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臺灣最勇敢的戰士 錚錚鐵骨鍾逸人(李力羣)
高齡102歲的二七部隊隊長鍾逸人出席《二七部隊》新書發表,強調他從未後悔。(臺中市新文化協會提供/林欣儀臺中傳真)
以身爲舟、以槳爲筆、 以一生的波瀾成就母土。僅以此文向現年103歲,二二八事件,中部唯一有武裝反抗團隊的領導人「27部隊」鍾逸人隊長致敬。
鍾逸人,1921年生於臺中,17歲瞞着父親赴日求學,插班商業學校,並學習北京話、法語文學。曾因涉反日思想,被日本特務依「治安維持法」監禁約一年,1943年返臺。二戰結束,鍾逸人對於陌生的祖國有無限的憧憬,甚至請人求售中華民國的國旗給他,對臺灣未來充滿期待。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之後,警察不再出來維持秩序,盜竊頻傳治安紊亂,垃圾遍地髒亂不堪,當時,在臺中市瓦窯寮「首陽農場」楊逵夫婦收到民衆反應,希望能對治亂象。經過討論,31日「新生活促進隊」,就在瓦窯寮成立,由鍾逸人擔任隊長,捲起衣袖,負責處理起臺中市的垃圾。剛開始約有一百多個隊員,最後超過成立時的三、四倍。
「新生活促進隊」獲得臺中市「歡迎國民政府籌備會」主任委員黃朝清博士首肯,剛組成時的成員,有賴瓊煙、張金爵、施部生、呂煥章、蔡鐵城,和臺中省立醫院藥劑師許青鸞、護士長張彩雲等人。諷刺的是,這幾位在戰後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的臺灣知識份子,幾乎都在二二八事件後入獄,或在白色恐怖時期被控涉嫌匪諜案入獄或槍斃。
除與楊逵同組「新生活促進隊」任隊長,鍾逸人也成爲「三民主義青年團」臺中分團總務股股員,參加「三青團」第一期幹訓班。
1946年 ,因「壁報事件」毆警,離開臺中,避走高雄,化名「鍾天啓」擔任阿里山鄉樂野國小校長,後被警方誘捕拘禁。釋放後,經嘉義分團爭取,被改派嘉義分團組訓股長,同年5月,因楊逵之故,又接任「三青團」《和平日報》嘉義總分社主任,屢因揭露弊案,與警、憲、檢磨擦生隙,多次被逮捕。對腐敗的國民政府政權失望,也種下二二八事件,揭竿而起的必然。
1947年,鍾逸人因披露檢察單位與憲兵隊長弊案,被關了約六天,2月27日上午才由「憲四團」釋放回臺中。
二二八事件爆發後,3月1日,臺北廣播電臺廣播號召全民起來戰鬥,臺中地區民衆也開始組織起來。3月1日中午,鍾逸人接獲母親及報社同仁從嘉義打來電話,始知臺北發生暴動之事,迅即出門打聽消息,在臺中市街頭與楊逵相遇,當時楊逵已在中央書局二樓成立「輿論調查所」。
由於,輿論調查費時,正好隔日(3月2日、週日)上午,由臺中巫永昌、張深鑐和臺北蔣渭川、張晴川等人所組的「政治建設協會」,預訂在臺中戲院召開「憲政演講會」,鍾逸人向楊逵提議,將之改爲「市民大會」,楊逵首肯。鍾逸人即印製傳單,分發各鄉鎮。另一方面,地方仕紳階級成立「臺中地區時局對策委員會」。
