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綺珊 :人生下半場才精彩
親愛的讀者們,如果你感覺最近沒有收到我們的推送,可能是因爲公衆號又調整了推送規則,導致推文沒有推到你們的跟前。請星標我們,或是多多給我們留言,點贊,人海茫茫,不要走散哦~
上週黃綺珊在《聲生不息·家年華》中作爲串場,她說她55歲了,可依舊人生困惑,寥寥幾句說着從前過往,她神采奕奕,好像所有的光都聚在她一個人的身上。她說“我不再買花,我在哪裡,哪裡就是花卉市場”,此刻,55歲的她正把自己活成一朵花,爲自己,也爲愛自己的人。
瞭解黃綺珊的人,多多少少都聽過她的那些傳聞,正如她如今看得雲淡風輕的那句“感情的事,你們去網上搜吧,很多,但最終解釋權,在我這”,其中最著名的還要數她跟臺灣音樂人涂惠源的那一段婚姻。三段婚姻,三段事業起伏,正好映證了黃綺珊的前後半生。今年,黃綺珊再出現的時候,她看上去更加豁達,也更有能量感,那些讓她變得豁達的坎,是怎麼過去的,外人不得而知。前半生過得跌跌撞撞,後半生逐漸順遂。
黃綺珊漸入佳境的人生告訴我們,別怕,人生下半場也可以很精彩。
● 主播/夏憶,配樂/黃綺珊《小茉莉》,Peder B. Helland《The Campfire》。
撰文 | 沉山泥
編輯|97
黃綺珊的上半場
天賦的拉扯,邊唱歌,邊逃婚
說黃綺珊是大氣晚成的歌手,一定不會有人反對。直到32歲纔出第一張個人專輯唱片,然後再等45歲才讓人熟知,成名之路一波三折,但正是傳奇的人生,讓黃綺珊的故事顯得格外有意義。
黃綺珊原名黃曉霞,1968年出生在重慶市中心渝中區。由於父母18歲結婚,19歲時就生下她,自己都還是小孩子,完全沒有養育孩子的能力,於是她從小就跟外公一起生活。
童年生活裡充滿音樂。她和外公一起生活在一個“永遠向着陽光”的大雜院裡。外公喜歡唱樣板戲,《沙家浜》、《紅燈記》,三歲的黃綺珊特別有天賦,外公唱個啥,聽一耳朵就記住了,“一些叔叔阿姨下班後聽到,就停下來不回家了,就在那兒聽我唱。”從這些眼光中,小小的黃曉霞意識到,“我不唱歌不行”。她當時就想,“我要唱歌,我要讓全世界認識我”。
長大後,她考到重慶華樺舞蹈團,一心想加入歌隊的她,因爲給歌隊隊長肖健虎唱了一首蘇芮的《明天還是要繼續》,順利進入歌隊。唱歌,終於成了黃綺珊的“工作”。
在重慶到處演唱,當時每個演出場所只要掛出“黃曉霞”的名字,當晚就一定爆滿,也算是本地的知名歌手了。
這個時候,黃綺珊遇到了她的第一任丈夫。因爲丈夫的不忠,她選擇離開。大家都以爲黃綺珊的逃離是追求音樂夢想去了,“實際上我是爲了逃婚走的”。
“逃婚是因爲我決定不跟他在一起了,絕對不能。當感情裡有不忠出現,兩個人就很難繼續了。那個時候我一邊逃跑,他一邊來找我。我說找是文雅一點的說法,說白了就是來抓我。就這樣我出走,他把我勸回去,來來回回,長江三峽我都看了十幾遍了。”
黃綺珊還提到逃走時的一個細節,就是突然又聽到童年時喜歡的鄧麗君,華人世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鄧麗君,要如何做到這樣的成績?斷然不能讓自己就這樣陷入愛情裡,斷送喜歡的音樂人生。
說起鄧麗君對她的影響,不僅是感情上,還包括技巧上。童年時,通過母親半導體裡突然聽到的一個從沒聽過的,就像從天上掉下來的聲音,就是鄧麗君唱的《我要爲你歌唱》。她特別感謝鄧麗君,因爲唱她的作品,解決了唱歌時的呼吸問題。她喜歡唱大歌,之前不會呼吸的時候都是用聲帶唱歌,經常因爲聲帶問題需要去看醫生。
1991年,黃綺珊經過艱難的面試,終於進了廣州的“卜通100”。正巧遇到廣州音樂蓬勃發展的時代,“卜通100”作爲原創音樂的集合地,不僅有樂隊與歌舞廳,也率先在內地開始藝人經紀和製作公司的營業屬性。這是她經歷過最好的舞臺之一。“當時‘卜通100’是像神一樣的存在,有着最好的音響、燈光、樂隊、舞者。某種意義上,它不輸《我是歌手》。”那個時候,曾經在駐場地拿過每天100元的工資,卻願意每天領47元,只爲去到這個著名的“音樂聖地”。
