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清,必有災”?歷史上正好有兩次巧合發生,科學解釋來了

滔滔不絕的黃河,從古至今不知道養育了多少中華兒女,也流傳下來許多神秘的傳說,其中就有一個流傳甚廣,那就是黃河水清,必有大災。

而歷史上確實有兩次被言中,這裡面到底有着怎樣的奧秘?

被歷史言中的兩次大災

其實這句話最開始的時候不是這個樣子,在明朝的時候就有一次黃河水變清的記載,當時的人們嘖嘖稱奇。

亙古不變的渾濁河水,竟然變得清澈見底,綿延數百里,而且這種景象持續了整整3天,恰逢這一年,後來的明世宗朱厚熜降世,於是人們就把這兩件事情結合了起來。

演變出了一句:“黃河水清聖人出”的說法,這句話也一直延續了幾十年,等到嘉靖三十四年的時候,情況出現了變化。

根據記載,明嘉靖三十四年,關中地區出現了一場非常大的地震,波及區域非常廣,現在的山西、河南、陝西等地同時出現地震,範圍波及了大半個中國。

根據後來學者的推斷,這場大地震級別達到了8.0-8.5級,造成的破壞可想而知,無數軍民死亡,數不清的建築被破壞。

聞名天下的大雁塔也遭到了破壞,這座高達64米的古建築,塔剎被地震損壞,還有小雁塔,原本塔身有15級,在地震過後竟然被一分爲二,變成了13級。

根據趙克禮先生的調查,這場大地震過後,殘存的明代古塔十不存一,其中有10座還是明萬曆時期補建的。

那一次大地震,範圍非常之大,波及了7省185縣,死亡軍民超過83萬,傷者更是不計其數。

這一場大地震過後,人們就把黃河水清聖人出,改成了黃河水清必有大災,以此來體現自己對上天降下災禍的恐懼。

然而這句話,在民國的時候再一次應驗了。

等到了民國的時候,黃河水再一次變的非常清澈,這讓居住在黃河周圍的人民,非常不安,因爲他們想起了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流言。

但偏偏怕什麼來什麼,這一次河水變清以後,接連幾年幾乎滴水不降,黃河流域迎來了特大旱災。

不知道有多少百姓流離失所,在這場災難中喪生,然而災禍並沒有停下腳步,隨之而來的就是特大洪災。

中原大地又被洪水肆虐,接連兩次被言中,人們對於黃河水變清這件事,心裡都產生了恐懼,生怕它再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

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它真的是上天降下的示警嗎?

黃河水變清背後的原因

黃河水變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爲它水流量變小了,黃河是要經過黃土高坡的,那裡的土質非常鬆軟,河水流過就會攜帶大量的泥沙。

這些泥沙隨着河水滾滾而下,自然就形成了渾濁的黃河水,可一旦水流量變小,它攜帶的泥沙量也會隨之減少。

最關鍵的是它流速也會減緩,這樣的話泥沙就會慢慢下沉,河水自然就變的比以前清澈了,而黃河水量開始減小,那就說明它上游水源正在枯竭,也就意味着旱災即將來臨。

那還有朋友會有疑問,那明朝的大地震該作何解釋呢?

這就必須要結合當時的情況來看了,嘉靖前期可是號稱嘉靖中興的,百姓生活變好,他們自然會感念皇帝的功勞。

所以把黃河水變清這樣的情況,當做祥瑞之兆放在他身上,對他歌功頌德,但是到他執政的中後期,嘉靖皇帝迷戀上了修道,甚至幾十年不理朝政。

這樣的情況必然會導致民生變差,他在民間的名聲也會慢慢跌落,這時候發生了大地震,人民自然也會和他聯繫在一起。

但是誹謗皇帝可是殺頭的大罪,普通百姓不敢明說,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苦痛。

所以黃河水清就不再是聖人出了,而是必有大災,這一方面是因爲古人對天災的敬畏,另一方面也是對當時民不聊生情況的哭訴。

近些年來,黃河的水也在慢慢變清,但是那有什麼災害發生,這全都是因爲我們治理的功勞。

逐漸清澈的黃河水

2023年我國發布了一份《中國河流泥沙公報》,這個報告顯示黃河水含沙量已經下降了87%,一年黃河攜帶的泥沙量在9530噸左右,雖然這個數字還比較大,但是和1952-2020的平均值比,已經下降了90%了。

這些年的平均值,一年能達到9.2億噸還要多,這都是因爲我們的認識上去了,知道爲什麼黃河水渾濁。

從幾十年前開始,我們就在黃土高原進行了不間斷的治理,立足主幹,把支流當做骨架,以小流域作爲單元,進行分批次的綜合治理。

對所有的土地資源進行合理規劃,進行綜合治理,這樣的方式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

人們從不間斷的對黃河進行治理,綜合治理面積已經超過了80%,草木的覆蓋率也要超過75%,土壤侵蝕情況下降超過80%。

這樣的科學防治,可以說已經做到了黃土不下高山,泥沙不出河溝,河水常年清澈這樣的成效。

黃土高坡得到了有效的治理,黃河水在經過這裡的時候,帶不走大量的泥沙,到了下游它的水流自然就會慢慢清澈。

所以說很多古時候的神秘傳說,用現代科學都可以解釋,但是我們也不能將其完全否認,因爲這也是古人總結出來的經驗。

就拿黃河水來說吧,古人雖然不知道其中的原理,但是他們也憑藉着自己的經驗和智慧,總結出了一套說法。

雖然不是完全準確,但的確有一定的預警作用,看到異常的情況發生,雖然不能理解其中的奧妙,但是也能早做準備,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所以在面對一些有趣的傳聞的時候,我們要理性的看待,不能偏聽偏信,但也不能一棍子全部打死,從綜合的角度進行分析,肯定會得出合理的解釋。

大家認爲我說的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