,劉大個子聽說鄰居王老三的兒子石頭得了鼻癌,躺在牀上等死。王老三的爹得鼻癌,剛去世一個月。剛死了爹,又要死兒子,王老三一家整日以淚洗面,正在籌備兒子的後事。劉大個子來到王老三家,對着石頭的鼻子看了又看、摸了又摸,說,石頭的確病得不輕,但只要你們按我開的藥方吃上五天,保證痊癒。王老三說,石頭的症狀跟我爹的症狀一模一樣,我爹吃了那麼多藥都沒救到命,你的藥是神藥?劉大個子神秘一笑,說,你按我說的做就是了。王老三一家人抱着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心態,給石頭服了劉大個子開的藥,結果五天後,石頭下了牀,活蹦亂跳,竟痊癒了。人們好奇劉大個子究竟使了什麼手段,讓石頭起死回生。劉大個子哈哈大笑,說,石頭根本不是鼻癌,只是普通的鼻炎,他是看到他爺爺得鼻癌死了,整天害怕,疑神疑鬼,總覺得自己也得了癌症,病倒了。這個世界上,很多人本來沒有病,卻自己嚇自己,被自己嚇病了,人啊,心態很重要啊。

醫治好了石頭,開始有人找劉大個子看病了。賣菜的李大姐,患頑固咳嗽半月了,來找劉大個子治。劉大個子給她開了一個星期的中藥。李大姐吃了一週藥感覺沒什麼效果,依然咳嗽。這時,有親戚給李大姐帶來一瓶青橄欖,她吃了兩顆,竟然不咳嗽了。李大姐很氣憤,逢人便說,劉大個子開的藥沒有用,還不如兩顆青橄欖。

李大姐的話傳到劉大個子的耳朵裡,劉大個子並不惱,還要請李大姐吃早餐。李大姐欣然前往。在王記燒餅店,劉大個子請李大姐吃了三個燒餅,問,李大姐你吃飽沒有?李大姐不好意思地搖搖頭。劉大個子說,那我們去別的地方繼續吃。劉大個子領着李大姐來到旁邊的陳記燒餅,又點了一個燒餅給李大姐。這次,李大姐一個燒餅只吃了一半就滿足地咂咂嘴說,吃不下了,這回真飽了。劉大個子會心一笑,佯裝着李大姐的口吻和聲音,說:王記的燒餅沒有用,我吃了三個都沒吃飽,陳記的燒餅我只吃了半個就飽了。李大姐摸摸頭,恍然大悟,尖叫一聲:啊!原來,是你治好了我的咳嗽啊,不好意思,劉大個子,我錯怪你了。

第二天,李大姐把一面錦旗送到劉大個的診所裡,錦旗上書:妙手仁心。

從此,再也沒人不相信劉大個子的醫術了,找他看病的人越來越多了。劉大個子成了真正的醫生。

鄉野之夏

□李風玲

綠樹濃蔭夏日長,鄉野的夏天,是從一樹蟬聲開始的。我們的村莊不大,幾乎整個地都被樹林包圍着。村東一個大樹林,村西一個小樹林。村南有樹林,村北還有樹林。一年到頭地都是天空瓦藍,樹木常青。四季也分明,冬天像冬天,夏天像夏天。

像夏天的夏天,怎麼能沒有蟬。蟬一叫,整個的人心,就都熱了起來。我的家就住在林子旁,林子裡有很多的白楊和刺槐。白楊們滿身都是眼睛,似乎看不夠這個世界。刺槐樹呢,從五月開始,就有大串大串的槐花垂着,好看好聞又好吃。就在白楊樹不知疲倦的注視和大片的槐花香氣裡,蟬,忽然就撕裂了喉嚨。

其實蟬分很多種,但“知了”是夏天的主唱。它的調門單一,卻很高。它的嗓門高,就容易引人注意,於是也便成了大人小孩最易追逐的目標。儘管它每天都“知了,知了”地叫着,卻往往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一竿子粘住,成了晚上大人們的下酒物。

夏日天長,晚飯桌就擺在院子裡。也不用掌燈,因爲天還沒有黑下來。炎炎的暑氣也還膠着在蟬聲裡沒有退卻。父親坐一隻木質的矮凳,面前擺一盅白酒,一盤弟弟粘來的“知了”,是他最好的下酒菜。夏日黃昏裡的這頓晚飯,是父親勞累一天之後最愜意的享受。