因爲唱得好,黃綺珊到哪兒都受人待見。無論是當地的樂隊還是歌手,都要來觀摩,後來江湖上還有傳言,廣州有個“黃老太婆”。
就在這裡,她邂逅了人生的第二任丈夫,也是她最爲人熟知的一段“虐戀”
原生家庭的影響,到現在仍有餘威
1991年,黃綺珊放棄發展得最好的時機,和涂惠源結婚後搬到臺北生活,洗手作羹湯。涂惠源是一個頗有名氣的創作音樂人,推出個人演奏專輯《躲在音樂背後的人》的時候,黃綺珊以黃小珊的名字參與了專輯裡的6首歌的演唱。但如同專輯名字一樣,黃綺珊也漸漸成爲那個“躲在音樂背後的人”。
黃綺珊回憶起當年時說:“嫁了人之後啥也做不了,就只是個家庭主婦。突然一下意識到,可能我跟他的矛盾點就源於我當初那個錯誤的判斷。”本以爲跟着音樂人去到華語音樂更繁榮的市場,能迎來音樂事業上的高峰,結果卻事與願違。
● 黃綺珊時常更新自己最近的狀態,最近的她明顯狀態越來越好。
於是,兩人開始不斷出現矛盾,出現爭吵。終於在1996年,涂惠源以幫黃綺珊出專輯錄制歌曲的藉口,騙黃綺珊回到內地錄音,然後提出了離婚。黃綺珊一時無法接受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苦苦尋求一個答案。終究讓自己難以走出來,心態全都崩了。抑鬱症嚴重的時候,還想過結束自己的生命。
“當時冒出來一個特別傻的念頭,我想要死。後來我才知道,是因爲我太驕傲了。想死,就是因爲我太驕傲了。”曾經在舞臺上風光的歌手,如今成了沒有作品又沒有婚姻的人。這樣的落差導致黃綺珊以更加激烈的方式對待自己和對待前夫。
這是一場慘烈的離婚,因爲雙方都是名人,導致後來的二十幾年裡,總被人拿出來當八卦說。但每說一次,黃綺珊的傷口就被撕裂一次。
張惠妹那首著名的《剪愛》,涂惠源在歌詞裡寫的就是與黃綺珊兩人相愛又分離的故事。很長一段時間裡,她不敢聽《剪愛》。直到十年前,在《我是歌手》的舞臺上,黃綺珊唱着《剪愛》,也掉下了眼淚。
黃綺珊說,唱歌是她平凡人生中最大的慰藉,無論是原生家庭愛的缺失,還是自己在感情中經受的遺憾和傷痛,都可以藉着音樂唱出來,哭或者笑,都是一種學習和成長。書讀得不多,所有的智慧,都是從歌唱裡學會。
如今,說起涂惠源,她的心態平和了,也會叫一聲“塗老師”,是歲月教會了她如何去愛自己,又如何去放下。
亞洲第一女聲,遭逢時運不濟
黃綺珊的音樂道路,來到第二階段,花了兩年走出婚姻陰影的她,在1998年,選擇北上,簽約喜洋洋唱片公司。唱片公司覺得“黃曉霞”這名字不夠時髦,幫她改名爲黃綺珊,這個名字沿用至今。
最開始黃綺珊不喜歡這個名字,她說“綺”字是爛絞絲旁,曲折不順,寓意不好,但當時的她不得不接受這個名字,這一用就用到現在。
黃綺珊說,“我的人生有兩條線,一條是音樂線,一條是感情線。很多時候我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不是因爲音樂,就是因爲感情,我的人生永遠都在這兩條線中游走”。
● 在《聲聲不息·家年華》的現場,黃綺珊說起自己腦殼裡裝兩件事,一個是唱歌,一個是談感情。
一直到2000年,黃綺珊才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張個人錄音室專輯《只有你》。當時唱片宣傳的口號是“亞洲最完美聲音”,主打她的高音和歌唱技巧。
有人說華人做不到歐美歌手那樣的唱法,因爲腔體不一樣。黃綺珊說不可能,非常較勁,然後就掌握了很多歐洲唱歌技巧。“我當時掌握的技術,在《只有你》那張唱片裡表達得淋漓盡致。”《只有你》這首歌音域跨度將近3個八度,製作人馮銳說,這樣的難度,在中國乃至亞洲沒有幾個女歌手能夠做得好,但他相信黃綺珊。這首歌在13年後的《我是歌手》舞臺上出現時,仍是看傻了觀衆。
