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海思概念受捧 深圳華強、中電港等分銷商漲停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倪雨晴 深圳報道
近日,華爲海思概念成爲資本市場熱點,多隻概念股走強。
8月23日,深圳華強、中電港、優博訊、浩雲科技、共進股份、廣電計量、世紀鼎利紛紛漲停,力源信息、天邑股份等漲幅靠前。其中,共進股份2連板,深圳華強已經7天7板,股價達到兩年新高。
從引爆點看,海思的最新動作引發了市場關注。據瞭解,海思全聯接大會計劃在9月舉行,這也是近年來海思首次舉行較大規模的“全聯接大會”,被業內視爲新品發佈和加速的信號。
海思奪目
海思是華爲旗下半導體與器件設計公司,也是重要的研發部門。在華爲最新的組織架構中,海思是核心的六大業務之一,和ICT基礎設施業務、終端業務、華爲雲計算、數字能源、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並列。
值得注意的是,在華爲內部,習慣把海思分爲“大海思”和“小海思”。其中,大海思主要華爲自用,包括麒麟系列、鯤鵬系列、昇騰系列等;而小海思原本就是面向外部產業進行銷售,主要應用於消費類的終端場景。
根據海思官網,海思可以提供芯片、器件、模組和板級解決方案,業務覆蓋聯接、智慧視覺、智慧媒體、顯示交互、MCU、智能感知、模擬、光模塊、激光顯示等多個領域。
在業內看來,此次海思全聯接大會或和小海思的業務關聯度更高。今年上半年,小海思還首次參加了AWE展會,並推出了“5+2”智能終端解決方案,包括鴻鵠媒體、朱雀顯示、越影視覺、凌霄網絡、巴龍無線五個平臺,和星閃、MCU兩大生態平臺。
比如,朱雀驅動IC和TCL華星屏幕有深入合作,長虹推出與海思深度合作的全球首款星閃電視,創維推出4K+星閃機頂盒新品。所以,在上漲的概念股中,還可以看到四川長虹等合作方的身影。
同時,海思也在強調從單芯片向解決方案轉型,上述的方案主要瞄準了音視頻、視覺、聯接行業。而小海思的展示,也在向外傳遞供應鏈和技術層面的信心。
從調研機構的數據看,目前海思業務也在恢復之中。Canalys數據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機SoC出貨量及銷售收入排名中,增長最快的品牌要屬華爲海思,其SoC芯片出貨量爲680萬顆,較上年同比增長高達5121%。在這個週期中躍升至第六位,營收約爲70億美元,排名第四,與上一年相比,增幅高達24471%。
到了2024年,Canalys公佈的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處理器(AP)市場報告顯示,出貨量排名依次爲聯發科、高通、蘋果、紫光展銳、三星、海思和谷歌。若按營收排名,座次分別是蘋果、高通、聯發科、三星、海思、紫光展銳和谷歌。可以看到,海思保持在第五、第六名。
概念股幾何?
具體分析這些上漲的概念股,深圳華強、中電港、力源信息都是電子元器件(包括芯片)分銷商。而深圳華強股價連續漲停,最受關注。
8月21日,深圳華強在互動易上表示:“公司是海思主要授權代理商之一,將參加海思全聯接大會。且爲了做好海思產品的推廣,公司將定向邀請客戶共同參加該次大會。”
同時,深圳華強還發布了三次《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強調公司目前經營情況正常,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
對於海思的合作情況,公告指出:“公司主營業務爲電子元器件授權分銷,與衆多國際國內知名原廠建立了長期友好的合作關係。公司是海思的主要授權代理商之一,隨着海思陸續推出新產品,公司將加大海思產品的應用方案研發以及推廣力度,促進海思產品的市場拓展。公司同時提醒投資者,新產品的推廣進度存在不確定性,對公司業績的影響有待觀察。”
深圳華強等分銷商之外,其他廠商多爲通信產業鏈上的公司,和海思有合作關係。
比如,共進股份是通信產品供應商,主要產品包括PON網絡通信產品、數據中心交換機等,財報中提及了海思方案Wi-Fi產品開發;優博訊是解決方案提供商,將海思芯片應用於場景解決方案中;天邑股份是網絡通信服務商,財報提及了海思接入產品芯片方案相關的研究項目;廣電計量作爲計量檢測公司,有爲海思提供集成電路相關檢測等服務。
雖然近期上述公司股價大漲,但一些企業的業績出現利潤下滑。
比如,2023年電子元器件景氣度低迷,深圳華強營收和利潤均出現下滑,期內營收爲205.94億元,同比下滑13.98%;歸母淨利潤4.67億元,同比下降50.93%。2024年一季度,深圳華強營收44.60億元,同比增長15.72%,但是歸母淨利潤爲0.57億元,同比下降 54.19%。對於收入增長的原因,財報表示,公司主營業務電子元器件授權分銷業務抓住智能手機等部分下游應用領域需求回暖等機遇,促進相關業務量的增長。
中電港業績呈現相同趨勢,2023年的營收爲345.04億元,同比下降20.32%;歸母淨利潤2.37億元,同比下降40.93%。今年第一季度,中電港營收117.2億元,同比增長42.15%,淨利潤5124.9萬元,同比下降27.99%。
共進股份今年上半年營收39.91億元,同比下降8.36%,淨利潤虧損1646.27萬元。共進股份在半年報中指出,今年以來網通行業景氣度持續走低,需求不足、供給過剩、價格戰等多重挑戰導致公司盈利水平短期承壓。
因此,在短期利好信息之外,投資者也需要注意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