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印電影助攻 「車庫娛樂」張心望打下5.5億票房江山
過去1年,《屍速列車》(Train To Busan)與《我和我的冠軍女兒》(Dangal)分別以新臺幣3.4億元和1.6億元,創下韓片與印度片在臺的票房紀錄。發行商車庫娛樂(GaragePlay)在創辦人張心望帶領下,成立3年,至今發行的院線電影累積超過250萬觀影人次,總票房約合新臺幣5.5億元。
張心望從科技產業跨足電影,他的心得是,身爲發行商,一定要做自己喜歡、熟悉的類型 ,「瞭解愈多,就愈容易管理(風險 )。」
「女兒對不起,爸爸我…會晚點回家,有個重要的客人我一定要載回來…。」
1980年5月,南韓光州發生軍人鎮壓抗議民衆的流血事件,但因新聞遭到封鎖,外界所知不多。爲披露真相,一位駐日的德國記者從首爾包了一輛計程車前往光州採訪。原本說好一天往返,孰知事情愈演愈烈,一波三折。搭載這名記者突破光州封鎖線的司機能否完成任務,也成爲觀衆在觀賞電影《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A Taxi Driver)時最大的懸念。
《我》片由韓星宋康昊掛帥演出,該片8月2日在韓國上映,3周已突破1,000萬觀影人次,累積票房約新臺幣21.8億元,臺灣將於9月初映演。 發行商車庫娛樂(GaragePlay)創辦人張心望表示,他今年初聽聞此片訊息,當時只知以光州事件爲背景,在坎城市場展看到電影初剪後「覺得很震撼」。當時可能由於題材較生硬,來自臺灣同業的競爭對手不多,但他認爲故事本身撼動人心,未來票房「不會賣得太差。」
「這部電影乍看主題很硬,但其實很動人。不管是否瞭解光州事件,都會被影片中所刻畫的人性感動。包括父親在親情和大公大義之間抉擇的內心掙扎,以及新聞工作者爲捍衛真相不惜衝鋒的決心等,是一部從各種角度詮釋人性、且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
張心望表示,只要故事能撼動人心、引起共鳴,票房通常不會太差,這是他和團隊的選片原則。成立3年來,車庫發行的院線片共累積250萬觀影人次,以票價1張220元計,約創造了5.5億元票房。
「公司在選片上有兩個概念,一是能感動人心且具啓發性的電影,二是兼具多元精神,包括國籍和片種的多元,讓觀衆看到不同的東西。」他坦承,好萊塢主流大片特效、演員等都很強,因此選片上他會刻意挑選好萊塢較少碰觸的題材。車庫娛樂引進純商業片的比例不高,反而常選有文化內涵的電影。
此外,他對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特別有興趣。「它不只是故事,是真實發生在這個世界上。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如果拍得好,會爲電影加分,觀衆的體會會更深刻。」例如《我和我的冠軍女兒》(Dangal),外界很難想像,印度女生也可以去參加摔跤比賽、拿到冠軍,小人物的真實人生,比任何偉人故事都吸引人。
身爲電影發行商,每年赴各地主要電影市場展是家常便飯,談到「教戰守則」,張心望表示,坎城影展當然是最完整的,從藝術片、歐洲各國的電影到商業片,應有盡有。柏林影展比較偏藝術、歐系,美國影展則以歐美商業片居多,東京影展以日片爲主,釜山影展以韓片和亞洲片爲主。其他還有香港影展、新加坡和泰國影展等。
「去影展是爲了蒐集訊息,瞭解電影真正的主題,多半是到影展前纔會知道有那些片。但除了片名也不會有太多細節,要到當地纔會看到內容。」比方《屍速列車》(Train To Busan),原本張心望看上的賣點是「韓國人拍的殭屍片」,可對方出價太高,讓他有疑慮。看過片後才知道片中有對人性的深刻描寫,貴一點也值得。
跑遍世界各大小影展,張心望認爲:「影展不是重點,重點是影片。」像坎城這麼大的影展,有時卻找不到他要的片子,反而在規模小的影展找到,「電影的主軸還是在影片本身,所以應該跟着影片跑。」
張心望一路走來慢慢累積經驗,至今仍在學習。「進入電影產業的門檻不是很高,就像電腦展一樣,買個門票就可以進去了。進去後看到人就問,賣片人都會跟你談。」如何說服對方把片子賣給新手?「他賣不掉的時候就會賣給你,一開始的生意都是這樣做的,因此新手買回來的片子通常不會太好做。」
電影賣的是內容,沒有規則可循,買賣過程像拍賣會,喊價多少就是多少。 「只要有人願意買,它就值那個錢。」在緊張氛圍下,有些人會一時「腦充血」衝動買片、簽約,但一搭上回程飛機就覺得不太對勁。有些人甚至步出會場就後悔,但信用還是很重要,到最後只好吃下來。
「我們也有過這種經驗,但我們會設上、下限,即使如此還是會一點點腦充血,至少風險還可以控制。」
很多片子在買賣時連劇本都沒有,或是有劇本,但售出後卻一改再改,連導演也換了,到最後拿出來的是另外一部電影,「看到成品就快要昏倒。」日韓片在買賣時至少可看到部分內容,但美國片常是預售,風險很高。想要降低買片風險,張心望建議可多讀劇本,至少能掌握劇情節奏,也因此他喜歡買儘快能上映的電影。
張心望說,入行之初因憑一股熱血、行事衝動,所以忽略了規則。歷經與前東家威望國際(CatchPlay)的官司風雨,他給予新手什麼樣的建議?「電影是很特別的行業,它有一半是藝術,是感性的;另一半是產業,是很理性的,要在中間找到平衡點。」如果買片只爲賺錢,卻缺乏熱情,一定會做得很辛苦,「切記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片子,也就是自己喜歡的片!」
張心望表示,在自己熟悉的領域深耕,是每家片商都在做的事,車庫娛樂也朝這個方向走。例如成立子品牌GarageKorea,專營韓片。除了反映他的個人喜好,也希望更有系統、有效率地把韓國電影介紹給臺灣觀衆。喜歡韓片的民衆只要持續關注這個品牌,就能提早掌握韓片在臺上映的時間表。
總之,「愛其所好、做你喜歡的東西,是很重要的」,張心望說。愈是瞭解自己想做的東西,管理風險才愈容易。反之,就會因爲缺乏經驗而增加風險。買片之餘,他也擁有樂聲影城經營權,爲自家影片提供更多曝光空間。
更多鏡週刊報導【5.5億票房戰術】韓片在家看就好?他這樣吸引觀衆進戲院【5.5億票房戰術】沒買到意外熱賣的這部片 張心望嘆可惜【5.5億票房戰術之四】買賣教戰守則 出手最忌「腦充血」【5.5億票房戰術之三】愛其所好 就能控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