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杉和李寧一起出海,透露了兩個市場信號

文 | 徐牧心

10月22日,李寧發佈公告稱,與紅杉成立合資公司,公告裡有以下重要信息:

1. 該合資公司旨在中國內地以外的地區經營李寧的業務。

2. 李寧持股55%,紅杉持股45%。

3. 成立合資公司的原因在於,李寧要開拓境外市場,需要一支更有海外資源和經驗的團隊負責操作。而這個團隊就是紅杉。

在中國,VC與產業巨頭攜手成立合資公司並不常見。畢竟典型VC是通過少數股權投資獲取超額回報,並且對於大多數VC而言,其資金量也不足以支撐。此前更多的先例主要是以LP出資的形式:比如天圖投資美元基金一期的基石投資人是雀巢集團;歐萊雅也曾高調宣佈投資凱輝創新基金。產業方將VC作爲自己在中國的觸角,其實是方便他們在相對陌生的環境中尋找符合戰略投資需求的標的。

然而,中國資本市場早已物換星移。從全球美元LP投資中國,到越來越多的本土品牌試圖出海;從少數股權機會的遞減,到併購型交易被反覆提及等等。無疑,財務投資人必須離產業越來越近。

此次紅杉與李寧的合資公司出海,正是疊加了市場變化中兩條最顯眼的主線。

這不是紅杉的首次嚐鮮

這不是紅杉第一次聯手產業方成立合資公司。

2020年,星巴克中國與紅杉中國宣佈戰略合作,雙方將在“新生代餐飲和零售科技方面進行商業合作,合力加速星巴克中國的數字化創新步伐”。

簡而言之,星巴克想要提高自己的數字化水平,而作爲上一波互聯網浪潮中的最大贏家,紅杉的豪華互聯網朋友圈可以提供很多資源與助力。

而對李寧來說,除了和產業方聯手的經驗外,更重要的無疑是紅杉的海外消費投資版圖,比如一些明星公司,如SHEIN、亞瑪芬、傲基、Aventon、Miracle Miles等。

除了投資動作,紅杉中國還在新加坡、倫敦等地設立了辦公室,對於出海企業,這是“物理節點”。

而事實上,自2020年起,李寧旗下的非凡中國先後收購了香港休閒服飾品牌堡獅龍、意大利奢牌Amedeo Testoni以及英國百年曆史的鞋履品牌Clarks。很顯然,李寧也在依靠收購向海外市場和非運動品牌領域擴張。

當然在“買買買”上,李寧也曾栽過跟頭。2002年,李寧買下意大利百年品牌Kappa,一度將其經營得有聲有色,但9年後,因爲過度擴張,Kappa陷入關門潮,直接使得李寧全年股價暴跌6成,將體育品牌老大的位置拱手讓給安踏。

因此,與本身就更具有國際視野和資源的紅杉聯手,也是加了一道保險。

從輕到重,誰能倖免?

與上市公司成立合資公司,看起來更像是PE會做的事情。相比之下,PE通常有更完整的經營團隊、以及更多的buyout經驗。當然在中國,這得另當別論:在一個尚沒有大範圍出現併購型交易的地區,真正擁有這種經驗的PE也極其有限。

但對VC來說,如何從合資公司中獲取收益,大概是另一套邏輯。

2023年7月,製藥巨頭輝瑞與Flagship Pioneering Ventures達成合作,後者的核心投資策略是“先孵後投”。根據協議,雙方會各提供5000萬美元的前期投資,輝瑞可以利用Flagship的技術資源,共同探索10個新項目,若藥品成功上市,Flagship及其旗下公司將有資格獲得高達7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換句話說,這是一種“預先合作”式的交易。

相比於傳統VC,這更像是一種集合了股權投資、居間方與些許控股型併購的複雜身份。但又這何嘗不是當下一級市場的一條轉型思路。

據IT桔子數據,2024年Q3一級市場股權投資交易額爲2241.42億元,看似較Q2低點1450億元的成交額大幅回升,不禁讓人有“創投市場是不是好起來了”的疑問。

然而如果拆解這個數據,卻能發現Q3的數據其實是由幾筆大宗交易組成的,包括大連新達盟的600億元融資、華爲引望智能的230億元融資,以及魯花、蔚來等公司的10億級別融資。將這些交易排除後,僅有191億元投資分給了900多家公司。

錢在流向確定性高的地方,與之相配的自然是更大的金額、更大的玩家、更深的參與度以及更重的服務。

VC/PE深知水溫,早就開啓了迫切轉型的階段,比如2022年元禾璞華管理合夥人陳大同便表示:“2023年中國併購潮將出現,我們基金在正常投資之外正在跟一些平臺、公司、龍頭企業建立聯繫。”以消費投資成名的啓承資本則在去年成立了併購團隊。

市場在變化。紅杉也在尋找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