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廣震動感測器 多國專利
伴隨2015年AI產業在全球正式崛起,也宣告了另一個世代工業革命的開始!從事高科技產業逾十年的林義龍,始終秉持着理想與熱情,堅信至少能奉獻自己之前所學所聞,替這個科技「新胎兒」盡點棉薄之力,所以毅然決然地,投入了科技進化的這個洪流中。和廣電子的業務主流,目前專攻被喻爲「設備醫生」的震動感測器,以及互聯網,該震動感測器已取得臺灣、中國大陸、日本等專利,成爲全國第一個專門以震動分析,通過專利申請的公司。
近期也發現不單只是高科技產需要設備震動分析,連一些傳統產業及加工業,也逐漸走向工業4.0。同時,爲了使用者方便,和廣電子目前的產品都以藍牙5.1進行無線傳輸,並有APP供使用者隨時修改震動檢測範圍,體積更小,且爲了提升精準度,更增加了溫度、溼度、音頻等感測,整合成四合一的產品,讓使用者能以更低成本,取得更便利的預警設備。
和廣電子所研發的震動偵測器(Vibration Sensor),也稱爲「設備醫生」,以強大晶片及軟體運算能力收集數據,依照現場狀況形成AI模型,可在設備突發狀況故障前,提早約一至二週,甚至更早的時間中,即能透過該系統預先提出預警,讓使用的業者,擁有更充裕的反應時間,作出更周全的因應之道,即能大幅節省該企業的損失,節省相關可能衍生各種成本!
在這段時間也累計不少特別的經驗,2017年曾經爲羣創廠內ODF產線作設備的移機,產線長度約50公尺,整條產線須平移10公尺,其中包含了設備硬體間的連接及軟體上的修改,也有Robot Teaching,整個工程規模雖不算大,但也日以繼夜趕工了三個月,搭配細膩的工法,終才順利完成客戶的要求。
2018年更隻身前往中國武漢,於武漢華星光電T4的新建廠中,負責Stock架設專案,施作期間長達半年,其中不乏有缺料、工法、溝通、人員教育,試機等問題,而且面對的是日本供應商,其中協調難度,就相對提高了很多,但也憑藉着之前所學及經驗,得以迎刃而解各種挑戰,順利完成這個任務。
林義龍指出,AI Solution 的規模架構往往都很大,曾經有一個客戶要我提出關於Robot的震動收集及大數據的資料分析,也就是說,必須從震動的頻率,來得知異常原因,這不是不能做,而是需要大量的資料分析,含時間的投入,更別說是資金成本了,相信一般中小企業都難以負擔,所以一開始即先把該產品,定義成檢測治具,讓使用者自行去定義震動的範圍,當然也有APP讓使用者使用,使用者可依設備的震動習性,自行設定震動容許範圍,超出範圍即發佈警報。
「簡單來說,就像是給你溫度計,超過38度C時,我們會跟你說你感冒了,但是否要打針吃藥,這就屬個人決定了,這樣會讓使用者能更快的切入所需使用的場合及設備,而且成本也可大幅降低。」AI曾侷限於高科技產業,但發現其實各個產業都需要,就看你要怎麼運用它,如現在中國大陸的大賣場自動倉儲系統,就預計使用在他們的物流撥塊分檢機的馬達上,紡織業布料廠,預計使用在紡織緯編機器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