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錦麗禁「哄擡物價」有效嗎?經濟學者:恐釀更多問題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提出禁止食品業「哄擡物價」的經濟政策,力圖讓選民對降價有感,不過經濟學者評論可能帶來更多問題。(美聯社)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提出的經濟政策包含禁止食品供應商及超市「哄擡物價」,力圖讓中產階級選民對降價有感,不過經濟學者評論,禁止哄擡物價的政策可能帶來更多問題。
美聯社報導,拜登任內美國通膨惡化,食品雜貨價格飆升21%,民衆整體支出增加19%,賀錦麗16日端出政策牛肉,力圖讓選民對物價降低有感。
美聯社指出,哄擡物價目前並未有嚴格定義,一般是指颶風或其他自然災害發生導致供應鏈中斷後,價格大幅飆升的現象,另外有倡議人士指控,零售商會在這種情況下大幅提高必需品價格。
美國目前並未在聯邦層級禁止哄擡物價行爲,不過已有多個州限制哄擡物價。
美聯社指出,多數經濟學家對此持否定態度,第一個因素是,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哄擡價格的行爲。報導指出,一般而言,通貨膨脹飆升後要讓價格回到原來的水準是非常困難的,唯有在經濟長久、嚴重衰退時,纔會出現價格持續下跌的情形,相較之下,經濟學家普遍認爲,更好的方法是讓工資持續上漲,民衆才能應對更高的成本。
另外CNN指出,部分經濟學家認爲,賀錦麗的政策可能會「創造更多問題」。
猶他州韋伯州立大學(Weber State University)經濟系主任羅伯茲(Gavin Roberts)曾研究新冠疫情期間,不同州通過打擊哄擡物價法後的成果,他觀察到最大的影響主要發生在超市,這些法律促使消費者「購買更多商品」。
他認爲,當價格飆升時,多數情況下,最好的政策行動實際上是不採取任何行動。如此一來,消費者可能會因爲牛肉太貴而改買其他肉類或蛋白質,貨架上將囤積更多牛肉,待願意支付更多錢的消費者採買。
針對賀錦麗稱她的政策「能讓食品業變得更有競爭力」,羅伯茲認爲效果可能正好相反,「更有可能的是維持現狀」,因爲該項政策阻擋了新的競爭者加入,長遠來看,競爭有助於降低價格。
歐巴馬政府時期的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佛曼(Jason Furman)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指出,打擊哄擡物價可能無意中傷害消費者。他說,打擊企業哄擡物價的政策風險可能在於阻止經濟調整,如果價格沒有因爲強勁需求而上漲,新公司可能不太願意進入市場增加供應。
佛曼直言,「這並非明智政策」,「沒有優點,還有一些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