3月3日,民衆自發性地組織各武裝隊伍;謝雪紅成立了「臺中地區治安委員會作戰本部」,仕紳地主成立「臺中地區保安委員會」組織以臺中師範爲主體的「民主保衛隊」,說服吳振武出來擔任臺中地區武裝部隊總指揮。在民軍起義之後,臺中方面,除了「干城營區」與前「三六部隊」尚在政府軍手裡,其餘大都爲民軍所掌握。不料,剛接「臺中民主保衛隊」隊長的吳振武與幾名「中師」老師意外失去行蹤,「臺中民主保衛隊」羣龍無首。
3 月 3 日深夜,由黃信卿所率領的埔里隊已攻下「干城營區」(即日軍第八部隊營房),4 日,「臺中民主保衛隊」相關車輛、裝備、人員陸續進駐「干城營區」,經初步整編,建軍規模初具。下午四點,鍾逸人於是向大家宣佈︰「茲將『民主保衛隊』取消,成立『二七部隊』。」鍾逸人說︰「因爲事件發生在 2 月 27 日晚,並不是陳儀所誣指的 2 月 28 日上午,所謂的『暴徒』包圍長官公署而起。爲了抗議顛倒是非,和強調紀念這個血淋淋的『二二七』晚,臺灣同胞被慘殺的日子,有必要將本部隊改作『二七部隊』。」 鍾逸人被推薦爲隊長。傳奇的「二七部隊」,於是成爲二二八事件過程中,一支臺灣人抗暴的武裝民軍。
「二七部隊」建制的概念,仿傚日軍的編制。以「愛爾蘭模式最高自治」爲要求, 並以日人岸本重一提供的兩張地圖爲規劃起點,掌握武器埋藏地點,認爲以此爲籌碼,能與國民政府談判。「二七部隊」成立後,各地「治安隊」、「自衛隊」、「高砂義勇隊」等成員陸續加入。
3月8日,國民政府武裝21師起從基隆及高雄登陸,開始大規模搜捕殺戮。當21師要進入臺中時,情勢緊急,「二七部隊」恐臺中成爲戰場,波及市民致生靈塗炭,遂決定退守埔里, 直至事不可爲,乃疏散流離。雖然「二七部隊」短短十幾天就被迫解散,卻相應古德雲:慈不掌兵,隱隱彰顯臺灣人生命底蘊 - 勇敢、智慧與慈悲 。
鍾逸人後來潛至汐止,藏匿於友人家。4月23日,鍾逸人遭出賣,被憲警逮捕,險遭殺害;因謝雪紅未逮捕歸案,被留下當誘餌,保住一命,改由臺灣高等法院判15年徒刑定讞。先後移送臺北監獄、臺中監獄、臺南監獄、臺北監獄、新店國防部軍人監獄、綠島新生訓導營等處。到了1962年刑期屆滿,未經審判,即被移送小琉球的第三職訓總隊強迫勞改兩年,前後總共入獄服刑17年。
是目前228事件中少數仍在世的見證者。入監17年,卻也成爲身陷囹圄最久、最晚釋放的人。
1964年,遭關押17年黑牢的鐘逸人出獄。他是二二八本案未被殺害倖存者身陷囹圄最久的。出獄後雖然人事皆非,但是未婚妻林玉扃小姐仍在等他,情堅意專令人動容。
43歲的鐘逸人,從有高牆、有荷槍衛兵的有形監獄,進入了猜忌提防疑懼環伺的無形監獄。慈母因特務長期恐嚇騷擾而精神錯亂離世,他只能薄棺輕葬,冷看親友的袖手旁觀。揹負着「刑餘之徒」的烙印,承受着衆多惡意侵擾、異樣眼色下,鍾逸人成了「嘸聲ㄟ郎」。
雖謙稱「失敗者, 何能言勇」,卻挺起腰桿, 展現氣魄,在二七部隊戰友的溫情協助下,走上「克羅列拉」(綠藻)的培制之路;終於在1975年將公司的生產量推到世界第一,成爲業界龍頭。
鍾逸人不敢對身邊任何人發表政治看法,即使解嚴或黨外得以組黨,他仍十分低調。1980年代,作家李喬鼓勵鍾逸人撰寫回憶錄,爲了強迫鍾逸人將記憶留下,斯文的李喬不惜手腳相向,鍾逸人初以爲李喬是國民黨刺探也不甘示弱回手,兩個五六十歲的老人打成一團,李喬連找他3次,用「你就是歷史的見證,不能不吭聲」卸下鍾老心防。
