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大後,要和爸媽分/牀房睡?不得已必須同牀怎麼辦?
點擊上方 ▲ 關注「歐茜醫生」瞭解更多育兒知識
最近,有一位媽媽問我:歐醫生,我家孩子快3歲了,是不是要跟他分開睡了呢?還跟爸爸媽媽一起睡會不會對孩子不好呢?
我的回答是:和孩子分牀、分房確實有必要,但具體什麼時候進行沒有統一的標準,需要根據孩子的情況、家庭環境、父母需求等方面綜合考慮。
爲什麼建議分牀、分房睡?
1、一歲之前《中國嬰幼兒睡眠指南》、美國兒科學會(AAP)都建議孩子一歲之前跟父母同房不同牀睡覺。
這個階段,與父母在同一個房間睡,父母更容易對孩子的需求積極響應,可以幫助建立良好的母嬰安全依戀關係,對寶寶的心理健康發展有積極作用。
而分牀睡則是考慮到安全問題。有研究發現,如果寶寶和父母睡在同一張牀上,可使嬰兒死亡的風險增高。
2、一歲之後目前暫無關於一歲之後分牀\分房時間的統一建議。
據我所知,身邊還是蠻多父母選擇跟孩子一起睡的。孩子一歲之後,不少家長因爲擔心孩子半夜從小牀爬出來發生跌落風險,所以選擇同牀睡方便照看;有的家長因爲孩子高需求特質,選擇和孩子同牀睡;有的因爲房間不夠放置小牀,選擇同牀睡……
但畢竟孩子總有一天性別意識會迅速發展,孩子總有一天需要學會獨立,分牀/分房睡需要提上日程。
不妨在孩子3-5歲時開始考慮分房/分牀。
因爲這個階段是孩子性別意識發展的時候,同時也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能夠自己爬上\爬下牀、能夠自己穿脫衣服、自主入睡能力也足夠強。然而,所有的建議都應該建立在實際基礎上,除了家庭環境、父母需求,重點還要孩子的具體情況來決定。
如果孩子因爲分房而產生巨大的情緒問題,那麼這就不是一個分房的好時機,需要再做準備考慮其他的時機。
如何順利與孩子分房?
當開始嘗試跟孩子分房,如何進行才能更順利呢,跟大家分享幾招:1、循序漸進,先分牀再分房如果跟孩子同牀睡,那麼分房之前建議先分牀,這樣孩子在心理上也好接受一些。分牀之後等孩子適應了,那麼可以開始跟孩子商量分房的事情。
2、做好心理建設我們可以帶孩子去挑選房間的裝飾及傢俱,尊重孩子的喜好,並讓孩子參與房間裝飾的過程,讓孩子對房間更有歸屬感。白天可以帶孩子在TA的新牀上玩上一會,讓他熟悉甚至喜歡上他自己的牀。還可以給孩子讀相關繪本,比如《第一次自己睡覺》,暗示孩子已經長大,可以自己睡覺。如果孩子表示怕黑,還可以給孩子讀《吃掉黑暗的怪獸》等類似繪本。
3、相對固定的睡前儀式正式分房應選擇在孩子沒有生病、情緒穩定的日子,剛開始的階段,家長可以坐到牀邊,給孩子講故事,等孩子睡着之後再離開。
如果孩子有習慣的安撫物,那麼可以讓孩子抱着安撫物入睡,或者將安撫物放在孩子身邊,這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睡前家長不妨撫摸孩子或輕吻孩子,讓孩子知道就算爸爸媽媽沒有跟TA一起睡,但爸爸媽媽依舊愛TA。
4、積極引導剛開始階段孩子出現抗拒、哭鬧是很正常的,特別是半夜醒來的時候,沒有爸爸媽媽在身邊難免害怕。
這時可以告訴TA,爸爸媽媽就在隔壁,隨時敲門爸爸媽媽就過來,如果孩子哀求一起睡,家長也不要責備或懲罰孩子,同時不能輕易心軟妥協,家長先安撫孩子的情緒之後,再跟孩子講道理,並重新到孩子的房間安撫入睡。
不管孩子表現如何,第二天醒來家長及時鼓勵孩子,及時給與孩子正面能量,讓孩子變得更加勇敢。如果孩子第一天嘗試順利,不妨給孩子送上一份禮物,並由此紀念孩子的成長進步。對於與孩子分房這件事,我們不能操之過急,如果實在失敗了,擇日再進行便是了,相信終有一天,孩子能勇敢度過成長過程中的這一個小坎。
不得已必須同牀怎麼辦?
很多時候家長可能因種種原因(如房間面積小放不下小牀、夜間哺乳完怕放回小牀寶寶哭等),不得已需要和寶寶同牀。像這些時候,該怎麼辦呢?
答案是——若寶寶年齡較小(如1歲以內),儘可能降低同牀時意外發生的機率:
×給牀安上圍欄
√清空牀周圍地板硬物,或直接打地鋪
×家長一方或雙方抽菸、媽媽孕期吸菸√儘快戒菸
×家長喝酒後上牀√儘量不飲酒。如果喝了,等酒醒了再上牀
×家長服用了催眠的藥物,如安眠藥√服用安眠藥後不與寶寶同牀。同時,如果確有服用安眠藥的需求,可與醫生和藥劑師溝通調整,選擇安全係數高的方案。
×使用表面柔軟的牀墊,如水牀、舊牀墊√更換一個平坦且堅實的牀墊
×在牀上放置可移動的牀單、鬆軟的被褥、毯子、枕頭和玩具等√大人和孩子各用自己的被子(輕薄舒適)袋,牀上不要放玩具和多餘的枕頭
×寶寶和父母睡得很近,甚至可以在睡眠時滾到寶寶的區域√有意識地睡遠一些√牀上只睡一個大人√考慮使用“牀中牀”√將小牀無縫拼接在父母的大牀邊
隨着孩子年齡增長,許多曾經讓家長戰戰兢兢的危險發生機率會逐漸降低(如小嬰兒被掩蓋口鼻窒息的情況在大孩子身上比較少見),這時家長更多擔心孩子心理成長的問題。
其實可以改善條件分牀或者分房自然是很好,暫時做不到的話,也不用太掛心,孩子總有一天會獨立出去自己睡,目前也並沒有權威研究說與父母同睡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在儘量不影響大人睡眠生活質量的情況下,往後拖拖,問題不大。
end
免責聲明:本文數據更新於2022年7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醫療、健康、用藥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個人的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醫學問題請及時諮詢醫生。對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議,請給我們留言。
注:封面圖片來源圖蟲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