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女主背火的包,沒人再愛

年輕人更關心明天的麪包在哪兒,能找“平替”的時候絕不輕易爲“正主”的信仰充值。更何況,當代消費者比十年前更清楚,輕奢品牌普遍不保值。 所以,從一包難求到跌落凡塵,MCM再也很難成爲被追捧的身份象徵。

作者 |阿瑞編輯 | DR題圖丨視覺中國

“這款‘時代的眼淚’放二手市場,現在還能賣多少錢?”

如果你不認識MCM這個品牌,那大概率也在街上看到過這樣的雙肩包:干邑色(棕黃色)、佈滿菱形和字母logo,或許還帶有亮閃閃的鉚釘,那是MCM的經典款之一。

對過去十多年裡追過星的人來說,MCM甚至可能是他們青春的一部分,因爲國內外相當多的男女明星都曾背過MCM的包,可以說是火爆全球。

它也是許多人的入門級奢侈品,3000—6000元的價格,學生黨和普通工薪族都要咬咬牙才能買上一個。

然而“潮到風溼”又如此高貴的包包,到了二手市場上,價格卻要少個“0”。

MCM的經典款雙肩包。(圖/小紅書截圖)

最近,MCM品牌的中國運營商赫美集團發佈2023年財報,其中顯示歸母淨利潤虧損4720萬元。MCM目前在中國內地擁有43家門店,這個數字與2014年剛進入中國時開設的40家門店相差無幾,彷彿過去十年的時光停留在了原地,與時尚的距離也在越發地遠。

做生意,如果要安慰自己“歸來仍是少年”,那未免太幼稚。

如今的MCM,當然不至於沒有人背,但當網友提到它,其後緊跟的往往是問句:“真的很土嗎?”“是不是過氣了?”

01德國輕奢包,韓劇女主都在背

MCM的火爆與當年的韓流脫不開關係,不過,它最初其實是個德國品牌。

1976年,一位名叫Michael Cromer的男士在德國慕尼黑創辦了MCM,並以自己的名字縮寫加上慕尼黑的首字母命名了品牌。佈滿包身的緞帶月桂葉logo,以及刻有獨一無二編號的黃銅銘牌,使得MCM的箱包擁有極高的辨識度。

20世紀80年代,歐美許多名流都曾帶着MCM的經典款行李箱公開露面。當年風靡一時的美劇《豪門恩怨》中,豪門女主角每每出行,都要興師動衆地帶着好幾個MCM旅行箱。

20世紀80年代,MCM風靡歐美。(圖/《豪門恩怨》劇照)

一個萬年定律是,要看某個品牌有多火,其山寨品的流行度是一個重要風向標。

彼時,奢侈品與街頭風格完全不沾邊,而一夜暴富的黑人rapper們又想用奢侈品包裝自己、彰顯身份。知名黑人設計師Dapper Dan鬼才般地用同等高級的材料,再印上知名奢侈品牌的logo,爲他們定製嘻哈風格高檔服裝,一度被Gucci告上法庭。而被“山寨”的,除了Gucci、Fendi等重奢品牌,MCM也同樣在列。

MCM當時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然而,20世紀90年代,MCM創始人爆出逃稅醜聞,加上仿冒品氾濫,品牌逐漸沒落。幾經轉手之後,到了韓國人金聖珠手中,MCM才迎來新生。

韓劇的帶貨能力不容小覷。(圖/《城市獵人》)

對於韓國的時尚產業而言,金聖珠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她是韓國能源公司大成集團的千金,留美歸國後拒絕父母安排的婚姻,創辦了自己的公司,將Gucci、YSL等品牌引入韓國,也曾是MCM在韓國的代理商。2005年,她看不下去MCM的躺平擺爛,主動從瑞士人那裡收購了這個品牌。

用如今的眼光來看,金聖珠稱得上獨立女性的典範。也因此,她深諳新時代女性消費者的心理,將MCM重新定義爲“Mode”(時尚)、“Creation”(創造)和“Munich”(慕尼黑),以年輕時尚的設計和德國考究工藝爲賣點,希望它“爲聰明的、注重質量和價值的職業女性服務”。

快+韓流,MCM涅槃重生的兩張牌。

一方面,儘管品牌調性和價格定位是輕奢,但金聖珠幾乎是把MCM當作快時尚品牌來運作,加快上新,不斷打造雙肩包、子母包、“菜籃子”等爆款,又在經典色之外推出了更多扎眼的色彩;另一方面,她不惜砸重金營銷,充分利用了韓流的影響力。

眼尖的觀衆總能扒出女主的穿搭都是什麼品牌。(圖/《當你沉睡時》)

