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師:養生的本質是養人生格局、養人生情懷

弘一法師:養生的本質是養人生格局、養人生情懷,格局打開了,才能拿的起,放的下。浮生若夢,爲歡幾何?我們浮沉一生,從牙牙學語到步履蹣跚,三萬多個日日夜夜便恍若白駒過隙,轉瞬即逝。不同於夏蟬不可語冰的稍縱即逝,人的一生可以很長,長到見證了數十個春夏秋冬;亦不同於大椿八千歲爲春秋的南山之壽,人的一生也可以很短,短到一載便可爲春秋。人的一生可以經歷很多東西,成長、嫁娶、別離、養育等等,度過這一生的方式,或平淡或精彩、或困苦或歡喜、或富貴或貧窮。

最終,在經歷過各式各樣的過程之後再得到一個共同的結果,死亡。成爲一抔黃土之後,有的人留名青史,有的人遺臭萬年,也有的人無人銘記,當然,身後之事畢竟不如身前之事重要,死都死了,又管他洪水滔天呢?這樣看來,似乎一切都沒有什麼意義了,我們從來到這個世界那一刻開始,便進入了死亡倒計時,反正最後一死了之,什麼奮鬥、夢想、困苦之流也都煙消雲散,活着,好像並沒有什麼意思了。其實不然,越是短暫,便越是要奮鬥,用有限的生命活出精彩的人生,就是活着的意義所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只要選擇了自己的那一條,並且堅持走下去,那麼你的人生就有着屬於你的意義。在追求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時,有人選擇了追名逐利,有人選擇了濟貧救困,有人選擇了保家衛國,也有人選擇了平平淡淡……一千個人裡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追求與選擇,但是,我們需要明白的一點是,渴求功名利祿也罷、家宅和睦也罷亦或者一生安康也罷,得到了是福分,得不到也不必憤恨。任何事,都要能拿的起,也要能放的下。弘一法師就曾說過:“人是氣死的,花是澆死的,凡是大病,必與情志有關,長期情志不遂,一定會催生大病,養生並不是一味的講究吃什麼,喝什麼的問題,養生養的其實是人生格局,是人生情懷。”誠如斯言,人生在世,格局要打開,要能夠放的下。古今中外,多少人一生盡爲所求之物所累,而鬱郁一生?有所渴求是本性,求而不得而受困,確實不該。財富沒了可以再掙,姻緣沒了可以再求,而因求而不得的放不下而失了心氣,甚至傷了身體,就失去了“不怕沒柴燒”的本錢。蘇東坡幾遭貶謫,卻日漸豁達,處境困厄仍舊活的精彩;唐伯虎會試受黜,便終日縱酒,最後落得鬱鬱而終。放下二字,聽起來簡單,但想要真正做到卻難,成就越高,便越是如此,畢竟,世間又有幾個蘇東坡呢?要想做到既拿的起,又放的下,其中的關鍵在於,要念頭通達。做事做人都是如此,任何道理,任何問題,只要念頭通達,有自己的邏輯想法,就能夠一通百通了。換句話說,就是減少自己的精神內耗,精神內耗少了,自然而然就念頭通達,不再那麼放不下了。做演講的時候,你總是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不斷內耗是不是會被別人抓住錯誤而恥笑,念頭不通達了,自然就放不下心中的緊張,自然就發揮不好。做生意遇到失敗的時候,你總是在意自己會辜負他人強加給你的期待,在意別人會數落你的過錯,卻忘了反正所有的東西最後都不過是一抔黃土,只要努力過,奮鬥過,失敗了就失敗了,沒什麼大不了的。人總是這樣,顧這又顧那,常常爲自己所困,總是有很多事放不下,明明是毫無意義的執着,卻甘之如飴。不過匆匆幾十載,爲什麼不豁達一些呢?爲了精彩的人生而努力過就好了,結果真的有那麼重要嗎?也許只是別人的眼光讓你賦予它並不具備的重量罷了。爲什麼不試試放下?除了你自己,你的人生不需要那麼多觀衆。對於“放下”,讀者朋友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一起留言探討。參考資料:葛復昌:“放下”與“放不下”遊宇明:弘一法師的“紅塵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