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電動車赴美或墨設廠 董座劉揚偉:今年6月底決定
鴻海(2317)今(30)日召開第4季法說會,董事長劉揚偉表示,有關電動車的發展,MIH聯盟的發展比想像中快速,預估2023年就會起飛,比原先預期的2024、2025年提前,並預計在今年6月底就會決定前往美國或是墨西哥設廠,以每個月生產一萬臺車的規模,所需資金約10億美元。
劉揚偉表示,電動車是集團未來主要的成長動能之一,面對全球市場,集團將推出電動乘用車及電動巴士的共享動力底盤平臺,搭配着MIH夥伴及鴻海所提供的軟硬體供應鏈,提供給品牌客戶完整的整車設計、開發及生產服務,共同打造創新的造車商業模式。
劉揚偉指出,這個模式的優勢可以大幅縮短開發時程,同時節省新車研發所投入的成本,而電動車的戰略與商業模式,鴻海已經得到傳統車廠與新造車勢力的肯定,目前鴻海合作的品牌客戶,包括美國的Fisker、臺灣的納智捷、中國大陸的拜騰等。
劉揚偉說明,截至3月30日,MIH會員總計達1348家廠商,發展比想像中快速,預估2023年就會起飛,比原先預期的2024、2025年提前,而鴻海會與裕隆集團及吉利集團合作,在垂直整合的供應鏈中,提供整車代工製造的服務,並將基於MIH平臺來發展未來的電動車相關產品。
談到專注的電動車零組件,劉揚偉表示,鴻海鎖定在電池、電機、電控、軟件,但電動車的系統複雜,因此鴻海會與相關單位合作,像是電機會與日本電產合作,電池、電控與軟體也會尋求合作廠商,而且現在都已經有適當標的,正在洽談當中。
至於是否前往美國設廠,劉揚偉指出,預計今年6月底前會決定到底是前往美國,還是墨西哥設廠,並預計一個月做一萬臺電動車,大約需要10億美元的資金,但目前看來遇到最大的障礙,主要是有沒有足夠的人力承接,以及電池和原物料的供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