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塌房”,黃小廚也賣不動了

一根生豆角把宋丹丹“毒”進醫院,也把黃磊推向了“塌房”。

辣椒米稀、山楂鍋包肉,還有迷之熱愛“不加一滴水”的兩斤黃酒燉豬蹄......昔日的娛樂圈“廚神”一夜之間變成被全網嘲的“萬人嫌”。

這輪突然泛起的熱度,當事人自己都不得不蹭。在烏鎮戲劇節,黃磊老師衝着臺下喊道:“飯不是我做的,放心吃”,上了一波小小的熱搜。

黃磊做飯到底好不好吃不知道,可他的品牌黃小廚可是真的賣不動了。

用一個字來形容現在黃小廚的銷售情況,那就是慘。

一個明星品牌,線上店鋪滿眼看去個位數的銷量。今年9月份的淘寶、京東銷售額相加纔剛過5萬,兩個平臺的年度銷售額同比也都爲負數。

黃小廚怎麼就賣不動了?

廚神人設崩塌,這麼快就傳遞到了品牌嗎?

先說結論,黃小廚不是因爲熱度泛起才賣不動,而是早就賣不動了。

很多明星熱衷於做線下實體餐飲,但黃小廚一開始就以電商爲主,入駐了多個購物平臺。同時還依託線上自媒體,通過“小廚親選”小程序做起私域生意。

當然,線下渠道黃小廚也不是沒有嘗試,2019年8月,黃小廚推出“椒麻味雪碧拌麪”,在便利蜂進行線下首發;2023年黃小廚和鍋巴王子聯名款鍋巴亮相烏鎮戲劇節,入駐零食很忙、趙一鳴線下店鋪。

總體來看,黃小廚還是重倉線上,問題是,它始終就沒有做出過像樣的成績。

黃小廚去年的淘寶和京東年銷售額大致爲27.4萬元和13.6萬元,兩大平臺的全年銷售額相加還沒有超過50萬。

這等平庸的銷售成績,可能不打黃磊的標籤還好點兒。

今年已過去大半,黃小廚1-9月的淘寶銷售額也才4萬多,京東銷售額不到10萬。以淘寶平臺爲例,從去年1月份至今,黃小廚的店鋪銷售額同比基本呈下降趨勢。

所以說,黃小廚賣得好不好,跟黃磊是否“塌房”壓根就沒關係,它一開始就躺在地板上,毫無水花。

明星跨界做品牌IP,優勢無非就三點:知名度、人設、願意買單的粉絲羣體。

黃磊的國民度絕對是夠的,出道即大火,他一直享有充分的曝光,而且觀衆緣極好。

而且“愛做飯的顧家男人”的人設,黃磊也吃得死死的。從近些年的綜藝到出演的角色,甚至是微博上的互動,黃磊早就和愛家、愛做飯的“廚神”形象綁定在了一起。

理想情況下,演員塑造人設IP,品牌投射人設變現,這應當是一個良性循環。

但問題就出在第二步,品牌壓根就沒想好怎麼承接明星本人的人設。

消費者吃你的人設,一定是因爲喜歡你做菜的過程,切菜的刀、燒菜的鍋,在你手上行雲流水、若合符節,所以愛屋及烏,買你的東西期待變得和你一樣厲害。

但在黃小廚的店鋪裡,能體現這種個人特質的商品寥寥無幾。賣得最好的一款產品居然是和鍋巴王子聯名推出的蟹黃蛋黃鍋巴。

開了一堆品,卻在自說自話,根本不點題。

同樣是賣廚具,日食記的人設就穩固多了。

雖然也都出過“翻車”的負面熱度,但日食記牢牢把握住了IP和開品的協調統一,視頻裡用什麼,店鋪裡就賣什麼,主打一個真誠和直接。

不排除黃磊老師代言太多身不由己,但甘蔗沒有兩頭甜,想做品牌,人設就得接好。

再加上黃磊老師畢竟走的是實力派藝術家的路子,並不是流量愛豆,自然沒有那麼多穩固忠實的粉絲羣體買單,品牌銷量江河日下也不是那麼難以理解。

黃磊“廚神”人設翻車不算大問題,問題在於這兩年他相關的內容輸出太少了。

綜藝不出彩、電視劇不出圈,戲裡戲外觀衆看不到你,誰還會惦記着你還有個品牌副業呢?

實事求是地講,黃小廚給自己定位“生活方式品牌”,很有遠見。

但無論是線上的音頻、視頻節目,還是線下舉辦Noob Huang市集,明星本人的投入都比較有限。

近幾年做餐飲零售的明星也不少,謝霆鋒的鋒味派、林依輪的飯爺都做得風生水起。

鋒味派的很多產品都有謝霆鋒的本人介紹,林依輪更是親自進入直播間售賣自家產品。反觀黃小廚,店鋪中除了能看到黃磊的大logo,其他地方就再也沒有黃磊的影子了。

明星做品牌,曝光度是天然優勢。但品牌想要做好,還是得尊重基本的商業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