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從利害關係論藍白合與不合(林保淳)

民衆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洪靖宜攝)

藍白不合,用什麼「戰犯」、「歷史罪人」的名目歸怨對方,都是迂闊腐儒之論,政治場合的爾虞我詐,無非都是爲私利打算,機關算盡,就是想取得對自己最有利的條件,再冠冕堂皇的話,無非都是虛華無實的障眼法,用以安慰自己,也用以欺騙世人而已。

熙來攘往,無非就是爲名爲利,雖說師出必須有名,其實還是以利益當先。儒家之徒,都以爲梁惠王的「亦將以有利吾國乎」爲非,言仁言義,其實仁義只是個空名,一切都歸於實利。墨子說,「義,利也」,纔是真正觸及到了重點。藍白兩黨,都是爲一黨之私盤算,只是用一些動人耳目的話術來遮掩而已。

既然如此,我們就不妨從藍白兩黨的「合與不合」,去分析對兩黨的利與弊。在此,我們必須先謹記一個前提,那就是藍、白兩黨之外,猶有一個勢力龐大、貲財雄厚的綠營,在一旁虎視眈眈。藍、白兩隻羊爭過獨木橋,誰也不肯讓誰的結果,就是相互碰撞,最後便宜了在橋底下磨牙吮血等着大快朵頤的大野狼。

一、藍白合

在綠營穩穩佔有35%以上的選票比率下,藍白只有合作一條路,纔有可能克敵制勝。這也是綠營最畏怕的結果,因此綠營政要、名嘴、側翼,無不唱衰看衰、冷嘲熱諷,甚至出動了網軍作臥底,處心積慮要阻止、破壞藍白的合作可能。

「藍白合」的議題,其實早在去年底地方選舉後就開始醞釀了,藍白雙方其實也都心知肚明,「合則兩利,分則兩傷」,基本上也是有意願接受的,而且也是60%已上的民意,推促其不得不表態合作。但是,從隔空放話開始,到白營的「全民調」、藍營的「民主初選」,到最近的「民調讓子3%」、「德日兩制」,雙方互有齟齬,至今仍未有共識。其間真正攸關的,絕對不是他們口口聲聲說的「公平」、「不公平」的問題,而是「利多」、「利少」的問題。因爲,雙方所提出來的合作方案,都是對自己最有利,而對方則未必能得利的方案。當然,其間的關鍵,自然就是「正副總統」的歸屬問題。

在臺灣現有的體制下,總統獨攬大權,而且有權無責,而副總統除了虛名之外,只是備位元首,當然藍白都想搶這個位置,而且堅不肯讓。目前已知協調好的方案,在「聯合政府」上已有共識,如果是「侯柯配」,則部分閣員由民衆黨指派;「柯侯配」則由國民黨組閣。換句話說,就國民黨而言,只要是「藍白合」,儘管可能失去總統位置,但能換得組閣權,無論如何都好過純粹在野的局面。而對民衆黨而言,進可攻,退可守,也強似如今困守一隅的劣勢。可以說,是完全「合則兩利」的。

藍白如果合,不但可以取得與強勁的敵手綠營一決高下的機會,而且必然氣勢將會服搖直上,未來「政黨輪替」、「聯合政府」,乃至「內閣制」的理想,可逐步達成,終結民進黨近8年來的集權貪腐亂象。

當然,總統只有一人可當,柯與侯必須一正一副,不論是否滿意或委屈,都只能在「侯柯配」或「柯侯配」中二選一。「民主初選」已經不可能實施,那如今只能在「全民調讓3%」與「德日製二選一」,或者是兩案兼容下,選擇出一組代表參選,絕無再有「政黨協調」的可能。

其實,「全民調讓3%」,已經算是民衆黨的「讓步」,已展現了具足的「合」的誠意;而「德日製二選一」,姑不論對誰有利,還是走向了原先民衆黨主張的「全民調」的路線,國民黨也算是有「合」的誠意了。以目前強烈的主流民意來說,也是對「藍白合」抱有充分的期待的。在此情況下,藍白如果還是各持己見,導致破局,雙方都必須要負同等的責任。

二、藍白不合

「藍白合」一旦因「正副總統」人選問題卡關,不問可知,在三腳督的情況下,不但侯、柯的「總統夢」都會破滅,而且勢必將在兩黨結合過程中的積怨,一舉爆發、宣泄出來,相互指摘、歸罪,再加上渴盼「藍白合」的民衆心灰意冷下,以「棄投」表示抗議,連帶着也極可能立委的選情都受到影響,到最後還是民進黨的行政權、立法權,囊括在手,臺灣政壇依舊全部掌握在民進黨之下,繼續荼毒臺灣4年8年不說,更可能引發未來可怕的戰爭。