2010—2015年,正是韓流對外輸出的巔峰期。

在這期間,當紅炸子雞Rain、東方神起、EXO都曾成爲MCM的代言人。既然“哥哥”出門都背這個包,粉絲們自然也願意跟風搶購。儘管在2014年以前,中國人只能通過代購買到,也阻擋不了粉絲們的熱情,MCM包當時也常年佔據國人韓國遊的必買清單。

不僅如此,MCM也是韓劇廣告植入的常客。在《城市獵人》《當你沉睡時》等大熱韓劇中,女主、女配都有不止一隻MCM包包。當年,“韓劇女主同款”是個難以讓人拒絕的噱頭,MCM的銷量很快迎來了暴漲。

韓劇“女主同款”, 讓MCM包身價暴漲。 (圖/《當你沉睡時》劇照)

2015年,奢侈品行業整體增速放緩,但在競爭對手Coach、Michael Kors等輕奢品牌利潤增長爲負的情況下,MCM的銷售逆勢增長,同比增加14%以上,且60%的銷售來自亞洲市場。2016年巔峰時期,其銷售額高達5791億韓元,是2005年614億韓元的9倍多。

不過,MCM並不是可以高枕無憂的奢侈品,在親民與高貴之間尋找微妙平衡的定價,還不足以讓它得到一塊“免噴金牌”。

02不保值的輕奢,過氣太容易

沒錯,無論“脫歐入亞”前後,MCM都擁有過許多高光時刻。

它最火的時候,國外如蕾哈娜、賈斯汀·比伯,國內如蔡依林、唐嫣、吳奇隆、馮紹峰,揹着不同MCM包被拍到的明星數不勝數,就連球星C羅也曾用MCM雙肩包搭配西裝。

MCM最值得一提的爆款要數超迷你雙肩包,尺寸比巴掌大不了多少,時常推出不同的鑲水晶限量版。在各路明星的引領下,人們爲它雙肩背、單肩背、斜挎、手拿和當腰包等多種背法而癡狂,這款包經常賣斷貨。

不同尺寸、款式的MCM箱包。(圖/MCM官網)

幾年之間,MCM在中國也火遍大江南北,有人形容“在商圈走過一條街,至少能看到七八個MCM包”。

但一樣東西越來越火、街頭隨處可見,從另一個角度理解就是“爛大街”。比如,MCM不少爆款包鑲滿鉚釘的標誌性設計,在過去曾是個性的代表,但在如今的年輕人眼裡,卻淪爲了過氣“殺馬特”。

和明星背同款輕奢包,可以是身份的象徵,也可以被批判爲“跟風”。正如法國學者安東尼·加盧佐在《製造消費者:消費主義全球史》中所提到的:“人們比拼着誰更獨特,如果附庸的人多了,附庸對象就會貶值,於是人們又要尋求新的附庸對象。”

閃亮的鉚釘,如今倒顯得土氣了。(圖/小紅書截圖)

從一包難求到跌落凡塵,MCM再也很難成爲被追捧的身份象徵,但這種巨大反差的形成,並不單單一句“爛大街”就能解釋。

如果“爛大街”到仿冒品氾濫的程度,這就不好辦了。

畢竟,動輒幾千元的價位對普通人而言並不算友好,如果便宜的仿冒品逼真到了讓人難以辨別的程度,就會令人懷疑買正品的錢到底值不值。

要知道,MCM自身的定價飄忽不定,經常降價搞促銷——這樣的操作,也很“快時尚”。去年,有消費者發帖表示,自己4000元買的包,背了兩週就降價了一半。

在某電商平臺上,MCM官方旗艦店某款包的問答區,有人問:“現在4800元買是不是大冤種?”不少人再次給出了肯定的答覆——“雙十一”期間,同一款包僅3000元出頭就能買到。

快時尚講求快速上新,降價促銷是家常便飯,但MCM從來不是真正的快時尚。

到了二手市場上,MCM更是難逃貶值的命運。即便有九成新,價格也免不了從腳脖子砍起。有消費者稱:“6800元買的迷你雙肩包,二手店說500塊錢收。”有人想出手,得到的評論是:“不值錢,自己留着吧。”“怎麼會有人買,這花色太醜了。”

韓國明星當年的粉絲們長大後,如今也覺得MCM有點醜了。(圖/微博截圖)

如今MCM倒也不能說沒人買,只是沒有從前那麼火了。通過其官方旗艦店可以看到,銷量最高的包累計售出9000多隻,最近一個月的銷量不足100只。

當代消費者比十年前更清楚,輕奢品牌普遍不保值。也因此,MCM及其競爭對手的日子都算不上好過。

手握MCM、Furla、Pinko等知名輕奢品牌的赫美集團,2021—2023年,來自品牌門店的收入分別爲1.58億元、1.30億元、1.65億元,雖然止住了下滑的趨勢,卻還是沒有扭虧爲盈。同樣擁有Michael Kors、範思哲和Jimmy Choo的Capri集團財報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其銷售收入同比下跌8.6%,淨利潤下跌60%,旗下品牌在本季度的銷售額均有所下滑。

