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戰士老家」-美軍陸戰隊米拉馬航空站開放日巡禮

米拉馬基地開放日,美國海軍藍天使特技小組展示他們最拿手的緊貼式編隊飛行。(圖/dvidshub)

今年9月27日到9月29日,加州南部的聖地牙哥米拉瑪陸戰隊基地開放,這座基地因好萊塢票房電影《捍衛戰士》而廣爲人知,雖然如今基地屬性稍微改變了,但每年的基地開放日,仍然有大量的民衆前來「朝聖」。

兩年前,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主演的《捍衛戰士:獨行俠》(Top Gun:Maverick)票房大賣,挽救了全球因新冠疫期爆發造成的產業衰退,阿湯哥因此被譽爲「電影業救世主」。事實上,在1986年該電影的首集《捍衛戰士》上映時期也有類似效果,只是當年挽救的是美國海空軍招生人數,衆多青年學子紛紛報考軍校,海軍滿額報空軍,空軍滿額報陸戰隊,陸戰隊滿額報空軍國民兵。 同時,電影也讓南加州聖地牙哥的米拉馬海軍航空站(Naval Air Station Miramar)廣受人知,外號爲「美國戰鬥機小鎮」(Fightertown USA)。

然而,到了1996年,米拉瑪移交給美國陸戰隊,基地也更名米拉瑪陸戰隊航空站(Marine Corps Air Station Miramar),成爲陸戰隊第3航空聯隊的基地。至於《捍衛戰士》首集主要劇情的美國海軍戰鬥機武器學校,被轉移到內華達州的法隆海軍航空站(Naval Air Station Fallon)。這就是爲何續集《捍衛戰士:獨行俠》,就不再以米拉馬爲據點。

縱使如今的米拉馬,已沒有帥氣的F-14雄貓戰機,也已不算美國海軍基地,但是仍然受到極大的歡迎,除了來朝聖捍衛戰士老家以外,美國陸戰隊也是很有影響力的,陸戰隊航空部隊的可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美國海軍陸戰隊的F/A-18C戰機,陸戰隊未購入超級大黃蜂,仍然是1990開始服役的F/A-18C/D。(許劍虹/攝)

全球第三強空軍

軍事迷有一句玩笑話:「全球排名第一的空軍是美國空軍、排名第二的空軍是美國海軍、排名第三的空軍是美國陸戰隊!」雖然是搞笑說法,但是這支「空軍」包括了F/-A18戰機、F-35B垂直起降戰機、F-35C海軍型,還有獨樹一格的MV-22B魚鷹式旋翼機、CH-53E超級種馬重型直升機、KC-130力士型空中加油機、AH-1Z蝰蛇式攻擊直升機以及UH-1Y毒液通用直升機,齊聚一堂以展現全球第三大空軍的威力。

美國陸戰隊相當重視垂直起降性能,MV-22就是他們最倚重的快速運輸機,雖然它的安全性屢受質疑,但確實好用。(許劍虹/攝)

與海軍航空隊的使命不一樣,陸戰隊航空部隊更重視對地面部隊的支援,而非搶奪空中制空權,因此從上面列出的陸戰隊現役航空器來看,支援兩棲部隊搶灘登陸纔是陸戰隊航空隊的使命。因此陸戰隊採用的主力機種更重視對地打擊火力而非在空戰中擊落敵機。這也解釋了何以陸戰隊使用的仍是F/A-18C/D型經典大黃蜂,非海軍的F/A-18E/F超級大黃蜂。

另一方面,爲了野戰部署需要,陸戰隊更喜歡垂直起降戰機,早年是AV-8B,如今是F-35B。雖然F-35B體型與空軍的F-35A型差不多,卻因機身中間的舉升扇,大幅削減了航程,但暇不掩瑜,F-35B一直深受好評,許多國家求購F-35B以成立輕型航艦部隊,其實,它也是我們中華民國空軍最希望獲得的戰機,它能夠在機場失去跑道之後,還具備升空作戰的特性,維持遭受第一擊之後的防空與反擊能力。

除靜態展示外,還有名爲陸戰隊空陸特遣隊(Marine Air–Ground Task Force)的動態展示。在這場精彩的表演中,先由F-35B展示超高能的情報蒐集能力,捕捉到敵人重要目標後以聯合制導彈藥(Joint Direct Attack Munition)實施精準攻擊。接下來再由F/A-18經典大黃蜂實施空中火力打擊,接着AH-1Z掩護着UH-1Y與CH-53E等直升機載運先遣部隊進入戰區。