藍白不合,就必須在競選時相互較勁,就其形勢來說,藍白之間,正如兩車對撞,一定是兩敗俱傷、車毀人亡的。國民黨家大業大,開的是價格高達千萬以上的勞斯萊斯;民衆黨家業略小,開的則是價格不到百萬的TOTOTA,試問,對撞之下,誰的損失較大?這也是「利」的問題。

國民黨陣營既然自詡爲百年泱泱大黨,則如何擺脫目前的窘境,爲未來可能的復興盡其心力,就必須考量到,如果「不合」,將會對國民黨造成若何不利的影響,這已不是單一選戰的問題,而且是國民黨生死存亡的最後一戰,簡直是「無利」可言的,最多就是維持了虛驕的「大黨」形象而已。這當然不是國民黨內多數人所樂於見到的,更可以說是違反全民心願的。

但是,如果就民衆黨而言,雖說也將未能「得利」,但卻未必會有太多的損失。民衆黨在未來「三黨不過半」的情況下,絕對是居於關鍵少數的地位的,除非民進黨仍然過半,否則任何一黨,都必須與民衆黨妥協,分潤一些內閣的位置,藍白不能合,綠白合對民衆黨也是一條路徑,民衆黨未必如國民黨危言聳聽的會「泡沫化」,其實這也是柯文哲早已籌思詳密的「退可守」戰略。

事實上,民衆黨不僅退可守,也是進可攻的。如果藍白不合,民衆黨絕對會與郭臺銘聯手,郭臺銘不但可以支援柯文哲一應選舉經費的開支,而且全臺數百個連署站、連署遊覽車,在瞬間就可轉化成爲民衆黨的各地競選總部,且人手也不虞匱乏,儘管國民黨依舊有部分鐵板的支持者,非國民黨不投,可能會分拆掉其得票數,但是如果在年輕選民、中間選民、淺藍淺綠都歸隊之下,再加上「棄保效應」發揮到極限,柯文哲其實也未嘗沒有勝算的。

國民黨中許多人誤以爲民衆黨是「一人政黨」,人才匱乏,即使勝選,也未必有足夠的人才可以運用,這更是荒謬絕倫的錯誤。民衆黨陣營中,多得是來自不滿藍綠兩黨的優秀人才,這從他的不分區「海選」時,如海納百川,吸引了不少菁英入其殼中,就可窺見一斑的了。而且,只要柯文哲掌握到實權,臺灣政壇上還怕會缺少見異思遷、西瓜偎大邊的政治人物嗎?

因此,就民衆黨來說,合,固然絕對有利;但是,不合,對民衆黨也決無損傷,只是利多、利少的區別而已。在這一局中,柯文哲其實是穩操勝券,立於不敗之地了,此所以柯文哲也才能縱橫捭闔、有恃而無恐的。

如果藍白不合,勢必是柯郭聯手,而國民黨只能被動因應,勉強推出「侯韓配」,稍作頑抗,但衆所皆知,韓國瑜固然有超高人氣,但只木難撐大廈,國民黨即便能贏過柯文哲,又如何能勝過賴清德?

換句話說,民衆黨在合與不合之間,並沒有國民黨來得急迫且需要,柯文哲左投可以獲利,右投一樣可以佔到便宜,只是利多、利少的區別而已。但是,國民黨呢?這纔是真的「合則利,不合則害」,其間的利害關係非常明顯,就看侯朱陣營如何拿捏了。

三、 藍白如何合

藍白合與不合的利與弊,其實已經非常明顯的了,除非國民島主事者冥頑不靈、意氣用事,否則只有選擇「合」的路徑,別無他法。但是,如何「合」呢?民衆黨事實上已否決了國民黨的「德日製二擇一」,除非國民黨還能提出更能讓民衆黨覺得「公平」(應該說是有利)的對策,唯一的選擇,就是接受「全民調讓3%」的提議,這應該是民衆黨的底線了,國民黨就是再覺得委屈,也只能先蹲後跳,屈從於大局了。形勢比人強,委屈求全,不見得就是屈辱,屈而後伸,還是可因勢利導的。

事實上,「全民調讓3%」,國民黨未必就沒有勝算,以近日侯友宜令人刮目相看的表現,以及部分民調侯還超過柯的情勢看來,如果能在民調公司的選擇、問卷的設計、手機市話的比率、互比對比的的成數上多加琢磨,同時再激厲民衆踊躍表態,侯柯鹿死誰手,還是在未定之天的。

「若是有心爲家園,退步也就能向前」,相信管中閔校長的有感而發,是針對國民黨的一句諍言;其實,我們是很難期盼政治人物一如其口中所說的般,如此「爲國爲民爲家園」的,「王何必曰利」,已經是過時不候的了,我們就從「利」字上着眼,民衆黨已是直球對決了,國民黨打擊者就位,是要被三振出局?是要犧牲打?還是要擊出安打、全壘打,就完全系在主事者一念之間了。(作者爲退休大學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