相比之下,真正的高奢品牌仍過得十分滋潤。2023年,LVMH集團營收高達862億歐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9%;愛馬仕集團的銷售總額達到134.27億歐元,按當前匯率計算同比增長16%。

韓劇中關於奢侈品的金句。(圖/《黑暗榮耀》劇照)

某種程度上,“MCM”們敗給了一種名爲“務實”的時代症候。

沒錯,輕奢一直以來的定位是“奢侈品平替”,在快時尚與奢侈品之間挖出了收割普通人的賽道。

但在這個“平替社會”,年輕人更關心明天的麪包在哪兒,能找“平替”的時候絕不輕易爲“正主”的信仰充值。久而久之,就連以性價比著稱的快時尚,在部分人眼中也成爲“貴”的存在。

“明天背什麼包,取決於今天喝了什麼奶茶。”把各式各樣的奶茶外賣袋爆改成日常通勤包,比大幅貶值的輕奢包更有性價比。

說到底,輕奢作爲affordable luxury,天生自帶矛盾,既然普通人負擔得起(affordable),就無法稱之爲奢侈品(luxury)。畢竟,奢侈品最重要的是能彰顯身份地位的稀缺性,而輕奢從成爲“網紅爆款”的一刻起,就已經跨過了邊際效應的最高點,開始緩慢滑落。

03這屆年輕人,有自己的“MCM”

風水輪流轉,雖然MCM不火了,但是年輕人總有自己鍾愛的那一款網紅輕奢。

比如新晉網紅包Marni,手工編織的五彩“菜籃子”,靠鬼馬設計俘獲了不少年輕人。它家的包甚至不怎麼用昂貴的皮革面料,而是用塑料或毛線編織,動輒賣到一兩千元,卻依然能登上熱銷榜。去年播出的國產劇《去有風的地方》裡,劉亦菲逛菜市場帶的就是Marni包,在當時也順便給它添了幾分熱度。

Marni熟練掌握打造奢侈品人設的要義,那就是要顯得高不可攀。有消費者告訴新週刊:“去年夏天我路過Marni門店,想進去看看,店裡明明只有一位顧客,店員還要求我在外面等。”她等了幾分鐘,突然冷靜了下來,於是Marni失去了一位可能會衝動消費的顧客。此外,還有人在網上發帖表示,自己每拿一個包試搭,店員就在旁邊報價。

時至2024年,“劉亦菲同款”依然能使人趨之若鶩。(圖/《去有風的地方》)

又如知名法國時裝品牌馬吉拉(Maison Margiela)旗下的女裝副線MM6,繼承了馬吉拉早期的解構主義,顛覆傳統服裝形式,吸引了諸多反叛的年輕人。創始人馬吉拉本人把品牌logo設計成四條白色線頭,本意是剪斷標牌、撕去logo,代表一種反消費主義的“成熟時尚觀”。

但“叛逆者”成爲流量密碼,從來都是另一種消費主義的擡頭。

去年,蕾哈娜登上“美國春晚”超級碗舞臺,帶火了MM6與戶外品牌 Salomon的聯名球鞋,同款在谷歌的搜索量飆升了4000%。最近,MM6與Supreme的聯名新品也在線下大排長龍,很快售罄。

MM6大熱的三角包,也有多種背法。(圖/小紅書截圖)校對:黃思韻;運營/排版:嘻嘻

由此可見,要把MCM的過氣歸咎於中產“消費降級”,也不全然準確。在中國,赫美集團並沒有花太多精力進行長期的品牌建設,於2021年破產重整後,重心逐漸離開時尚行業,力圖向能源行業轉型。

或者可以說,過去買MCM的年輕人,現在大都到了成家立業的年紀,更願意把錢花在刀刃上,而MCM只是沒能吸引到新一代年輕人罷了。

誰年輕的時候沒有狂熱地喜歡過一個品牌呢?隨着年紀漸長、閱歷增加,熱情遲早退去,年輕時買輕奢的許多人,如今要麼有了足夠的財富去買高奢,要麼已經對消費主義祛魅,卡在中間的輕奢品牌就顯得雞肋。

話又說回來,年近半百的MCM至少曾經重生過,兩度抓住了年輕人。而如何持續吸引一撥又一撥的年輕人,這個命題也許要交給輕奢場上的後輩們了。

[1]MCM背後的韓國女人. 界面新聞. 2016-05-23[2]中產“滑落”,輕奢失靈. 每日人物. 2023-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