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牆綠瓦的史博館曾經很「日本」? 改建關鍵是測繪紫禁城的他

紅牆綠瓦的史博館擁有明清中國宮殿的外型。但它原始的建築其實非常「日本」,經歷多次改建才成爲今日的樣貌。。記者蘇健忠/攝影

紅牆綠瓦、矗立於荷花池畔的史博館,擁有中國宮殿般的外型。但它原始的建築其實非常「日本」,經歷多次改建才成爲今日的樣貌。即將對公衆開放的史博館五樓特展「雕築史蹟—探索史博建築之美」,說明史博館從日式變身中式宮殿的過程。

1916年,臺灣舉辦首次大型會展「臺灣勸業共進會」,隔年做爲貴賓接待所的「迎賓館」落成,是史博館主體建築的前身。「迎賓館」爲日式兩層樓木造建物,建材全採阿里山檜木,屋頂鋪石棉瓦。形式爲「入母屋造」、上有三角形「千鳥破風」,入口的車寄則採「唐破風」,是非常典型的日本宮殿風格。

1955年,政府沿用此建築創立了「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兩年後更名「國立歷史博物館」,因經費有限,採逐年擴充的方式增建。先將館舍北面外廊拆除,增建「書畫畫廊」與「古物陳列室」。

史博館關鍵的外部改建工程,始於1961年動工興建「國家畫廊」,拆掉東西翼木造建築,再於建物兩側增建雙向延伸的室內長廊。「國家畫廊」外觀爲長九十多公尺的紅牆碧瓦,牆上開宮牆門洞,門板上飾銅釘,屋檐下以石雕裝飾孔子周遊列國的故事。

隔年進一步改動正門與大廳意象,拆除入口唐破風車寄,增建兩層樓高的五開間門廳,搭配朱欄碧瓦、畫棟雕樑,並加設一對石獅雄踞門口兩側。在1960到1970年代的大規模改造中,史博館逐步以中國意象遮擋建築的日式元素,形成日式與中國古典式樣混合並置的結構,最終成爲今天紅牆綠瓦的樣貌。

古蹟學者李幹朗表示,史博館從日式建築逐步改造爲明清中國宮殿式建築的靈魂人物,是畢業自天津工商學院建築系的建築師林柏年。林柏年曾參與1940年代北京紫禁城的古建築測繪,代表作爲臺北聖家堂。史博館甚至還找了雕塑大師楊英風設計花園,把太魯閣的石頭搬過來;加上傳統建築彩繪藝師莊武男,「完整記錄了這個時代」。

史博館啓動修復後,工程人員發現館舍建築不少隱蔽處有歷次修改建的痕跡,並陸續找到館舍增改建過程中的遺留物。秉持守護歷史建築的精神,工程團隊將施工過程發現的遺構殘件進行記錄歸納,再透過歷史文獻與影像圖片考證,決定變更施工設計,保存並現地展示這些見證歷史的第一手珍貴資料。

史博館啓動修復後,工程人員發現館舍建築不少隱蔽處有歷次修改建的痕跡,並陸續找到館舍增改建過程中的遺留物,在史博館五樓特展「雕築史蹟—探索史博建築之美」展出。記者陳宛茜/攝影

即將對公衆開放的史博館五樓特展「雕築史蹟—探索史博建築之美」,說明史博館從日式變身中式宮殿的過程。記者陳宛茜/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