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鯤號交艦竟「延期4年結案」?呂禮詩諷:要改核動力嗎

原訂在114年度交艦後就應結案的原型艦「海鯤號」,卻意外驚傳要再延4年丶於118年度纔會結案。(資料照)

國防部自114年度起編列總額2840億餘元預算,以14個年度採購7艘「海鯤級」潛艦後續艦。但沒想到,原訂在114年度交艦後就應結案的原型艦「海鯤號」,卻意外驚傳要再延4年丶於118年度纔會結案。前海軍艦長呂禮詩質疑,設計階段就該發現的事,爲什麼非得在完工海試時才發現?

根據《自由時報》8月31日報導提到,有軍方人士當天指出,儘管原型艦「海鯤號」最晚會在114年的第三季交艦給海軍,但「海鯤號」還要進行系統優化丶構型調整,以及擔任武器系統測試的測試艦任務,做爲潛艦後續艦分批建造的重要依據。因此國防部7月17日同意海司令部的建議,修訂全案整體獲得規劃書,將原型艦「海鯤號」的結案期程,延到118年度結案。

軍方人士進一步表示,基於整體考量,原訂要在117年度結案的「長程潛射重型魚雷」採購案,計劃採購24枚戰雷及4枚操雷,也將延後2年到119年度結案,但重型魚雷全案的總金額維持54.6億元並未改變。

「2025年該結案的海鯤艦,要再延4年丶於118年度纔會結案!是要改爲核動力嗎?笑死!」呂禮詩2日在臉書發文質疑,已有軍盲出來洗地,說什麼:沒經驗的第一艘,要花很多時間解決,這在工程界是常識。想問:設計階段就該發現的事,爲什麼非得在完工海試時才發現、這是常識嗎?「不禁讓人又想起了浮力不足的沱江艦...」。

報導提到,負責督導潛艦國造任務的國安會諮委黃曙光曾於內部會議透露,他個人期望,加計2艘現役劍龍級潛艦,期待114年可以有3艘可服役潛艦,116年有4艘,意指116年時,不僅海鯤號已經服役,還有1艘後續艦已到位。

爲執行潛艦國造政策,軍方以三階段方式進行國造潛艦的設計丶原型艦籌建丶後續艦籌建。但根據最新送交立法院的114年度國防部預算書指出,第二階段的潛艦原型艦籌建案原訂在114年度交艦後就應結案,已修訂爲再延4年丶於118年度纔會結案。

而在第三階段的7艘後續艦籌建部分,總預算爲2840億8080萬元,自114年度執行至127年度,共計14年。期盼全案可滿足平、戰時任務需求,以符合防衛作戰實際需求。7艘「海鯤級」潛艦後續艦,預計將採「3+2+2」方式分批籌獲。