但由於時值KTV歌曲大行其道的年代,歌曲難度過高,加上唱片市場的緊縮,黃綺珊並沒有迎來事業上的春天,這張專輯出了之後,黃綺珊漸漸淡出歌壇。
一直作爲歌壇的編外人員,不時出來唱唱晚會,或者走走商演。
黃綺珊回憶道:“不明白爲什麼給了我天賦,卻又不給我同樣的榮譽,那爲什麼要給我這個天賦?很長一段時間走不出來,一直在問這個問題。”
心有不甘的黃綺珊一直要到2013年,才被人們熟知。風靡全國的綜藝《我是歌手》的舞臺上,這個“鐵肺巨嗓”“不再年輕”,外號叫“黃媽”的實力女唱將,才迎來事業的第二春。那一年,黃綺珊唱着《等待》,她感情裡的求而不得,那片綠了又發黃的葉子,終於在另一條支線裡開始長青。
黃綺珊的下半場
逆襲,爲愛捨命
就像黃綺珊的逆生長之路一樣,她的經歷是一個鼓舞人心的故事,向我們證明了改變和努力的力量。
一直渴望在大衆面前炫技的她,遭遇了瓶頸。那麼些年的驕傲,一直無法得到市場的認同。這讓她心灰意冷,做了很多圈外的工作,也去到新加坡學習。
直到後來在新加坡讀書時,黃綺珊才終於感悟了唱歌的本質和真相,“原來我幾十年所追求喜愛的東西被自己搞複雜了。就像張口吃飯一樣,你也可以張口就唱。音樂的存在是爲着讚美、爲撫慰、爲釋懷,也爲傷口療傷。”
之前的黃綺珊唱歌只知道“放”,而不知道“收”,這個改變,讓她有了質的飛躍。
2013年,黃綺珊45歲,《我是歌手》讓她一炮而紅。
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曾經想過放棄的她,在中年迎來了自己從小就渴望的東西,但得到的那一刻,喜怒哀樂都一起來了。那種幸福感,不像年少輕狂時的不可一世,而是更懂得了珍惜這一切獲得的意義。
“我不追逐這個夢想了,我真的放下了。也不是說天要跟你對着幹,就是有時候它覺得是時候了,可以把這個禮物送給你了。”
大家都以爲黃綺珊就此展開的歌唱生涯會不斷往“大”歌靠攏,出人意料的是,幾年後,黃綺珊出版了《小霞》系列專輯,全是“收着”在唱,完全不同我們印象中,那個和韓紅PK高音的她。
● 黃綺珊《小霞1.0》《小霞2.0》
這張專輯她用回自己的本名“小霞”。黃綺珊說,兩個名字,一邊是張揚,屬於別人,一邊是內斂,屬於自己。質樸和澄澈,也許是她跟歲月學會的智慧。令人感到欣慰的是,這樣的黃綺珊獲得了大家的認可,並且能夠把這個系列延續到《小霞2.0》。
如今,《小霞3.0》新鮮出爐,延續《小霞》和《小霞2.0》的基調,三部曲完成用了差不多10年的時間。
《小霞》是20歲的女性在談青春的那點事兒,《小霞2.0》則是從30歲女性的視角切入,多了份內省和坦然。《小霞3.0》,是她40歲的階段,在溫厚講述中不乏表達情緒的雀躍,有不捨,學着灑脫卻也說不出告別。正如小霞所講,我們每個人都是小霞,每個人都可以成爲小霞。
● 黃綺珊《小霞3.0》
在告別小霞時,黃綺珊說道:“此時,55歲。感謝引領,感謝傷害。他們是你完整人生的,必要經歷的全部。你要爲自己和他們綻放,直到停止。”
如今,黃綺珊“綺望三十”演唱會在全國巡演已經一年多了,每週開唱,這一路上,除了有音樂帶來的激情、力量和感動,也有長時間工作奔波積壓的身心疲憊。雖然辛苦,但這終究是自己最愛的事,她自己也陳述:“愛是什麼,愛其實就是捨命,但我覺得很滿足。”
● 黃綺珊的歌迷給她起的愛稱是“黃媽”,Ta們會在演唱會上喊“黃媽”,陪她一路唱着,而黃綺珊也在微博上回應歌迷“要霜了,孩子們要保暖~“。
別焦慮,先學會與自己和解
在婚姻中,黃綺珊跌跌撞撞,從小沒有見證過甜蜜美好的婚姻模板,所以,自己的婚姻中,總會讓原生家庭帶來的遺憾,通過錯誤的方式去表達。
她在第三段婚姻中,黃綺珊和自己的音樂夥伴經歷29個月的短暫結合,最終因爲暴力問題分開。
“我是去年才修復好脖頸這個地方,它需要花好幾年才能慢慢修復。”黃綺珊說起最近的一次婚姻,讓她身體和心靈都帶來創傷,“坦白講,我現在回看我的原生家庭,從小我幾乎就沒有得到過父母的愛,因爲我媽媽爸爸18歲結的婚,19歲生的我。他們自己都是孩子,怎麼懂什麼叫愛。在我的記憶裡我爸對我幾乎沒有肌膚之親。”