吃罷晚飯,收拾了飯桌,天也還沒有黑盡。父親從棚屋裡拿出用小麥秸稈編結成的厚厚的草墊,在院子裡鋪開。我和弟弟立即脫掉鞋子跑上去,然後在草墊上一躺,即刻便有了長空當幕地當席的遼闊與豪放。年年都是這卷草墊,卻年年都帶給我們新奇,似乎草墊一鋪,生活就換了個天地。但草墊太小了,父親被擠在了一旁,他盤腿坐在一角,守一壺花茶茉莉。父親一邊喝茶,一邊搖着蒲扇。蒲扇搖出來的風,更生動更自然,比空調溫和得多。

夜色漸深,奶奶踮起小腳進了裡屋。她要去掛蚊帳。無論草墊對我們有多大的吸引,長輩們也絕不允許我們在院子裡睡上一夜。他們說夜裡的溼氣會嚴重侵害我們的身體,一時的愜意卻會惹來後患無窮。面對我們極大的不情願,奶奶開始嚴肅地舉例。她說她孃家村裡的一個人,因爲貪圖涼爽,在一塊青石板上睡了一夜,結果第二天醒來,渾身都不會動了。我從小就對奶奶的話深信不疑,我於是帶着對草墊和庭院的萬分不捨,乖乖地回房睡覺。

房間裡已經掛好了帳子。這是奶奶多年來一直掛着的帳子,很特別。它不是單一的紅或者白,它是彩色的。已經發了黃的白底子上,印着一朵一朵的顏色,很像現在的迷彩。每次掀起帳子上炕,奶奶總是嚷着:“快點快點,別讓蚊子跟進來。”於是連蹦帶跳鑽進帳子,那感覺非常刺激。一進帳子,奶奶就着急忙慌地將帳口拉嚴、抿實。

奶奶仍舊搖着蒲扇,給自己扇,也給我們扇。她嘴裡絮絮叨叨着白天的事,然後聲音卻越來越小,我的耳畔也越來越模糊。我們都在這靜謐的鄉村夏夜裡,甜甜地進入了夢鄉……

夜行

□夏楊

我乘着音符劃過黑夜

視野中霓虹光影搖曳

拉扯起遙遠的記憶

吞沒一切的夜的帷幕

與點亮起來的漫天星斗

連着前路連着遠方

朦朧中我看見那盞長明的燈光

守候着我每一天

出去又回來

是否夢幻之中的飛馳

就可以逆光而行

就可以讓我帶着笑也帶着淚

回到已經遙遠的過往

再重溫那個熟悉年代的溫馨

讓我看見蜂飛蝶舞花開花落

看見你容顏依舊笑意溫暖

也讓我看見那片無際的綠野

和無憂的小河與田園

今天我從哪裡出發

又將去向哪裡

夜色中我的思緒懶散混沌

一時淡漠了所有答案

唯有天上的星辰眨着眼

指引我在時空交錯中前行

或許下一刻在某個點上停下來

我就能看到你

挎着竹籃

正微笑着向我走來

消暑綠豆湯

□戚思翠

炎炎盛夏,容易上火。此時,來一碗清涼爽口的綠豆湯,愜意,還解暑。

綠豆亦稱菉豆,別名吉豆、文豆、青小豆,因豆粒的皮呈綠色而故名。綠豆營養價值極高,含有多酚類物質、生物鹼、豆固醇、多種維生素以及鈣、鐵、鉀等礦物質,有清熱解毒、消暑利尿的作用。宋代《開寶本草》言綠豆:“煮食,消腫下氣,壓熱解毒。生研絞汁服,治丹毒煩熱風疹,藥石發動,熱氣奔豚。”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讚譽綠豆“真濟世之良谷也”,又說綠豆的解熱解毒作用超過了赤豆。中醫界認爲,綠豆味甘性寒,厚腸胃,潤皮膚,和五臟,滋脾胃。《本草綱目》記載其秘方爲:“用綠豆、赤小豆、黑大豆各一升,甘草節二兩,以水八升,煮極熟。任意食豆飲汁,七日乃止”,可“治天行痘瘡。預服此飲,疏解熱毒,縱出亦少”。

