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民亦未寢:被蘇東坡拉着一起熬夜的張懷民,最後怎麼樣了?

字數:1943字,聆聽閱讀時間:約10分鐘

-有音頻,更精彩-

(點擊音頻,即可收聽)

主播

小康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蘇子或是狡黠一笑,快活於懷民硬被拉起漫步的無奈窘迫;或是會心莞爾,已是謫居黃州四年,有幸於知己可尋;或是意趣昂昂,匆匆拉着懷民便沉醉月華了。當時的心情,我們已無法確切得知,只能從蘇軾的宦海浮沉之中,感悟他樂觀曠達的胸懷,淡泊浩然的意趣。

然而,懷民呢?那個在《記承天寺夜遊中》被蘇子牽念,又欣然陪着蘇子月下步於中庭的張懷民,他是怎麼樣的人?他做過什麼事?留下過什麼詩文?也許沒有人在意了吧。

寂靜的承天寺中,燈花忽而落下,挑眉一看,已是暗夜籠蓋,日間僧人掃灑修行的聲音早已雖夜色沉寂。偶有飛鳥哀鳴,掠起樹影搖動。懷民微微嘆息,在孤燈燭光下思索着,如今朝中這樣的變法真的可行嗎?隔壁的子瞻是否也未眠呢?今後的大宋該去往何方?而後他略略搖頭,吹熄燈火,解衣欲睡。這時有人叩門而入,是子瞻!相邀庭中賞月,甚好!“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良辰好景,快哉不已,料子瞻應如是。

張懷民,同樣因爲變法之爭,貶謫來到黃州,初到黃州,寓居於承天寺中。在這一時期,可能是和蘇軾惺惺相惜的緣故,留名於《記承天寺夜遊》。至於爲官立業,他只擔任過類似於主簿之類的職位,沒有政績流芳後世。像極了如今的芸芸衆生,默默無聞且平凡普通地活着。他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子之間似乎有天塹之隔,卻又似乎近到可以並肩同行。這一切正是因爲他有着平凡的“浩然氣”。

不久後懷民有了自己的住所後,在住所的西南方修築了一個亭子,可觀賞江流浩蕩盛景,蘇軾稱此亭爲“快哉亭”,蘇轍也專門寫下《黃州快哉亭記》來記錄這一事。

“士生於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今張君不以謫爲患,竊會計之餘功,而自放山水之間,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將蓬戶甕牖無所不快;而況乎濯長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雲,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

我們通過這樣一篇文章,可以側面感知到張懷民這樣一個曾在浮沉歷史之中的小人物,以及他的志趣,他的性情。他和我們熟知的種種千古風流人物不同的是,他沒有照耀汗青的文章功業也沒有名垂青史的政績。譬如心學宗師王陽明,世人皆知他提出“知行合一”,他平了叛亂,息了匪患,封爲新建伯。試想,如果他沒有那麼多的功業,沒有那麼高的官爵,他是否也會無聞於青史,成爲淹沒在歷史長河的微塵。再譬如晚清第一名臣曾國藩,世人都知道他寫就的《曾國藩家書》,並以此作爲自己修身齊家立業的心訣,世人也都知道他鏖戰數載,平亂太平天國軍。可作爲只存在於蘇軾文學作品中的張懷民,他對自己有着堅定的信仰,對自身有着孜孜反思與改過,縱然了無功業,若有一點“自覺心”,一身“浩然氣”,他也將自拔於流俗。

這也是我們爲何去了解,去討論張懷民這樣一個人的原因所在。歷史上籍籍無名,文壇裡也不見其蹤影,反而依靠他人文章才讓後人有所耳聞。像他這樣的人,確乎是平凡的,如同現今默默的大多數人一樣。然而,我們更有幸於能看到其中的不凡,這是常人應該去學習思考和發揚繼承的。

張懷民,官職十分低微,因與當權者政見相左,被貶謫黃州。按照我們的認知,一般人在這種情況下,要麼憤世嫉俗,期期艾艾;要麼放浪形骸,自暴自棄;更有甚者,放棄自己的原則,加入到厚黑奸佞之流的陣營之中,自毀高潔。然而,懷民沒有,他沒有成爲酷吏貪官,也沒有放浪形骸。反而和蘇軾一樣,隨遇而安,還在長江邊修建了“快哉亭”,如此一來,人生豈不快哉!他最終也留名於千古文章之中,與蘇子並行,爲我們熟知。人生雖然可能如葦草飄蕩,但是能否成爲會思想的葦草,這纔是最爲關鍵的。

在黃州期間,蘇軾曾贈予張懷民這樣一闋詞。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

知君爲我新作,窗戶溼青紅。

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

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淨,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

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蘇軾在《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中除盛讚懷民“快哉亭”之景,更是表明了宋玉將風分爲“大王之雄風”和“庶人之雌風”是十分可笑的,是未解自然之理、爲體會民間風味的生硬說教,白頭翁搏擊風浪的壯偉即是明證。事實上,莊子所言天籟本身絕無貴賤之分,關鍵在於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下。他以“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這一豪氣干雲的驚世駭俗之語昭告世人:一個人只要具備了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就能超凡脫俗,剛直不阿,坦然自適。如此一來,在任何境遇中,我們都能處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無窮快意的千里雄風。

這正是籍籍無名張懷民帶給我們的感受,平凡普通中更顯切實,“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名不傳千古,志趣卻已隨蘇子快哉千載。

作者 | 付涼月

主播 | 小康

投稿 | wangyw1027@163.com

入羣學習 | 微信(15116151869)

圖片 | 部分來自花瓣網,如有侵權立即刪除

文字內容 | 文章內容爲原創,未經許可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