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從中國經濟增速5%設定,看「疫情尚未過去」(庚欣)
示意圖/新華社
今天,大家都在議論「疫後」話題,如「疫後世界」、「疫後世代」、「疫後經濟」包括「疫後大國關係」等。 其實,人們大都不是專家,也不佔有全面、準確的疫情資訊,只是憑直覺,就認爲疫情已經過去。 但是,看看剛結束的中國「兩會」,特別是設定2023年經濟增速爲5%,就可以清晰讀出一個信號:務實的計劃制定者們認爲:「疫情尚未過去」。
「疫情尚未過去」,是這次兩會給人的直觀印象。 所有參會者都帶着口罩,具體的「準閉環」規則或有鬆動,但熟人親友轉送的「兩會紀念照」還大都是「面目皆罩」。 可見大會會務組和參會者對疫情的警惕性並未放鬆。 而更加說明問題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最受關注的經濟增速指標,被設定爲5%。
衆所周知,中國經濟增速設定,已經成爲世界經濟的重要風向標,許多人(包括政府、企業等)都在等待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日經新聞稱爲「東方國情諮文」)發佈這個指標,從中解讀目下中國政府的形勢判斷、政策趨向等諸多資訊,作爲自己的主要參考。 事前多數國際評估機構都預測中國今年增速會設定在5%至7%,我事先估計爲5.5%至6%),主要是出於對「疫後報復性增長」或「反彈性復常」的常識判斷,例如2020年增速爲2.3%,2021年設定增速爲6%,實際增長爲8%左右。 2022年增速只有3%,今年設定應該至少不低於2021年的水準。 同時,面對今年就業1200萬的指標而言,也需要一定的增速支撐。 更重要的是按照中國第二個百年目標:到2035(或2049)的發展目標(即2020至2035年15年GDP翻一番,每年平均增速不能低於4.7%)要求,而2020和2021兩年平均增速只有4%左右,2022年爲3%,那麼,無論從哪個角度考慮,只要可能,2023年都應該設定在6%左右,因爲越往後發展, 基數越大,調結構等難度越高,要走向高質量發展,增速就越發難以提升。 當然,我本來就主張不必過分拘泥GDP指標,應該以發展品質和民衆實際感受爲主要訴求。 但具體的「穩就業」要求和上述「兩步走」的中長期目標,也是有內在邏輯關係的,並非調整發展理念就能完全解決。 而且,人們注意到,即使是這個略顯低調的5%指標設定,李強總理還明確指出「即使這個目標,實現也不容易」。 可見,在務實的中國政府眼中,當今的形勢是多麼嚴峻!
近年來,國內外形勢確實很複雜,百年變局、世紀疫情、俄烏戰事、經濟動盪等「多重超預期因素」疊加發酵,被定位爲「風高浪急」甚至可能走向「驚濤駭浪」的「動盪變革期」。 但最近中國政府還不斷強調「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很多」,這裡,「疫情尚未過去」,就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負面約束。 在我們大多從其他角度如中美關係、俄烏戰事等進行壓力測試時,中國政府似乎仍然在關注「疫情」。 經過幾年的抗疫實踐,人們應該能夠理解中國各級政府對「疫情」的重視以及治理特點和苦衷,雖然「基本完成了去年的發展任務」,但設定今年的增速目標,還是不能貿然向「疫後」復常進行「跳躍性過渡」,「穩字當頭」(主要是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作爲政府主動塑造的一種社會取態,正與上述「動」特別是「疫情尚未過去」 等負面壓力形成了一種相持的平衡狀態。
正是基於上述對今年國內外形勢及中國社會經濟現實特別是「疫情尚未過去」的客觀評估,本着實事求是的態度,「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三要」作爲基本方針:「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 「疫情」還是擺在首當其衝的位置。 對此,可能每個人隨時隨地都不可掉以輕心。
(本文來源《海外看世界》,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