記得兒時,故鄉夏天避暑“神器”很多:蒲扇、涼蓆、天風、河水、井水……一到放暑假,母親爲了防止我們這羣孩子中暑,每天不是熬綠豆湯就是燒薄荷茶,或是酸梅湯、竹葉茶等,而最多的還是綠豆湯。母親用自家種的綠豆浸泡一夜,翌日起早煮綠豆湯。用葫蘆瓢往大鐵鍋裡舀上大半鍋水,放入淘洗乾淨的綠豆,大火煮沸後改小火慢熬。等鍋裡水沸再添進去少許涼水,蓋鍋繼續熬煮,煮沸後重複剛纔的流程,經過冷熱刺激,綠豆皮很快破開,如同綻放的花朵一般。接着,再用微火熬煮一會,一鍋綠豆湯就煮好了。只見大鐵鍋裡綠豆上下滾動,一股誘人的清香撲鼻而來。熬好的綠豆湯,放入少許糖精攪拌均勻,然後倒進一干淨的搪瓷罐裡密封,用長長的繩子吊在草屋後的天然大冰箱——藕塘邊上的那口“土井”裡。這種“冰鎮法”效果極佳,就連碗端在手裡還透着絲絲的涼。一羣孩子每每玩得滿頭大汗、口乾舌燥一溜煙跑回家時,喝上一碗母親遞過來的清涼綠豆湯之後,從腦門涼至肺腑、全身,整個人頓時神清氣爽。慈祥的母親總是微笑着看着我們,臉上的皺紋綻放成一朵“花”。那時,我覺得母親熬製的綠豆湯是世上的極品冷飲。

後來移居他地,一晃數十年。作爲一介煮婦,每年夏天亦從超市買回綠豆、百合、蓮子、冰糖等,熬煮綠豆湯。將綠豆淘洗乾淨,在冷水中浸泡半日,後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水,煮至豆粒開花,再加入冰糖攪拌均勻即可食用。如加入百合、薏米、桂圓、蓮子等配料,可煮製成綠豆百合湯、綠豆薏米湯、綠豆桂圓湯、綠豆蓮子湯等。放冰箱冷藏後再飲服,更是清涼爽口、生津止渴、沁人心脾。

前不久,兒子回來,當我給遞上一碗綠豆湯時,他卻淡然一笑,說:“老孃啊,我在回來的路上已吃了一大杯綠豆湯呢,您這個綠豆湯有點過時了……”我暗吃一驚,遂問緣故。原來,近些年來,兒子在外面打工,愛上了一種“江南綠豆湯”。其食材頗豐富:綠豆(主要的)、糯米、金橘、桂花、紅綠絲、冬瓜糖、蜜棗、葡萄乾、芸豆、水果等十多種配料,非常可口誘人。隨即我用微信請教了朋友。她說,先將糯米和綠豆分開浸泡五六個小時,同時準備好其他配料,如喜歡吃水果的可以按自己口味加入果肉粒。然後把糯米和綠豆分別隔水蒸,但要注意糯米不宜蒸得過爛,保留一點嚼頭,這樣口感特佳。待糯米顆顆晶瑩、綠豆粒粒開花,晾涼後放進冰箱冷藏。接着,在水中放入冰糖、幹桂花、冬瓜糖、金橘、薄荷葉煮開,再晾涼後放冰箱冷藏,製成薄荷水。等到吃的時候,把綠豆、糯米、水果粒等加入薄荷水,一碗清涼解暑五彩繽紛的“江南綠豆湯”就大功告成啦。

呵呵,這個“江南綠豆湯”可真不一般。當我把冷卻下來的半鍋綠豆湯盛在一隻透明大玻璃瓶中時,驚呆了。這哪是一瓶綠豆湯?簡直像一件工藝品。綠豆青碧,顆粒飽滿,撩人眼球;糯米雪白,清爽養眼,勾人胃口;冬瓜糖卻變成了透明色,如同水晶一般;薄荷葉嫩綠滴翠,活色生香;紅綠絲上下翻騰,一如銀魚遊弋;金橘蜜餞,像一羣仙女在舞蹈……再瞧瞧,綠豆湯色澤豔麗,又像一瓶彩色的寶石呢。舀上一碗,一口下了肚,真可謂“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綠豆和糯米香糯甘甜,金橘和薄荷滿口生香,湯水清涼爽口、冰爽沁人,實在是美哉、妙哉。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永遠是人們骨子裡對美食的執着與追求。“江南綠豆湯”色香味俱全,真乃人間極品,可我今日方知它是人間最美味的消暑飲品。

煙雨東江(十一)

□牟國志

(接上期)《惠州婦女行劫圖》描繪了惠州一商販遭婦女搶劫的情形:“前期所記男賊女裝一節,不過是賊面襲女子之形式耳,乃有女子面有賊之膽略者,不更奇乎?一則爲梟雄之巾幗,一則爲巾幗之梟雄,賊愈出面愈奇,人之受賊害者,愈不可問矣!惠州鎮隆圩某甲販運海味雜貨,肩託而行,離圩裡許,忽遇數婦人,目方注視,一婦突出短槍相向,甲不敢動,任其將貨物掠去。”

此圖所述,驚煞世人。歷來爲盜行劫者,多是男性所爲,像女子那樣集體持槍行劫,實屬罕見,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惠州社會之現狀。

