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應時代之需,經典成就熒屏上國風國潮

▲《經典流傳》《故事裡的中國》《典籍裡的中國》等節目締造的國風國潮大屏蔓延向小屏,得到更廣泛人羣心口相傳。 製圖:馮曉瑜

“撒貝寧起立背誦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清明那天,一條莊嚴的短視頻感動全網。12小時內,單條視頻的播放量突破2000萬,微博話題閱讀量高達2.7億。稍讓人意外的是,它並非新聞或者專題片裡的片段,而是出自第四季《經典詠流傳》的最新一期節目。更令許多人驚歎的是,這檔節目第四季的觀衆規模已累計近2億,主話題累計閱讀量達57.8億。

一檔用“和詩以歌”的方式重讀重唱古詩詞的節目,竟在瞬息萬變的今天被網友長時間送在熱搜高位。一檔行進到第四季的“老牌”節目,竟在“綜N代”普遍面臨瓶頸的當下依然時時切中大衆的情感命門。它們憑藉的是什麼?網友的留言值得細品:“清明時節贊英雄,經典論道自不同。回首細數來時路,不覺關山又幾重。”經典與當下互文,今人與先輩對話,一切都是呼應了時代之需——這個時代中人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需求、對中國人精神譜系的需求。

《經典詠流傳》《故事裡的中國》《典籍裡的中國》等一批節目不僅形成了熒屏上的文化大觀,更牢牢佔據着新媒體的流量高地。人們感慨,高冷的傳統文化變“潮”了,也變得更觸動人心了。隨着節目締造的國風國潮從大屏蔓延向小屏、得到更廣泛人羣的心口相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真正實現了“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從時代奮進的脈動裡,搭建古今對話的“殿堂

如果說清明時節緬懷革命先烈、致敬不朽精神,是慎終追遠的“時”;那麼以詩的意境激盪天地英雄氣,便是我們這個崇尚英雄的民族,爲文藝創作標定的“勢”。時與勢兼得,《經典詠流傳》不僅在最新一期節目裡帶領觀衆重溫人民英雄紀念碑上字字泣血的“三個永垂不朽”,更是讓“致敬英雄”貫穿一整季。◆下轉第七版

2021年伊始,第四季《經典詠流傳》第一期開宗明義:“有一種生命,叫詩詞,有一種光芒,叫英雄。”節目總策劃徐文廣說,2020年,我們衆志成城,同心戰 “疫”;2021年,我們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重溫流傳千古的英雄讚歌,可謂正當其時。“《經典詠流傳》不僅在縱向上挖掘五千年中華文明中的經典之作,更是在橫向上打通14億中國人的情感共鳴,致力於打造一個有深度、有高度、有廣度的‘文化殿堂’”。

這一季的“和詩以歌”中,觀衆聽新民樂版本的《楚魂》,會在專家解讀了屈原“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熾烈後,更生無限豪情;聽溫暖如訴的《爲祖國而歌》,會在心頭默唸“英雄陳輝曾在79年前想唱給祖國聽的歌,如今終於被億萬中國人聽到了”;聽七齡童彈唱《朝代歌》,細數歷史上氣吞山河的錚錚英雄,更會如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康震那樣由衷點贊,“小孩子對自己國家歷史和文化的熟悉是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來源”。

事實上,熒屏上的國風國潮能夠蔚爲大觀,離不開全社會顯著提升的文化自信。風起潮涌間,時代奮進的脈動清晰可見。針對《經典詠流傳》致敬英雄的視頻,有一條獲得高讚的評論說得動人:“有人問一身正氣如何修,從愛國、感恩英雄、銘記英雄事蹟做起。”

《故事裡的中國》有着異曲同工之妙。該節目第一季播出時,“戲劇+影視+綜藝”的藝術方式,重在“讓經典照進現實”。不久前第二季收官,觀衆的觸動從藝術化的經典更多轉到了紀實性的當下。比如《扶貧路上》這一期,楊沫創作的《青春之歌》與“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的黃文秀隔空對話”,觀衆看到了一位新時代青年女性知識分子的心靈史,也看到了普通何以傑出、平凡何以崇高,更看到了當個人命運和國家、民族、人民的命運融爲一體時,青春可以綻放出怎樣燦爛的光華。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仲呈祥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決定節目性質和方向的最深層次要素,文藝創作必須向着人類最先進的方面注目,向着人類精神世界的最深處探尋。”這些節目之所以氣象萬千,是因爲從時代奮進的脈動裡,搭建起了古今對話的“殿堂”。

科技與創新的賦能中,讓經典“飛入尋常百姓家”

《典籍裡的中國》每一次上新,線上線下都會掀起一陣“學史熱”,包括並不限於看電視、做筆記、添置讀物、在手機端轉發一個又一個節目裡的“名場面”。

常被形容爲 “佶屈聱牙、晦澀難懂”的古籍憑什麼在年輕的互聯網上掀起巨大聲浪,又憑什麼在線下漸成學習風尚?在學者看來,節目在內容上既實現了圍繞典籍的多時空講述,讓觀衆感受絃歌不輟的傳承;也有屬於當代的價值表達,讓人更確信中華民族深入血脈的文化基因。在傳播上,節目既有“化零爲整”的過程,通過多場景、多舞臺同述一部典籍,讓數千年來的中華文明驚豔了舞臺;也爲二次傳播提供“化整爲零”的多個切口,由此“飛入尋常百姓家”。

藝術創新與科技進步如影隨形。5G、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技術突飛猛進的當下,科技成爲文藝創新的重要推手,重塑人們感知、認識和想象世界的方式。發展的命題裡,以科技與創新賦能創作,已成爲文化節目的應有之義。

《故事裡的中國》首創“戲劇化的舞臺+影視化的鏡頭表達”跨界創作方式,“1+N”多舞臺的模式打破了電視單線敘事模式,讓觀衆同時在多個空間看到故事的平行發展。《經典詠流傳》以全息技術等手段,成全了珍貴影像資料、老照片、老物件的同臺同框;也以“會客廳場景+雲連線”的設置,引入觀衆與主持人、嘉賓共同圍坐傾談李大釗之《青春》;還新推“浸享詩詞”的3D視聽體驗,戴上耳機,就能置身詩詞與音樂的交響中。

《典籍裡的中國》有一幕,可謂技術賦能的極佳註腳。倪大紅飾演的九旬伏生提問: “手機下載是什麼意思?”得到回答:“我們現在把當年那一車車的書簡全都上傳到雲端,所有人用這面‘小鏡子’隨時隨地打開就能讀書。”伏生說:“惟殷先人,有冊有典。典籍人人可讀,好。”

在創作的層面, “現實空間”與“歷史空間”交錯,即依託了新科技手段打造的270度旋轉沉浸式舞臺,讓不同時代的讀書人能穿梭歷史的長河,面對面互動。正是依靠環幕投屏、AR、實時跟蹤等新科技手段,電視熒屏化作了一個個“歷史的現場” “故事的講述場”,將艱澀的古籍化作有溫度的想象、情真意切的場景。

而於節目本身,傳統文化裡的瑰寶變成了觀衆可感知、可共情、可相信的作品,硬件升級實現了價值的依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