在楊逵、李喬、張炎憲、李筱峰等的激勵鼓舞下,鍾逸人重新回到臺灣人的戰鬥位置;1987年,不顧身家性命飛往北美洲各處演講,向外界澄清228事件及二七部隊的真實身世。在亞洲學會上拆穿國府御用學者的不實言論,替被殘酷殺戮的臺灣冤魂發聲。
「二七部隊部隊長鍾逸人未死」震驚了北美的臺灣人社會,更瓦解各方強權勢力多年來琢磨編織的謊言……北美之行,加深了鍾逸人撰寫回憶錄的動力。
鍾逸人開始動手撰寫日後三大冊的《辛酸六十年》。
在八○及九○年代分別出版了《狂風暴雨一小舟》、《煉獄風雲錄》、總題《辛酸六十年》的回顧省思錄,試圖就一顆反抗不義政權的臺灣心靈的生成、長大到受難、遭迫害的經過,予以歷史的、集體的、臺灣人主體視角的記述。
鍾老寫那一代臺灣人的辛酸、反抗、期待、失望、驚恐與悲憤,駁斥「二七部隊」是紅軍的說法,拆穿謝雪紅等自我膨脹的謊言。以第一手見證,釐清歷史真相,鉅細靡遺的敘述也成爲研究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時的重要史料。史實不能被任何強權所抹殺,即使粉身碎骨,「火的刻痕」也要留下的見證。
爲了紀念228犧牲的好友,當時已罹患大腸癌的鐘老,以94高齡的抗癌之軀,再度提筆寫成《此心不沉:陳篡地與二戰末期臺灣人醫生》七分歷史、三分小說的力作。
2014年,真理大學頒贈「第十八臺灣文學家牛津獎」給鍾老 ,並召開「鍾逸人文學學術研討會」由李喬教授主持。
楊翠老師發表「戰後初期臺灣知議分子的幾種社會實踐路徑——以鍾逸人回憶錄爲觀察場域」、黃崇軒老師發表「部隊長之路析論鍾逸人《狂風暴雨一小舟》」、餘境熹老師發表「現實的太陽英雄一鍾逸人《辛酸六十年》試析」、林佩蓉老師發表「抵抗者的擬想 一探鍾逸人小說中的戰地知識分子」等十數篇論文發表。
2015年5月17日獲頒臺灣文學先驅巫永福先生之「巫永福文學獎」,創下獲獎年齡最高之記錄。7月25日,臺灣文學大老吳濁流文學獎頒獎給鍾逸人。
2017年鍾老榮獲北美洲臺灣人教授協會第3屆「廖述宗教授紀念獎」,於同年赴美國領獎。
2021年, 由前臺中市長林佳龍促成,於二七部隊當時干城駐紮營區口建碑紀念,感念「二七部隊」在亂世保護人民生命及避免鄉土遭到蹂躪的義行,爲民主進程見證。
鍾老是我最敬佩的前輩,2020年5月8日,我專程往臺中拜訪他。那時,鍾前輩身體硬朗健談,聲如洪鐘且意志力堅強。言談中,屢強調「我是正港深愛臺灣這塊鄉土的臺灣人」、要實現的是一個富有、平等、民主的臺灣,…見地高遠,並強調應避免將臺灣推入內戰,慎勿歷史重演,生靈塗炭。2023年春節,鍾前輩住進加護病房,我們取消了會面,故微以此文,尚志鍾老,祈盼鍾前輩早日康復。
鍾老一身硬骨,敢作敢爲,是黑暗中奮起的生命、是歷經摧折而仍煉獄重生的宣告。鍾老以身爲舟、以槳爲筆、替冤魂訴冤、替島嶼訴苦,以一生的波瀾,成爲臺灣的詩史。(作者爲李友邦二公子,世界翻譯社社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