等先遣部隊掃蕩完殘敵,主力部隊在再搭乘LAV-25裝甲運兵車及JLTV聯合清型戰術輪車(Joint Light Tactical Vehicle)進場,對敵佔區完成佔領。顯見陸戰隊航空隊的主要任務,還是以對地面敵軍實施火力壓制,掩護陸戰隊弟兄完成登陸爲主。

超級大黃蜂來助陣

因爲電影《捍衛戰士》知名度太高,讓許多參訪觀衆都誤以爲米拉馬迄今仍是海軍假想敵部隊的基地,因此在基地內沒有看到其他的假想敵戰機,難免感到有些失望。所幸美國海軍仍然派了一些飛機前來支援陸戰隊,包括1架P-3C反潛機,以及單人座F/A-18E、雙人座F/A-18F超級大黃蜂各一架,也算是聊表心意。

參展的F/A-18E隸屬第27戰鬥攻擊機中隊,F/A-18F則來自第102戰鬥攻擊機中隊,兩個中隊都是雷根號航空母艦(USS Ronald Reagan, CVN-76)打擊羣重要的組成部份,皆以日本的美軍陸戰隊巖國飛行場爲基地,象徵陸戰隊與海軍本爲一家的精神。當然在朝鮮半島、臺海乃至於東海有事的時候,也是首當其衝在第一線擔任救火隊。

F/A-18E/F體積比經典大黃蜂大20%,可容納的燃料更是超過後者的33%,滯空時間更久,執行任務時間較F/A-18C/D型多了足足41%,火力也更加強大。超級大黃蜂做爲海軍艦隊主力戰機,首要任務是攔截敵人轟炸機對美國海軍航艦打擊羣可能的攻擊,所以需要具備空對空作戰能力。而在對地面以及海上目標的打擊上,F/A-18E/F型相比起F/A-18C/D型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此次空中表展示壓軸戲碼,交給了享譽世界的美國海軍藍天使特技表演隊(Blue Angels U.S. Naval Flight Demonstration Squadron),該隊以擔任表演的6架F/A-18E/F戰機,再加1架擔任後勤工作,外號「肥阿伯」(Fat Albert)的C-130J運輸機。爲了避免抗G衣造成的身體反應遲緩,藍天使成員不着抗G衣,也不戴氧氣罩,所有動作都靠個人體能與意志力支持,看着6架超級大黃蜂戰機,彼此間距不足1公尺,仍然能精彩的表演高機動翻滾,着實讓人佩服飛行員的高超操作技藝。觀衆們忍不住對着高空歡呼尖叫,彷彿「捍衛戰士」的精神不曾消失。

空軍國民兵F-15來尬場

除了美國海軍、藍天使前來「友情贊助」以外,美國空軍也不放掉這個露臉的機會。做爲全球第一的空軍,從馬區空軍後備基地(March Air Reserve Base)分別派出C-17運輸機與KC-135R空中加油機各一架,再加上來自空軍後備司令部第307轟炸機聯隊的B-52H戰略轟炸機,充分展示出美國空軍強大的遠程以及投射能力。我們可不要忘記,這三架飛機還都只是美國空軍的後備力量而已。

此外,美國空軍還安排了「傳承飛行」(Heritage Flight),二戰P-51B野馬機與F-22猛禽同框出現,看着曾經的二戰王牌戰機,與當世無敵的F-22同框出現,顯示了自二戰以來,美國空權霸主地位從未動搖。

F-22進行精彩的單機表演。(圖/dvidshub)

F-22當然也有單機展示,再次表演最經典的超慢速高攻角飛行,就看到F-22幾乎垂直向上,但是速度卻愈來愈慢,幾乎懸停半空,到了幾乎停止前,才改變姿態恢復水平飛行,完全不擔心失速。如此匪夷所思的航空性能,無怪乎問世25年後仍然是傲世羣倫、獨孤求敗。

海軍型的F-35C(左),與陸戰隊垂直起降型的F-35B(右)。外型很相似,但起落架與機背可看出差異。F-35C的鼻輪有雙輪的,也有彈射鉤;F-35B的鼻輪是單輪的,機背有風扇蓋,可明顯看到接縫。(許劍虹/攝)

