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米酵菌酸改名就能找到中毒原因?(沈政男)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資料照,郭吉銓攝)
我來說明一下,目前關於米酵菌酸的好多誤解。首先,臺灣本土沒有分泌米酵菌酸的菌種?國外研究已經證實,把一百多年來,五大洲所收集的唐菖蒲伯克氏菌的基因樣本,共兩百多件做分析,結果發現一成多樣本具有分泌米酵菌酸的基因片段(bon 基因),五大洲都有,包括,注意了,南韓,乃從稻鞘分離而來。
臺灣本土存不存在能夠分泌米酵菌酸的菌種,恐怕還要多加研究。
饒河街分店疑似案例已驗出米酵菌酸陰性,顯然這起中毒事件就是侷限於特定分店,而且,是特定時段,也就是代理廚師工作期間。這,應該就是事件成因的熱區了。到底在那段時間,粿仔條的保存與處理有沒有什麼問題,而產生毒素,值得好好調查。
有人說,調味料、椰子製品、黑木耳什麼,也可能惹禍?嗯,當然不是!如果是,其他分店也會傳出案例,或者食用其他料理的客人也會中毒,但就是隻有食用粿仔條的客人中毒。
現有粿仔條沒驗到米酵菌酸,就代表沒受到細菌污染?當然不是!沒米酵菌酸,不代表上頭沒有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亞型,而是必須給予適當培養環境與分泌條件,才能真正排除。到底官方檢驗粿仔條之前有沒有做適當培養就不得而知了,似乎他們並不知道這一點的關鍵性。須知,這隻細菌到處都是,中毒事件那麼罕見的原因是必須諸多培養條件湊在一起,機率於是很低,而非這隻細菌只存在某些國家或地區。
現在,最可能的劇本是粿仔條的玉米原料在進口時受到污染,只是,也沒人出來說,到底那批粿仔條的原料是哪裡來的,以及有沒有添加玉米粉。甚至,你看,連專家都搞不清楚,那批粿仔條是溼的還是乾的?當然是溼的啊,怎麼是乾的呢!
抗中保臺那一套無所不在,這一次也用上了,只是,此舉更加凸顯那些人的不學無術,就只會靠這四個字在網路上混人氣。
有人說,細菌可能是從中國、印尼或非洲等已經發生中毒事件的國家引入。嘿,當然不是!這幾個國家只是已經爆發中毒事件,不代表其他國家沒有那隻細菌。
也有人說,喔,臺灣本土沒有這隻細菌,臺灣的米制品就是安全!是嗎?出事的粿仔條就是臺灣的米制品啊,只是可能用了進口原料。
文獻上的中毒案例,幾乎都有食用發酵食品,但也有食用沒發酵米制品(含玉米粉的米粉)的案例,因爲,只要油脂、酸鹼、鹽分與溫度適合,就可能讓受這隻細菌污染的食材分泌毒素。但這些條件要湊齊,相當不容易,於是說什麼木耳、調味料、椰子製品都有風險,不過是想當然爾的說法。
有人查了過去文獻就說,臺灣先前在鳳梨與菇類曾驗出唐菖蒲柏克氏菌!其實那是不會分泌毒素的亞型,不是現在這一隻。臺灣從沒驗過米酵菌酸,因爲根本沒人懂這些事情,某醫院實驗室說有備用標準品,不過是剛好而已。
最後,說是米酵菌酸乃大陸的譯名,容易產生誤解,有人呼籲改名。是這樣,我建議,唐菖蒲幾個字也順便改掉,因爲這也是大陸譯名,就改成劍蘭。改成劍蘭伯克氏菌椰毒亞型、椰黍酵菌酸,你是不是就比較高興了?
只是,這樣就能保證,今後不會再發生類似中毒事件嗎?重點,還在於先把這次的中毒原因搞清楚吧,不要又成了食安懸案了。
(作者爲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