那個年代,父母離婚,會讓小孩覺得自己被遺棄。到了叛逆期,黃綺珊就只想逃離。而她常常面臨天賦帶來的拉扯。就像她自己描述的人生,愛情和歌唱各佔一條線,她在面對愛情和歌唱的拉扯時,還是率先選擇了愛情。正如那個年代女性通常會做的選擇那樣。
在《聲生不息·家年華》裡,黃綺珊說:“我從未感受到我是一個被人疼的一個女孩。你想作爲一個人來講,特別是女性,喜歡撒嬌,喜歡被人溺愛、疼愛,我沒有。所以當走出這個社會,你就會在異性身上去尋找,但是一找一個跟斗,一找一個跟斗。”
年齡並不是限制,美麗可以有多種定義
黃綺珊從不爲自己的容貌自卑。她從小就被稱爲“小梅豔芳”。很小的時候,她就知道怎麼打扮自己,她的媽媽很年輕,也很能幹,總是給她做小裙子、小布鞋。所以小學的時候,她就是在學校裡會被嫉妒的女生。“小時候大家都叫我梅豔芳,我那時候的打扮化妝也都偏她”。
“我看自己從來都是好的。”黃綺珊的驕傲是與生俱來的。她覺得人應該是獨立的,不能因爲張三李四王麻子說了啥就去做啥。
就算別人曾經嘲笑她的長相,還有臺灣音樂人在書裡不指名道姓說涂惠源的女友會吞拳頭,黃綺珊都從未有過動搖。因爲唱歌纔是她最在乎的事,“我就告訴大家,我這麼熱愛歌唱的人,永遠不可能爲了歌唱去改變自己的五官,這是絕不可能的。”她曾經在綜藝節目裡,吐槽有很多人建議她去整牙,她反倒自嘲自己歌唱得好,跟這凸嘴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 對黃綺珊而言,人生是由自己做主,人應該是獨立的。
她知道她自信唱歌的時候有多美。這也許正是她希望傳達給大家的,我們應該學會找到自己的閃光點,而不是對外貌挑剔,慢慢地與各種焦慮和解。
在事業低谷期,黃綺珊還愛上了打網球。這一打就是十多年。
她愛上在球場上揮汗如雨的感覺,每天都要打上2個小時甚至更多,逐漸將運動融入了日常生活。有朋友評價,在球場上她總是一個人默默地來,兩個小時後扛着大大的球包又默默地走了,除了贏球時的歡笑,她沒有太多的光彩,十年來一直如此。
同時,她還堅持了很久的輕食,這進一步驗證了“三分練,七分吃”的智慧。她也經常在網上分享自己的飯菜。
黃綺珊的下半場,是與自己逐漸和解的過程。
● 黃綺珊今年的一張近照,稱她爲“逆生長”也毫不誇張。
先與自己的過去和解,也跟自己的年齡做了和解。
她說,年齡是客觀原因的存在,她反而喜歡越來越老練的自己了。今年55歲的黃綺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任何年紀,只要朝着夢想,勇敢去改變,都可以完成逆襲,煥發出自己的意想不到的新活力和魅力。
這個時期,黃綺珊放下從小就帶着的驕傲,開始懂得謙卑。
“我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嗓音特別優質的人,比我條件好的人太多了。”她懷着感恩的心說道,“我希望可以一直唱到最後。我至今還在做唱片,爲此我頗爲驕傲。”
* 本文部分內容參考鳳凰衛視、《聲生不息·家年華》等。
本文作者:沉山泥。已消失的紙媒前主編,現在醉心做紙品,深愛吸引力法則和神秘主義。深信無用美學,但前世是松鼠愛囤積,愛買書和唱片,書和唱片像有生命一樣在家裡生長,文學音樂影視當飯吃。
本文圖片部分源於黃綺珊及黃綺珊歌迷之家微博,部分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Read More
好好虛度時光
祝羽捷和了不起的女性們
公衆號|視頻號|微博|豆瓣|荔枝FM|小紅書
搜索:好好虛度時光
應聘請發送“應聘”至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