加州本地的空軍國民兵第144聯隊第194中隊,亦派出4架F-15C鷹式戰鬥機參展,這可能是該中隊F-15C的最後一波對外表演了,C型鷹式戰機於1985年服役至今已40年,多年來的南征北戰,機體老化到無法再支撐下去,於是美國空軍自前年開始訂購F-15EX「鷹2式」,雖然外觀改變不多,但是內部航電皆是最新式的,引擎也從普惠F100-PW-220,換裝推力更大的奇異F110-GE-129。足見即使美國空軍國民兵僅算是「二線部隊」,但是其戰鬥實力仍然名列前矛。事實上,194中隊也出過海外任務,曾在2018年被派往烏克蘭參加「晴空演習」(Exercise Clear Sky),對烏克蘭空軍幫助甚大。

美國空軍加州國民兵的F-15C戰機,已經服役超過40多年,機身老化嚴重,未來將由F-15EX取代。(許劍虹/攝)

位於美國西岸的加州,是印太地區有事端時,美軍增援前線作戰的「大後方」,也就是說假如西太平洋情勢緊張,第194中隊的戰機(屆時應該是F-15EX),有可能前來亞太地區助戰。在活動期間,筆者就看到該中隊設計了一些映射「潛在對手」的臂章,上有奇怪中文字以及鐮刀斧頭標誌,其暗示之意不言可喻。

米拉馬基地售賣的「對手部隊」臂章,上面英文寫着Griffin Red Air,中文寫着「丹空」。 Griffin 是西方的獅鷲獸,丹空想必是Red Air。圖案像是一隻白頭鷹,攻擊鐮刀錘頭徽,以及紅星的Su-27 戰機剪影。(許劍虹/攝)

與中華民國淵源頗深

行筆此處,筆者又想到本屆參展的兩個飛行單位在歷史上確實與中華民國淵源十分深遠。第一個是帶F-35B來做靜態展示的陸戰隊第214戰鬥攻擊機中隊,即俗稱的「黑羊中隊」(Black Sheep Squadron)。「黑羊中隊」最著名的王牌飛行員波因頓(Gregory "Pappy" Boyington),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迴歸陸戰隊航空隊體系前曾在「飛虎隊」(The Flying Tigers)的第1中隊服務。

雖然他與陳納德(Claire L. Chennault)的關係並不好,也因爲酗酒問題時常在隊上惹麻煩,可是他終究是陸戰隊擁有擊落22架日機紀錄的超級王牌飛行員,且曾也是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American Volunteer Group)的一份子,駕駛漆有青天白日徽的P-40戰機參戰。儘管「飛虎隊」方面只承認他在中華民國空軍服役時取得的戰果是「3.5架」而非他自稱的「6.5架」。

另外,陸戰隊第323中隊其實也幫過臺灣。早在1958年臺海危機時,這支部隊的後勤人員曾攜帶仍在實驗中的GAR-8響尾蛇飛彈(此爲實驗室編號「導向空中追熱第8型」之意,後定名爲AIM-9B)來臺灣,改裝與培訓中華民國空軍第11戰鬥機大隊第44中隊F-86F戰機與飛行員,幾天後,加掛飛彈的F-86F戰機就在「九二四空戰」(1958年9月24日發生,也叫溫洲灣空戰),利用飛彈擊落有4架MiG-17,是世界空戰史上,首次的飛彈擊墜紀錄。也因此,這些美軍人員是當然的空戰勝利幕後功臣。更有意思的是,他們與中華民國的緣份竟還沒有結束。

可還記得馬英九執政時代的2015年4月1日,曾經有兩架F/A-18C大黃蜂戰機降落到了臺南機場。當天,編號404的戰機在巴士海峽演訓時發生機件故障,需要臨時找場地降落。根據美軍的安全流程,受損戰機最好有僚機陪伴至安全處,因此另外一架410號的F/A-18C戰機也跟着一起降落臺南空軍基地。爲何選這裡?是否因爲他們知道臺南基地是冷戰期間,專門維修美國軍機的亞洲航空(Air Asia)存在地?這就不得而知了。

美國海軍接獲通報後,再派遣維修人員搭乘KC-130到臺南基地,維修故障的404號戰機。2天后,兩架大黃蜂戰機與KC-130於4月3日離臺,結束了於段發生於中美斷交以後的「軍事小幫助」。然而此事件的言之外意是:即使中華民國與美國已失去邦交40多年,美方仍然認定中華民國是可信賴的友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