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的孩子》:英雄,不一定要拿槍去戰鬥
85年後的今天,即使我們每每都懷着無比沉痛的心情去紀念那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和隨之而來的苦難,但我們依然無法想象,在那場戰爭中,需要經歷多少磨難、懷有多少勇氣才能活下來。
主旋律的電影,向來以正面教育爲己任,抗日戰爭的影像中,總是洋溢着我們無法迴避的愛國情懷。很久以來,很多人都在用電影的方式記錄着那場戰爭、以及戰爭中的英雄,他們在槍林彈雨中衝鋒陷陣,燃燒着民族的仇恨,揹負着正義的烈火,赤膊上陣,白刀子進紅刀子出,遭遇戰、游擊戰、地雷戰、地道戰……在氣勢恢宏的背景中肆意表達傳統英雄主義的無所畏懼。
當我們麻木於千篇一律的宏大表現,麻木於幾無懸念的電影情節,《黃石的孩子》卻給了我們認識英雄的另一種可能,羅傑·斯波蒂伍德也說,它“挑戰了我們對英雄人物的傳統標準和假想”。
1938年的春天,被屠城後的南京城依然殺戮不止,這裡是真實上演的人間地獄,很多人都走了,英國記者何克卻偷偷溜進了這片早已支離破碎的中國大地,真實記錄和報道着這裡發生的一切。
然而,《黃石的孩子》卻沒有延着這條主線走下去,它所表現的,僅僅只是一個以中國抗日戰爭爲背景的苦難歲月。它並沒有記錄何克在槍林彈雨中的英勇無畏,和他報道中國抗日戰爭的種種曲折和艱辛。
何克被俘了,當他在黃石一所修道院養傷時,發現這裡有60多個戰爭的孤兒,正在忍受着戰爭帶來的飢寒交迫的折磨,故事在這裡正式進入主題:英國記者何克和澳大利亞女護士麗,在戰爭中遭遇一羣中國孤兒並結下不解之緣,他們爲了躲避戰爭,不得不沿着古絲綢之路,爬過雪山、穿越沙漠,雖面對種種危難,終於遠離故土的硝煙,迎來燦爛的曙光。
英雄並不一定是需要拿着槍去戰鬥的那個人,《黃石的孩子》,這部以真實歷史爲藍本的國際主旋律電影告訴我們的正是這樣一個不拿槍的英雄。這部電影拋卻繁重的戰爭主題,注入強烈的人文關懷和細膩的個體情感,在衆多以抗日戰爭爲題材的電影中脫穎而出。
當一切都已經過去,我們可以說何克胸懷偉大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英勇、正義,有着悲天憫人的情懷,但《黃石的孩子》依然顛覆着我們的傳統意願,它說的其實是一個男人和他的成長,以及他對責任的理解。
英雄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他也有困惑、掙扎、消極和痛苦。沒有人不害怕戰爭,沒有人能夠如斯完美。當何克的眼睛裡滿是鮮血淋漓的場景,當無數的中國軍民在日本人的槍口和刺刀下變成一具具冰冷的屍體,當這場幾無抵抗地殘暴屠殺在何克眼前一一發生,這位英國小夥子的內心是恐懼的,他的眼神中流露的不是堅毅,而是茫然。
當英雄遭遇孤兒,特別是這樣一羣因親眼目睹親人慘死而心靈受傷的戰爭孤兒,當英雄遭遇懷疑甚至是敵意,當西行的避禍之路步步艱辛,當他們之間存在文化差異和政治分歧,當何克還是個23歲的大男孩,當他無法預知最後的結果,在這個和自己毫無關係的土地上,他肯定想過要退卻、要放棄。
“我只想保護我的孩子們”,何克說,雖然有人告訴他“他們並不是你的孩子”。電影結束了,但懷念仍在繼續。字幕的背後,幾位老人正在做最後的傾訴:“我們的生日都是7月22日,就是何克去世的日子”。在拯救和希望中,這是個真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