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來襲 漁民搶救蝨目魚大作戰

寒流來襲,雲林縣漁民展開搶救蝨目魚大作戰,23日已有蝨目魚凍傷,漁民抽取地下水注入魚塭提高水溫,儘量將寒害減至最低。(張朝欣攝)

寒流來襲,雲林縣沿海地區漁民展開搶救蝨目魚大作戰,23日臺西鄉漁民表示,去年底寒流造成部分蝨目魚凍傷、凍斃,此波寒流溫度更低,且會持續4、5天,昨天早上巡視魚塭氣溫約11度,已有一些蝨目魚出現凍傷情況,目前只能抽取地下水注入魚塭提高塭水溫度,儘量將寒害減至最低。

雲林沿海地區有上千公頃文蛤與蝨目魚混養魚塭,由於屬淺水池且蝨目魚又不耐寒,每次寒流來襲漁民都嚴陣以待,面對此波入冬最強寒流,漁民紛紛加強魚塭周邊擋風牆、魚塭內深水避冬溝等防寒設施,並隨時準備抽取水溫較高的地下水注入魚塭。

臺西鄉民代表陳文求表示,去年底寒流臺西地區有逾萬臺斤蝨目魚凍斃,因此漁民22日晚上便開始巡視魚塭,昨天一大早查看,已有一些體弱或幼小蝨目魚凍傷,入夜後溫度會更低,要隨時備戰。

李姓漁民指出,目前蝨目魚還未傳出大災情,24日是關鍵,因爲蝨目魚經過首日寒流侵襲,有些已凍傷,但外表看不出來,隔天才會漸漸浮出水面,持續低溫就會凍斃,屬於延遲性災損,希望老天爺賞口飯吃,保佑蝨目魚能撐過去。

嘉義縣農業處漁業科長張建成指出,沿海23日清晨纔開始降溫,冷的時間不算長,水體溫度不至於降到太低,昨未傳出寒害災情,但入夜後溫度持續下探,推測文蛤混養的蝨目魚風險較高,恐成首波受害者。

至於鱸魚、吳郭魚等熱帶魚種,多躲在池底避寒取暖,如真的受災,至少要等3、4天屍體腐爛纔會浮出水面,需進一步觀察有無延遲性災損。

臺南北門、學甲、七股等地23日凌晨出現10度以下低溫,目前非臺南蝨目魚主要產季,大多是與文蛤、白蝦混養的蝨目魚,黃姓漁民說,現在就擔心萬一混養池蝨目魚凍壞,影響水質環境,連帶使文蛤跟着「陣亡」,絕對不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