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淑姿鏡頭下 左營眷村的最後身影
侯淑姿(鄭任南攝)
藝術家侯淑姿長年拍攝眷村,系列攝影作品皆爲同個影像上下兩幅並置,下方影像用負像處理,並且嵌入眷戶第一人稱自白,隱喻消失後再也不復返的事物。(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侯淑姿聊起高雄左營的眷村,總是帶着很多感情。她以紀實攝影、訪談等方式做田野調查,最近集結多年來的作品,在高雄美術館展出《鄉關何處—高雄眷村三部曲》攝影展,「我沒有那麼天真,以爲可以透過藝術改變什麼,但我知道如果我不拍,最後會什麼都留不下來。」
把握拆除前留下紀錄
「很多人聽了都不可置信,我不是外省人,也沒住過眷村,卻花了7年的時間投入眷村文化保存運動。」1962年生的侯淑姿目前在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擔任助理教授,過去創作多關注外籍配偶等弱勢女性議題。
2009年,侯淑姿偶然接觸到左營的眷村文化保存工作。當時已是眷村改建計劃推動的末期,左營的眷村也命懸一線,許多眷戶被要求搬離他們住了近一輩子的家,否則就斷水斷電。
「那時,我也去造訪了現在因爲電視劇《一把青》而大紅的高雄岡山醒村,被眷村殘破的狀態嚇了一大跳,回家後還因此做了惡夢。」夢醒後,侯淑姿義無反顧投入眷村文化保存運動。然而,左營的眷村還是有多處無法保留,侯淑姿於是把握拆除前的最後時刻,帶着學生透過採訪和攝影,留下眷村裡小人物的生命史。
眷村文化有人才有味
「看着那些房子被拆掉,我心裡真的很難過。」講到眷村裡的眷戶,侯淑姿語氣激動了起來,有些爲他們抱不平,「這些眷戶多年來被污名化,被認爲是不花一毛錢就能住在眷村裡,但許多高階將領過去被規定不能在外面置產買房,只能住眷村,他們自己花錢頂下眷村的房子,自己花錢修繕,沒拿國軍一毛錢。」
侯淑姿透過多次訪談,記下眷戶的故事,「左營一帶的眷村都是海軍,海軍的眷村家庭中,爸爸常常不在家,所以媽媽通常都很強悍。」她表示,由於許多眷戶年事已高,講話多有鄉音,採訪過程中甚至常要用吼的,或是透過親人協助,才能理解,「我好怕再晚就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