《惠州犯人越獄圖》描繪了惠州一批犯人集體越獄逃跑的情況:“惠州改良犯人習藝所,前經沈道擇地舉辦,前後撥入九十六名。豈料五月初七晚,該犯一同破關而出,奪去洋槍二十支,布匹無算,向郡城小西門而遁。當時有勇七名隨之而逃逸。陳太守派兵二百名尾追,勇匪各有傷斃雲。”

惠州犯人集體越獄,並獲得成功,除了監獄防守鬆懈外,也說明當時官府管治能力差的社會狀況。

《龍門無法驗屍圖》描繪了龍門縣發生土匪殺人案而官府缺乏驗屍專業人員的情況:“日前龍門縣令詳稟,縣屬民人張潤餘以父張全養被葉亞開、李亞揚誘往買牛,攜帶銀元四十在身,數天不返,嗣在塘坑貝山徑尋到屍身,報縣勘驗。時皮肉消化,唯衣服尚存,當即驗明確系伊父。其爲葉亞開等圖財害命無疑。但龍門縣屬無諳練驗骨忤作,特飭南海縣揀諳練驗骨忤作,派送龍門檢驗等情,具稟岑前督。隨經南海虞令以無諳練忤作,請免派送。”

相驗命案,驗屍忤作最爲重要,當時南海、番禺這兩個富縣尚無諳練忤作,其餘各州縣更可想而知。

一天上午,何雲彰從上塘街大宅院經伯公巷,來到水東街東江商行,與夥計打聲招呼後,獨自入內廳飲茶。

何雲彰才呷上幾口普洱茶,忽然間一個夥計匆匆忙忙闖進來,說:“老闆,不好了!”

何雲彰用嚴厲的眼色掃了夥計一眼,說:“發生什麼事?看你這樣慌慌張張的,有話慢慢說來。”

那夥計喘了一口氣說:“昨日下午我們裝船運往廣州的那批貨,在博羅蘇村附近被搶了,船工至今下落不明。”

何雲彰聽夥計具體講述全過程後,說:“這又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呢,你先回去,順便把馮管家叫來。”

何雲彰雖然嘴裡說得那麼輕鬆,心裡卻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和複雜性。他想,連我這堂堂正正的東江商行的貨物都敢搶,這幫人應該有一定來頭。他亦知道,東江兩岸的山賊、遊匪攔船劫貨的事常有發生。就在幾天前,有一艘駛往省城去的渡船,在行經博羅蘇村與馬嘶之間的河面時,忽聽一聲號角鳴響,劫匪蜂擁而出,截停渡船,用刀、槍驅趕搭船乘客到一個角落,挨個搜身搶掠。在乘客當中,有一官府吏員黃某去省裡卸任,家人偕同前往。黃某被劫匪搜出官員印信,知其爲官場中人,即將其砍傷至斃。他的家人也被打傷,血染衣襟。劫掠完畢後,匪徒們始將渡船駛到近岸,負贓登陸揚長而去。

“何老爺,找我有事?”何雲彰在沉思中,忽聽有人問話,驀然回過神來,見是管家馮坤進來了,遂喚夥計遞上茶水,讓馮管家坐下。

待馮坤坐定後,何雲彰對他說:“昨天商行運往廣州那批貨,在博羅蘇村附近河面被劫了,你代我去蘇村打聽一下,劫船者是何方人士。”接着又囑咐說,“因此事涉及命案,你此行要注意保密,不要讓博羅官府知道,且早去早回。”

馮管家接下何老爺的任務,回家簡單收拾一下行李,下午就到大東門碼頭,乘渡船趕往博羅。

兩天過後,馮管家回來了,未及回家就先到商行來找何老爺。

何雲彰問:“此行還順利否?”

馮坤說:“託老爺的福,事情辦得基本順利。現已查明,劫我商行貨物者,不是一般人物,而是老隆洪門大爺李彪所爲。”

聽馮坤說起李彪,何雲彰沉重了幾天的心情一下子釋然了。這李彪他是知道的,而且還有過一點交集。

李彪現年三十多歲,十多歲時就加入了洪門,並跟隨翟火姑征戰贛南,失敗後回到龍川,從幺滿大爺開始,憑着一股豪氣和仗義勇爲精神,一步步升遷,三十多歲就成爲龍川老隆洪門會黨五爺。近幾年官府對東江及老隆洪門進行幾次大規模圍剿,其兄弟死傷累累,大爺、三爺陣亡,二爺、四爺不知所蹤,身爲五爺的李彪遂被衆兄弟擁爲大爺。因其老隆山寨被官兵所毀,便率衆兄弟來至博羅蘇村至馬嘶之間,安營紮寨,重操舊業。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