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瑜老用痔瘡、下體做比喻 鄧惠文醫師分析:極度焦慮「民調是他的痛」
▲鄧惠文醫師在政論節目上分析,韓國瑜的「痔瘡說」。(圖/翻攝自鄧惠文臉書)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日前一句「得民心者,得天下,得民調者,得痔瘡」相關的比喻引發爭議,綠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精神科醫師鄧惠文在政論節目《94要客訴》上指出,會做出這樣的比喻,顯示出現在處於極度焦慮的心理狀態。
根據三立政論節目《94要客訴》,主持人楊琇晶引言表示,選戰倒數45天,韓國瑜在臺東又出現一句名言,民調高者得痔瘡,「我念起來都覺得很不好意思,可是他昨天對羣衆這樣講」所有的痔瘡議題在今天都發酵了,這一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鄧惠文分析表示,從一個人講的話,裡面使用的比喻跟象徵可以看出內心的想法,大部分人對於痔瘡的聯想就是「痛」、「坐立難安」,把民調跟痔瘡聯想在一起,就是目前民調的結果讓他像得痔瘡一樣坐立難安,可是他又用得痔瘡這個來說競爭對手,這是一種極力想要排除焦慮的顯現。
▲韓國瑜在臺東發表「痔瘡說」引發爭議。(圖/記者羅婉庭攝)
楊琇晶又發問指出,韓國瑜常用屁股、屁眼等詞來做比喻,作家苦苓用了「下體依戀症候羣」來形容,有這個病嗎?
鄧惠文表示,在精神疾病上沒有「下體依戀症候羣」這種病,但是他可能想要用「最接近人」、「最底層的語言」,而這是身體最下面的地方,所以也最符合最底層的語言。
鄧惠文進一步解釋,人最先感受到是否能控制自己的身體,理論上就是從肛門開始,也就是控制自己的排泄,所以會一直提到肛門、排泄相關的用語,還是對於自己能不能控制局勢,是感受到壓力與焦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