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交棒2/交棒後...85歲黃達夫學洗碗 專心控制這疾病
和信治癌醫院董事長黃達夫說,過去沒有「宅男」這個用詞,但我自己一直是位宅男。背後的書牆,是他的藏書。記者邱德祥/攝影
「過去沒有『宅男』這個用詞,但我自幼就是一位宅男。」甫卸下院長職位,和信醫院董事長黃達夫透露,自己從小就不愛隨家人出門郊遊或至親戚家中作客,私下的嗜好是閱讀、拉小提琴。他還說,因罹患糖尿病前期,自己配戴連續血糖監測多年,且受妻子規定,每天必須走路1小時回家纔有飯吃。
身爲知名企業家辜顯榮外孫,父親是銀行家黃逢平,黃達夫逐漸交棒於醫院副院長,卸下院長職務後,工作不鬆懈。高齡85歲,他透露,近期因妻子在家中露臺跌倒骨折、打了骨釘,正在學習洗碗,兒時家中有傭人協助處理家務,自己從未洗過一次碗,「哪有老公公才學洗碗的,但我自認洗得不錯」。
黃達夫說,自己祖父罹患糖尿病,44歲早逝,伯父也因糖尿病,56歲離世,深知有糖尿病風險,也被檢出糖尿病前期,因此裝設連續血糖監測,還跟妻子訂了約定,「不走路就沒晚餐吃」,每週六、日夫妻2人則會繞着臺大校園走完整圈,花費約2小時,才能用餐,且白飯只吃三分之一,其餘是蔬菜、蛋白質,運動、飲食調整雙管齊下,至今健康狀況仍然良好。
和信醫院是臺灣首家治癌專門醫院,截至今日全臺已有67家由衛福部認證的癌症醫院,不少醫院利用社羣媒體宣揚醫療貴重儀器或新技術吸引病人,個性低調、不愛競爭的黃達夫坦言,「我很痛苦」,臺灣癌症醫院密度太高,不少病人在他院治療後,預後不佳,被送至和信醫院時,「5個病人有4人癌症蔓延,已不可逆」,自己看到病例報告時,總是非常痛心。
因爲關心臺灣癌症醫學教育,黃達夫在公益平臺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鼓勵及善心朋友捐助下,在1998年成立了「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除了每年出版醫療相關書籍外,並定期邀請國外醫學教育專家來臺舉辦研討會。至今一共送了80多位醫學生至美國杜克大學醫學院進修,以拓展他們的視野。
7年前成立「New School」,邀請國外名教授至臺灣授課,與政治大學EMBA合作,培養醫師行政人才。去年在1位已故病人家屬贊助下,計劃每年送3至5位年輕醫師到美國名校進修,今年有2位到史丹佛大學修習基礎醫學與醫療行政,1位至杜克大學深化臨牀醫學。黃達夫說,希望他們回國後能成爲優秀的臨牀醫師、基礎研究者及醫療政策制定者。黃達夫認爲他們並不一定到和信醫院服務,而是要造福臺灣,「這正是當初創立和信醫院『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初衷」。
除醫學教育,黃達夫還希望推動「大健康」計劃。他表示,健康生活習慣是降低癌症發生的關鍵,和信醫院從附近的和碩、華碩員工做起,目標是串連整個北投、淡水地區民衆,推動「社區健康」,教導民衆如何養成健康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