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學系畢業生取得國考資格 衛福部公佈選配新草案
衛福部本月初預告訂定,「國外醫學學歷參加醫師考試及臨牀實作適應訓練管理辦法」草案。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內醫學系門檻高,部分學子到海外攻讀醫學系,返臺考試再取得醫師資格。衛福部最近預告「國外醫學學歷參加醫師考試及臨牀實作適應訓練管理辦法」草案,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表示,通過第一階段筆試者,可以分配實習,每年名額約一百名,進入醫院完成實習後,再參加第二階段筆試
醫師法規定,公私立大學或符合教育部採認的國外大學醫學系畢業,並經實習期滿成績及格,領有畢業證書者,得應醫師考試。現行持國外醫學系學歷的畢業生,除了在歐、美、日等九大區域,已取合法註冊醫師或執業逾5年者,可以免持學歷甄試外,其餘必須通過甄試,再參加醫師國考。
衛福部近日預告「國外醫學學歷參加醫師考試及臨牀實作適應訓練管理辦法」草案,配合醫師法修法,針對實習規範提升法律位階,管理辦法僅針對西醫師,中醫師、牙醫師不在此限,預告至4月1日,之後發佈施行。
根據「國外醫學學歷參加醫師考試及臨牀實作適應訓練管理辦法」草案,醫師國考採取兩階段考試,通過後才能取得我國醫師證書。第一段筆試通過後,透過系統,由中央主管機關分發至指定因醫院受訓,若成績同分,則抽籤決定。受訓通過後,再參加第二階段筆試,才能取得醫師證書,並完成後續住院醫師等訓練。
至於國內醫學系畢業生,實習考試規定不同,劉玉菁表示,雖然也是兩階段考試,但是在醫學系六年研讀的期間,會先以學生身分完成(畢業前)實習,實習單位由校內安排,例如臺大安排在臺大醫院實習等,畢業後才完成醫師高等考試(國考),在執行PGY、專科醫師訓練。
有關外國醫學生實習,由考選部通知衛福部第一階段合格名單,通過者透過選配系統,分發到醫院受訓,由政府單位媒合。劉玉菁說,每年選配名額有限,以西醫師爲例,近年每年名額約有一百名,目前幾乎沒有額度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