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備山地連轉型 弓箭打遊擊成絕響
後備山地連明年轉型,連長改由現役軍官出任,揚棄弓箭等用於山地遊擊的無聲武器,以步兵連裝備採特戰戰術,防守淺山要隘。記者洪哲政/攝影
軍方研擬自明年起,配合全國十八縣市後備旅正式編成,將比照陸軍後備步兵旅全面實施新式十四天教召,唯有廿七個「山地連」維持五至七天舊制。但後備山地連明年起連長將陸續改由現役軍官出任,結合特戰訓練,轉型執行固守淺山要隘任務,山地連持弓箭執行遊擊戰畫面,將成絕響。
國軍後備部隊十四天新制教召,已由陸軍新成立五個步兵基幹旅試行兩年,今年底配合後備指揮部直轄十八個縣市後備旅全數編成,也將實施十四天新制教召。
國軍後備部隊中,原民鄉成立廿七個山地基幹連,連長原由聘僱性質退役軍官擔任,在年底舊制連長陸續退休後,後備指揮部將改派現役軍官取代,並送訓特戰中心,將山地連原以弓箭無聲武器、設陷阱等執行的山林遊擊作戰任務,改以傳統步兵連裝備,荷槍執行淺山要隘守備任務。
將領表示,擔任山地連長的軍官平時仍在後備指揮部任職,以聯絡官性質維繫建制,並與災防任務結合。新制的連長將送陸軍谷關特戰中心受訓,藉此將山地連作戰與特戰戰技結合,部隊仍維持五至七天教召。
對山地連轉型,陸軍司令部表示,各作戰區均依敵情威脅及兵要完成兵、火力部署,戰時由山地連擔任山隘、高山站臺及後方地區守備等任務;至於單位編制及兵力部署等細節,援例不予評論。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認爲,「山地連」或「後備山地連」在國土防衛戰中的價值十分有限,因爲在共軍武力投射能力提升,已能從西太平洋對臺灣東部發起攻擊後,臺灣的中央山脈在軍事上愈來愈像一處「絕地」;共軍只要控制少數入山的道路,就能讓在山脈中躲藏的武裝部隊因爲無法取得補給和增援,而陷於「進退維谷」的境地。
但國防院戰略安全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表示,後備山地連確具戰術價值,可強化「關鍵軍事,設施」防護,各雷達或通訊站臺也都有後備山地連協防,但重點在於快速更新補充裝備,發揮戰備效益。他提醒,山地連目前仍在使用老舊65K1步槍,且通聯能力不足,必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