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腹癌年輕化 察顏觀色現病徵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肝膽腸胃科張可斌醫師。(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提供)
近日「壺腹癌」引發國人關注,但大多數民衆對「壺腹」都相當陌生,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肝膽腸胃科張可斌醫師解說,壺腹可說是人體消化道的樞紐,位於人體上腹部右方,胰臟內的胰管和總膽管會連通到十二指腸,其交會處就稱之爲壺腹,壺腹有括約肌構造,可視人體需要收縮或緊閉,調控膽汁、胰液流入十二指腸腸道。
膚色變黃速就醫
壺腹若發生病變,生成息肉或腫瘤後影響消化液進入腸道,可能出現一些容易觀察到的病徵,如黃疸、眼睛或膚色變黃,尿液顏色變深、甚至偏紅,糞便顏色異常、呈現灰白色,也容易伴隨體重逐漸減輕,腹部、後背疼痛,胃口不佳、食慾下降及倦怠等情形,都應儘速就醫檢查。
一般醫師會先以胃鏡,腹部超音波,腹部電腦斷層及抽血檢查,確認病人發生黃疸的原因,也可透過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造影術(ERCP)確認膽道、胰管阻塞的原因。經檢查若發現壺腹息肉或腫瘤,再視病人年紀、健康狀況,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
早期幾乎無症狀
壺腹癌好發於中、高齡族羣,但近年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不論是壺腹癌或其周邊相關癌症,如膽管癌、胰臟癌,早期幾乎無症狀或症狀輕微,張可斌醫師建議民衆應主動防禦,尤其是有腺性息肉或癌症家族史者,至少每1到2年安排胃鏡、腹部超音波檢查,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升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